健康

「阿嬤覺得你餓」,為何是一種「慢性焦慮」?諮商心理師解析2種焦慮根源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3年07月21日01:00 • 莊博安

通常我們很少探索焦慮下深不見底的原因,反而用上網、吃大餐、大量飲酒的方式掩蓋,直到下一次的焦慮再次爆發。

焦慮,是一切心理問題的根源,也是過去一百多年間,深度心理治療不斷嘗試破譯的謎題。著名的精神分析師羅洛‧梅(Rollo May)說:「心理治療的核心問題在於焦慮的本質。」為什麼說核心是焦慮呢?因為它是一種心靈將堵塞的能量改由灌注到其他事情上的現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堵塞時,若我們沒辦法解決,意識中就會不停思考、不停感到煩躁,也不停地為了緩解內心混亂而做出許多逃避或麻痺自我的行為。

既然堵塞了,那麼可以繞道而行嗎?當然可以,但原本的事件倘若沒有得到處理,那麼,我們就只是將它壓抑,而壓抑久了,就容易爆炸。表現出易怒,一點點小事就影響整天的心情,內心總是感到脆弱……

雖說焦慮是其根源,但它也只是這些根源的「泛稱」,細緻一些地說,它可能是不被愛的焦慮、失去連結的焦慮,以及被否定自我價值的焦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出版這本書的目的,也就是讓人更了解所謂一般的焦慮和造成困擾的焦慮的不同。在書中,我稱作「原初焦慮」與「複雜型焦慮」。

原初焦慮
原初焦慮是當我們遇到潛在的危險,很自然地會出現預期性警覺反應。原初焦慮有以下幾個特點:

1.焦慮與現實中的事件大致符合比例。
2.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變化,較少將情緒壓抑,允許自己表達情緒,能夠適當地宣洩。
3.未被心智使用其他防衛機制,加以扭曲變形。
4.當外在壓力減少後,焦慮也跟著減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原初焦慮是人們普遍的經驗,每個人在生活中面臨壓力、威脅、兩難、病痛時,肯定會遇到的情緒反應。

複雜型焦慮
複雜型焦慮則是由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造成的焦慮,它的定義為:不是由「當下」「單一」的危險引發,而是由「過去到現在」「多重」的恐懼所啟動。複雜型焦慮有以下幾個特點:

1.焦慮與現實中的事件不成比例。
2.有些人難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變化,較多時刻將情緒壓抑,不允許自己表達脆弱,無法適當地宣洩。經常被內在創傷引發連續模糊的焦慮感。
3.心智使用其他防衛機轉,加以扭曲變形,可能演變成其他情緒或精神症狀。
4.當外在壓力減少後,焦慮並不會減緩,或是馬上轉移到另一種現實中的壓力。

慢性焦慮是沒有處理的複雜型焦慮,它逐漸變成一種性格,不會因為事件過了就好轉。

焦慮成為你的生活常態,各式各樣的事件都能讓你焦慮不安。漸漸地,焦慮變成一種習慣,雖然很少爆發嚴重的恐慌,需要急診,但會讓你的生活過得不順心,且會出現在你最在乎的事情上,也就是你擔心出錯會完蛋的事件。

像是因為害怕讓爸媽失望,因此每次考試前都會拉肚子;即將要結婚的伴侶似乎想要分手,因此覺得不安時就會奪命連環call;只要沒有達到老闆的期待就會被裁員,因此拚命工作,不讓自己休息。

人不會一直處在焦慮中,除非有事情讓他持續擔心受怕,而這些事情通常不會是當下的事情,是我們心底恐懼過去的事情將在未來重演,因此持續讓自己保持在警覺狀態。

這份恐懼,若會持續很久,那我們會將過去的那些事件稱作「創傷」,因為讓你當下痛過,還烙印在心中,揮之不去。

慢性焦慮的背後是害怕與不安

焦慮是創傷後最明顯的困擾,因為創傷會產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警覺心境,我們會不斷產生與現實不符比例的焦慮。

