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藝術發展沒方程式 夾縫中尋新出路

明報
更新於 02月06日16:44 • 發布於 02月06日20:30 • 開眼 文化力場
藝穗會會址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原本是牛奶公司的倉庫,建於1892年,並在1976年空置。藝穗會在1984年開始使用會址,作為藝穗節的基地,後來再改辦其他形式的藝術節和活動。(梁景鴻攝)
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背後的「地下劇場」,一直為本地藝團表演場地,40年來先後經歷14次大型維修。(資料圖片)
謝俊興的回憶錄Life on the Fringe: The Almost Naked Memoir於2024年11月出版,今年3月將在會址舉行新書發布會。(網上圖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會址天台曾經是藝術家麥顯揚、黃仁逵、韓偉康和楊東龍等人的「畫室」。謝俊興說楊東龍是當時每天留守到最夜的一個。(謝俊興提供)
藝穗會也是香港live house熱門地點,傳奇搖滾樂隊Beyond的靈魂人物黃家駒(左)曾在會址表演。(謝俊興提供)
2012年時,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和藝穗會合辦了「滬港文化交流」,邀請藝術家蛙王等到朱家角交流。(謝俊興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明報專訊】紅磚白牆的藝穗會,建築立面寫着「Art + People = Fringe Club」。如今佇立於中環雲咸街與雪廠街交界的會址,有五湖四海遊客慕名打卡;而在40年前會址首次向公眾開放時,現場「People」是一群香港非主流藝術先行者,包括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Benny Chia)。不久前出版回憶錄Life on the Fringe:The Almost Naked Memoir的Benny告訴記者,藝術發展沒有方程式,本港藝術最精彩的時期,有如「無人打理的後花園」,資源匱乏,卻在夾縫茁長,生機盎然。

如果說藝穗會的外觀像一艘船,那這艘頭指向太平山,尾朝着維港的船,現在應該是豪華郵輪吧。會址有落地玻璃畫廊、劇場、咖啡廳和酒吧,格局高檔。暫停26年後復辦的「藝穗節(Fringe Festival)」上月完結。記者上周到訪,旅客爭相在紅磚前拍照,苦等20分鐘,仍無法拍到無人擋着建築物的圖片;儘管人潮熙攘,但走進藝穗會地下畫廊看水墨畫展的人卻不多。

好難想像,藝穗會於1984年向公眾開放前,屋頂長滿雜草,水管被榕樹枝貫穿——更似老舊貨船。把「船」開動的是Benny。此前,他在香港藝術中心從事場務工作數年,為推廣前主管在辦公桌留下的實驗音樂(New Music)唱片,到各種另類場所籌辦表演,結識時任香港藝術節藝術總監史迪敦(Keith Statham),獲邀在1983年創辦「藝穗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設門檻 開放任何人申請演出

藝穗節的名稱可追溯至愛丁堡國際藝穗節,兩者同樣強調不設門檻,開放任何人申請演出。「Fringe」字面解「邊緣」,Benny把藝穗會定位為開放平台,推廣的正是非主流藝術,讓參與者自主決定創作和表演內容。如在2015年,會方讓藝術團體辦了名字頗長的展覽「喜氣洋洋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普世歡聚慶藝術公社捲土重來暨香港回歸十八周年展」,沒避忌政治。Beyond、獨立音樂人黃耀明、組合at17和被內地封殺的歌手李志,都曾在藝穗會表演。

2025年的香港,表演藝術場地有許多個,廣東話演出的舞台劇和音樂劇陸續有來。而Benny剛入行的1970至1980年代,劇場仍由英語作品主導,粵語作品苦無演出機會。史迪敦起初想透過藝穗節,讓香港業餘的英語劇社表演。Benny則在想辦法,盼為本地藝術家提供創作機會,不止是為社會菁英服務;他只有6個月時間準備。

破格想法,自然受質疑。首先,香港藝術文化未成形,怎樣舉辦本地藝術節?資金是大問題,藝穗節無資源為外國表演者支付報酬,表演者只能依門票收益分帳,更不包酒店住宿。也有人質疑,誰會想看質素未有保證的表演?

