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7旬嬤下肢癱瘓以為中風?竟是頸椎血塊壓迫脊髓神經造成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4月07日09:21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外科李居易醫師表示,頸椎脊髓神經壓迫造成的癱瘓一般常見於外傷病患。( 圖片提供/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恐使患者出現行動不便、失禁症狀。1名高齡74歲阿琴嬤,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醫。病程進展飛速,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所造成。

患者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出現失禁症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外科李居易醫師表示,頸椎脊髓神經壓迫造成的癱瘓一般常見於外傷病患,但此病人就醫時完全無創傷病史,因此必須先排除為細菌感染膿瘍或腫瘤所造成的脊髓神經壓迫。病患如果發生嚴重的神經學症狀,就必須盡快接受手術治療。

由於後位頸椎手術是高風險手術,需在全身麻醉下打頭釘趴臥進行,於頸部後方劃刀摩除骨頭、移除病灶、並重建固定。阿琴嬤年紀較長,麻醉風險比一般人更高,家人雖然非常擔心,但仍在與醫師溝通後,勇敢決定把握手術黃金時期,盡快接受手術治療。手術當中在移除椎板減壓後,發現竟然是血塊嚴重壓迫神經,李居易醫師利用顯微鏡小心謹慎地徹底清除血塊,並打上釘子重建固定,手術在三個半小時內順利圓滿完成。病患術後第1天即轉出加護病房,術後第2天即能依靠助行器站立,術後第3天雙腳已恢復力氣,可搭配助行器於病房行走。

把握手術黃金期開刀,術後兩天就能行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李居易醫師表示,嚴重神經壓迫造成的癱瘓,須把握症狀發生前24-48小時手術黃金期內盡快開刀治療,越晚手術搶救回來的機率就更低,且術後恢復的狀況也會更差。若能快速就醫、正確診斷,在評估身體功能可以接受手術後,就應盡快在治療黃金期內接受手術治療。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外科、麻醉科、急診醫學科、放射診斷科的醫師團隊們通力合作下,再次順利救治嚴重神經壓迫病患。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想吃頓健康又暖心的聖誕大餐嗎?米其林主廚教你3道聖誕料理,在家就能輕鬆做!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茶】喝茶可以抗氧化、增加免疫力 但是過量飲用小心需換腎保命
高燒 Gofever
【睫毛】植睫毛時可否佩戴隱形眼鏡?網傳植膠水會令隱形眼鏡變形!一文打破迷思
高燒 Gofever
當心懶惰對你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別再當沙發馬鈴薯,拒絕懶得動請做微運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糖友染皮蛇致右手偏癱無力!醫:接種疫苗可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越多越好?150億足夠每日所需!解答益生菌3大迷思 一招搶救鼻敏、濕敏危機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流感重症、死亡數創10年同期新高!98%重症者少做一件事
康健雜誌
多種藥物無效!40歲男靠「1方法」穩定血糖、達成減重
Heho 健康(台灣)
RSV又要升溫了!醫示警「嬰幼兒、長者」風險最高 新生兒死亡率「高流感5倍」
中天新聞網
營養師教你3招無痛吃鍋!如何選火鍋料、怎麼挑肉無負擔?最後一招最容易忽略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每 10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早產兒!醫籲:從這件事做起守護巴掌天使
Heho 健康(台灣)
全球有4100萬人因「慢性疾病」死亡!專家曝「肌少症」成共病關鍵要素
中天新聞網
女大生臉爆痘痘竟是「枕頭套」惹禍!研究:一週沒洗細菌比馬桶多1.7萬倍
中天新聞網
居家暗藏燒燙傷風險!國健署直指4大場域 民眾要留意
NOW健康(TW)
30歲男吃安眠藥竟「斷片」?食藥署警告用藥雷區,揭3大成癮前兆
康健雜誌
一起床就喝咖啡?小心血糖飆高,最好搭這食物
康健雜誌
RSV入侵!嬰幼兒、老人受威脅 專家籲及早打疫苗預防
NOW健康(TW)
末期腎病的無聲危機!九成患者有「腎性貧血」 疲倦、頭暈別輕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鎮靜安眠藥不是失眠萬靈丹!食藥署建議「五不四要」原則 避免危害發生
中天新聞網
「益生菌」是什麼?醫生解說「益生菌功效」、怎麼挑、什麼時候吃最有效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1 人感染就可傳 3 人!醫籲:預防 RSV 就靠「這」方法,提升抵抗力
Heho 健康(台灣)
切勿抱著孩子烹飪!「廚房、餐桌、客廳、浴室」是燒燙傷高風險場域
中天新聞網
甲狀腺癌女性好發率排行第4!醫:「甲狀腺亢進」患者免擔心 可放心備孕
中天新聞網
用「新鮮的油」炸油條竟是白色!隔夜飯、加工肉、油條、西式速食...少吃為妙
中天新聞網
野生菇類別亂摘!食藥署示警「這2種毒菇」常被誤食 傷害遍及全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從習慣到內化! 如何讓例行事項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