就像有一種餓叫做「阿嬤覺得你餓」。這份擔心如果與外在現實明顯不符(家中經濟狀況良好,你也每次都吃很飽),且不成比例的被放大(阿嬤總是給你三倍分量的食物,還跳腳覺得煮不夠)。可能她的過去曾親身經歷這些困境,在當時對她造成深刻的心理傷害,再加上殘忍,但也常見的是,當初沒有人能夠安撫她受傷受怕的心靈(阿嬤的爸媽都忙於工作,沒空給予照顧)。

因此,未來有可能發生這些狀況的每一刻,她都要時時提防落入困境,也就變成了一種慢性焦慮(阿嬤總是急著問你有沒有吃飽、錢夠不夠用)。

慢性焦慮的背後藏有多種過往的害怕與不安,導致你做出連自己都覺得不理智的行為。
許多人會把慢性焦慮歸咎於某些「大事」,例如如果你問阿嬤,她也許會說,年輕時有一餐沒一餐,導致現在很注重溫飽。

這有一部分是對的,但那些時刻是屬於一種原初焦慮。事件過後,慢慢會復原。如果沒有,而且現實條件好轉,但焦慮還越來越嚴重,肯定伴隨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例如阿嬤當初的媽媽持續鄙視她,男友也因為看她沒錢而轉為冷淡、分手,而這些關係中的不安,其實早就不斷發生,只是在有一餐沒一餐時,讓關係中的傷害加劇,也讓有一餐沒一餐變成阿嬤口中嚴重的焦慮事件。

但其實是各種「大事」、「小事」累積,演變成複雜型焦慮,且沒有處理這些事件與情緒,最終變成一種情緒上的慢性病

書籍介紹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作者:莊博安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2/04/29

作者簡介
莊博安

諮商心理師,現為「微光心理諮商所」所長。致力將困難的心理治療概念轉譯為白話文,協助來談者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於多個網路平台擔任駐站作家。主要撰寫焦慮、憂鬱、伴侶相處困難等議題,讓讀者有機會探索自己與原生家庭的深層連結。

曾出版《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歡迎至社群網站,不定期更新文章與直播互動
Facebook:標註自由-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Instagram:wesley.psy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肌少症非長者專利 3重點預防肌肉流失(附建議運動)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血型減重法」A型多吃菜、O型適合吃肉? 醫生公開真相
康健雜誌
吃甜甜好過年!網友大力推薦 10大必buy零食買好買滿
NOW健康(TW)
大腦退化從幾歲開始?百萬人研究結果讓你大吃一驚
康健雜誌
「毛毯墊在下方再蓋棉被」更保暖!醫:睡覺別穿襪子
中天新聞網
成人健檢門檻由 40 歲下調至 30 歲, 320 萬人受惠,助你提早揪出病灶!
Heho 健康(台灣)
他常拉肚子竟是「大腸癌第三期且擴散至肝」 微創手術成功切除難纏腫瘤
台灣健康醫療網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 年菜「佛跳牆」名稱、由來是什麼?
VOCO News
30歲以上族群快看!成人健檢年齡下修 約320萬人受惠
NOW健康(TW)
改善便秘記得這樣做!其實上廁所也有妙招,專家教你「正確如廁坐姿」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婦「堅持不開刀」得大腸癌隔年確診胃癌 醫:胃只能切半了
中天新聞網
血管嚴重鈣化治療風險高! 「最新治療」用震的疏通血管,減少損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星自曝患「微笑型憂鬱症」!醫:「超危險」外表看不出來
中天新聞網
六旬翁腰痠痛,一檢驚見「12公分腎囊腫」 1手術解決大患
台灣健康醫療網
1月19日台灣心肌梗塞日!醫籲:「全民動起來,守住心跳」奪回生命主導權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