藝穗節先以「衛星」形式開展——場地是太古城中心和南丫島山頂,隨後才落地現址。向政府暫借場地後,Benny與同事及義工以「尋寶之旅」為名,步上下亞厘畢道的入口樓梯,打掃和修葺門窗及漏水屋頂;幸運是室內有高的樓底,恰好適合劇場表演。會址成為香港首批被改建為藝術空間的舊建築;他們除去雜草,讓藝術在這裏生根。

「藝術發展不是投放很多資助、有利的條件,就可以做出來的,沒有一條方程式。」Benny對英國黑色電影《黑獄亡魂》對白印象深刻:「你知道人們怎麼說嗎?在意大利,在波吉亞家族統治的30年間,他們有戰爭、恐怖、謀殺和流血,但卻成就了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和文藝復興。在瑞士,他們有兄弟情懷,他們有500年的民主與和平——那成就了什麼?布谷鳥鐘。」

過去5年,政府投放在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的開支,增加20%至近千億;日前亦有不同藝術界人士討論,藝發局的資助額要怎樣撥才最有利藝術發展。Benny想提醒的是,藝術推廣者該與想創作的人一同找到靈活方法創作;只靠錢,無法成事。

Benny的新書中文名為《邊渡四十年》。在藝穗節,他與團隊將前期挑戰逐個解決,連建築都維修過10多次。為讓節目「有睇頭」,他既邀請本地藝術家,也請來外國藝團;有剛剛出道的,也有已經成名的。適逢1980年代至回歸前,港人對未來不安,外國人亦希望趁早到港看一看,第一屆藝穗節有43個節目,到第二屆大升至200個。沒有表演費,無礙外國藝術家和觀眾湧來香港。

「我們想給他們(外國藝術家)錢買不到的東西。」Benny說。沒錢支付酒店,藝穗節團隊厚着臉皮向朋友查詢,借沙發或空牀予外國藝術家睡幾晚,沒想到真的行得通。有人讓出房間,有人借了整間屋;與藝術家相遇,不少成為朋友,甚至戀人。

幾年下來,藝穗節成為文化盛事,藝穗會正式向政府租下場地。Benny形容,藝穗節「土炮」之餘,每次都有驚喜,「你不會知道將看到什麼節目」。曾有日本行為藝術家表演用魚鈎和魚線,把自己吊起來;有澳洲藝術家於劇場裸露演出,節目完結後,向觀眾提出,若願意上台展示裸露身體,可退回門票;也有一次,藝術家將生魚放入攪拌機攪碎——會方自此禁止殘害動物行徑。

提供創作機會 藝術家做清潔回報

藝穗會亦為勞動階層提供藝術創作機會。曾為政府司機的香港資深默劇家霍達昭,在一度設備樣樣缺的藝穗會劇場,上演只需要聚光燈的默劇,後來更在會址成立藝穗默劇實驗室。已故荷蘭表演藝術家Lorette Van Heteren曾在會址一樓空房住下來,用保安和清潔工作回報。會址天台,則曾經是藝術家麥顯揚、黃仁逵、韓偉康和楊東龍等人的「畫室」。會方的節目沒有將不同媒介仔細分類,不時有跨媒介作品。

經歷近年社會運動和疫情後,香港變了樣。Benny已在2022年退休,卸下藝穗會總監一職,他在書中寫下「希望香港變回我曾經認識的模樣」。

時間不會逆行。Benny認為當下香港的創作空間,要靠藝術家自行找出來,其中不免涉及妥協。「以前很多好厲害的藝術家,例如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他們都妥協過,為了迎合贊助人,很多時候都會激氣。無條件、無壓力做創作是不可能,我們要適應不同社會環境和挑戰。」藝穗會在2023年投得的會址新標書,列明營運期間不可以危害國家安全。該年底會方新聞稿表示,將引入更多來自內地的藝術。

藝穗會面對變幻,曾有一套應變方式。「1997年回歸」曾是不少本港藝術家創作的命題,會方高舉言論自由格言「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是風骨表現。但人們預想的動盪沒有發生,平靜反而讓隨後一屆藝穗節節目大減——外國藝術家覺得不用趕緊來港,香港失去「前途不穩」的吸引力。

想着節目稀少的藝穗節不過癮,也觀察到那時社會熱中討論都市文化和全球化議題,Benny和團隊決定暫停藝穗節,1999年改辦「乙城節(City Festival)」,與香港藝術家一同到另一「焦點城市」,如三藩市、墨爾本、首爾、胡志明市、廣州及新加坡等地表演,也邀請該地的藝術家來港交流,亦參考其他地方應對社會問題的方法。

藝穗節停辦26年後「復活」

這些做法可被稱作藝術介入社會,在Benny看來,社會和藝術是一體兩面,有如大自然中泥、空氣和水般同樣重要。在維也納,他發現圓舞曲《藍色多瑙河》的多瑙河一點都不藍,與維港一樣面對水污染問題,回港後轉化為文化節目。他又察覺,奧地利在二戰後一直梳理戰時複雜歷史,方法值得學習。

面對香港新時局,Benny未有確實的應對之道,但指最近開始學用人工智能(AI)工具,發現內地研發的大模型DeepSeek,投入的資源遠比美國OpenAI少,但成果卻令人驚艷。「香港藝術界是否都值得參考呢?」藝穗會經歷疫情期間財政困難,曾擔心不獲續租,到今天藝穗節「復活」,Benny認為業界不應局限用既有方式,「以往香港就很靈活,在夾縫中找位置,就如電影,以前有很多資助嗎?沒有,但反而做出特色」。

