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韌帶撕裂是最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尤其是對於喜歡籃球、足球的業餘「波友」,或某些主攻高碰撞性球類的運動員。不少患者都會問十字韌帶撕裂一定要做手術嗎?以下為大家解破迷思。
十字韌帶,是膝關節內連結股骨與脛骨的兩條相互交叉呈十字的韌帶,由前十字韌帶(ACL)和後十字韌帶(PCL)組成,負責阻止小腿內側的脛骨前移,以及限制膝內翻及外翻彎曲、脛骨內旋轉,從而維持膝關節穩定。前十字韌帶受傷在香港頗普遍,主要是由於進行籃球、足球和排球等碰撞性運動時,膝部可能會因突如其來的碰撞或過度屈曲、旋轉而引致前十字韌帶撕裂。不過此傷患也可發生在一些非碰撞性的減速運動,如外旋轉外翻、內旋轉內翻或過度背曲等動作。
一旦前十字韌帶撕裂,8成患者會在受傷後3小時內出現急性膝血腫,近5成人更自覺聽到「啪」的一聲或有撕裂感,伴隨膝關節疼痛、膝部活動功能受限、膝關節有不穩定的感覺,甚至會軟腳彎膝而無法站立及繼續運動,建議盡早求醫,以按傷勢接受藥物、外固定、物理治療或重建手術等治療方案。
十字韌帶撕裂是否要做手術視乎傷患的嚴重性、有否傷及半月板,以及患者本身的活動需要。如情況輕微,檢查後確認半月板沒有同時損傷,加上日常活動需要較低者,可以保守治療為主,配合物理治療及康復治療,以助膝關節恢復穩定性和活動能力。
不過,前十字韌帶撕裂後是難以自我修復和痊癒的,當患者需要作出急停、轉向、跳躍、扭動膝關節等常見於球類運動或舞蹈等的動作時,便會較容易有膝關節不穩的情況。因此,如十字韌帶完全撕裂致步行、上落樓梯等日常生活受影響,便需考慮手術治療。一般運動員或較年輕的患者傾向接受手術,以恢復其運動習慣。
對嚴重韌帶撕裂的患者來説,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是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可減低半月板和關節損傷的風險。若手術後康復順利,大約1個月後可以拐杖輔助行走,2個月後不需拐杖支撐,而手術後半年可重拾一般體育運動和快跑的習慣,術後10至12個月可進行對抗性的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