文:梁景鴻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在澳洲出門拿個外送Pizza 都能遇見海豹
阿尼尛 Anima
香港美食:【北海道壽喜燒專門店進駐銅鑼灣!每日限量80份!特色黃金海膽鍋+頂級A5十勝產黑毛和牛】
香港人遊香港
網上熱話|港媽呻賀年禮盒過度包裝 打開驚見只有X包:真係搵笨!
am730
點讀專訪|轉賽道奔馳:女車神李慧詩以文字傳遞不變的「牛下精神」
新閱會 Read For More
【LINE你睇】天寒地凍冰上露營 韓國流行結冰河上搭帳篷
LINE TODAY
孤獨的驢子最愛的球破了!接下來發生的感人故事
阿尼尛 Anima
7-11優惠|7-Eleven「1+1至抵配」 買7-SELECT雞髀雞胸熱狗蛋糕麵包三文治 加$5可換購不同飲品|七仔著數情報
明報
【LINE你睇】亂買情人節蛋糕 有機會得心臟病
LINE TODAY
【LINE你睇】金澤美術館新制服登場 日牌CFCL設計超清新風格
LINE TODAY
澳門|Threads人氣澳門餐廳 葡式燒三黃雞嫩滑香脆
lastbitematters
華御結$12御結優惠 限時五日歎濃香蛋汁牛壽喜燒/紅雪蟹沙律/辛口明太子
am730
【身體語言】扯頭髮是BB喜歡媽媽的表現?5種寶寶表達愛的小動作
MamiDaily
【新手父母】準爸爸幫BB手洗新衫 大量衫多到由興奮洗到崩潰 網民:只係啱啱開始
MamiDaily
「喜歡一個人太累,那就找出第二個喜歡的人」 《單身即地獄》洪真慶戀愛建議超寫實又爆笑
Styletc TW
低脂高蛋白補充營養!雞肉漢堡排
iCook 愛料理
7-SELECT x 北海道人氣湯咖喱品牌Suage 3款限定美食!日式手卷/咖喱包/熱捲餅
am730
二月限定的春日嘉年華
飛叔生活
KFC優惠2025|KFC家鄉雞扒包買一送一、$50六件雞、$16芝心雞肉火腿脆卷餐 2月13日起三周優惠各不同|著數情報
明報
KFC三星期限時優惠 $50六件雞/雞扒包買一送一/全新日式咖哩雞扒桶飯登場
am730
@cosme Beauty Spree!!期間限定店登陸希慎 齊集過百款美妝大賞產品/完成任務玩「夾」蛋機
am730
小貓愛死米格魯…自願當小跟班! 但牠高傲…從不正眼看人
Styletc TW
狗當鬧鐘叫醒人 方式百百種「拿鐵盆敲最狠」
Styletc TW
喝咖啡預防「糖尿病」?哈佛研究揭「加1物」效果少一半…醫揭聰明喝法:千萬別空腹
幸福熟齡(台灣)
金像美指電影感設計舖面 運動店變時光隧道
明報
【LINE你睇】片皮黃色小鴨 官方證實鴨皮製手袋
LINE TODAY
(中國菜)沙嗲金菇豬肉
Cook1Cook 煮一煮
WINE:精選香檳葡萄酒 情人節碰杯 添浪漫氣氛
明報
watch news:經典胸針雀鳥現身表盤
明報
editor's pick:大館「花園」品嘗意式美酒佳餚
明報
邪惡哈士奇! 拆完家後竟然找老婆來頂罪
Styletc TW
editor's pick:AI手機加強版 自動剪片過濾雜音
明報
如果你結婚是為了擁有靈魂伴侶,那你是想多了!已婚女性解決溝通問題的方式:自己扛下了寂寞
幸福熟齡(台灣)
GADGET:集輕便、人工智能、高畫質於一身 自拍無人機拍攝創作神器
明報
「湯姆貓與傑利鼠」都假的? 貓和老鼠相處畫面超溫馨
Styletc TW
【情人節2025】蠟印心形標誌洋溢獨特溫度與氛圍
Supermami
隈研吾台中「掀開大地」 美術館曲面屋頂建綠洲
明報
西沙GO PARK「GO Blossom!桃花祈園」|情人節好去處2025
明報
9旬爸趴趴走、84歲媽還在上班!湯志偉從父母身上學樂活:心靈、財務上獨立,不給晚輩留負擔
幸福熟齡(台灣)
迪士尼郵輪|2.17開搶全新船期!全球瘋搶/低至$966入住/免費私家車接送
am730
無限亮2025丨多媒介藝術活動丨雲集本地及海外藝術家
癒報 Healpy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