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精神科醫生批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提議 停留「空口說白話」階段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08月03日07:40 • 發布於 2023年08月03日07:40

荷李活廣場刺殺案後,政府再次正視市民精神健康問題並由「香港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提出十項針對精神健康服務的建議。過去六篇文章從多年執業醫生角度為頭九項建議提供意見,今次除了就最後一項建議作出討論外,亦重新審視整個計劃的可行性。

治未病-基層醫療-精神科-精神透視-精神健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十項建議之十:利用本屆政府新成立的「社區關愛隊」,希望藉著他們深入探訪基層社群的機會,能夠找尋到一些「隱蔽病人」,及一些不知道有精神健康服務的獨居者,而可立即轉介他們接受適切的治療。這個新構思是值得嘗試,但要考慮的是「社區關愛隊」的隊員要兼顧很多其他問題,很容易會掛一漏萬;這些隊伍是處於草創階段,有沒有餘力兼顧一些較為專業的事項。直接而言,「關愛隊」的成員有否包括精神健康服務的專業人士,例如:精神科醫療人員,或在本專業有經驗的社工,去判别需要接受有關服務人士的類别,及緩急先後次序。

因最近發生的不幸事件,觸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而作出的改善建議,初步給人的印象是:只針對目前出現的問題,作「治標式」的解決方案,有「小修小補」之嫌。綜觀十大建議,當中很多已經在業界中重覆討論,並構思經年;某些項目在實施當中,但沒有向外公佈成效。換言之,有些建議部分其實已在推行之中,但局外人並不了解具體操作,可能仍然在「實驗階段」,未有廣泛宣傳。
「諮詢委員會」主要的職責是向政府提出意見,而無實質的執行權力,這次宣佈的十項針對性措施,雖然由醫務衛生局的官員直接向社會交待,但沒有進一步說明會向立法會要求增加撥款的計劃,路線圖或流程表自然欠奉。如此說來,「委員會」這個緊急會議,與其日常例會所得到成果,相差不遠;而其在2022年7月發表的《工作報告》洋洋灑灑,當中說明了兩期「資助計劃」已撥款1億元支持70個項目。70項工作計劃僅得1億元的資助,但十項建議則完全沒有解釋財政的運用。金錢雖然非萬能,但要解決絕大部分社會問題則「非財不行」。十項建議的主體仍然殘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落伍思想,既沒有改革的雄心壯志,連理順目前運作制度不濟的魄力也欠缺。

治未病-基層醫療-精神科-精神透視-精神健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回顧41年前「安安幼稚園慘案」,當時統領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的總顧問醫生,召集高層開會,迅速向政府提出兩項新建議:第一是優先複診制度(Priority Follow-up System),好讓有暴力傾向的病人獲得最優先的處理,其中定明為最緊急組別(Target Group),和次緊急組別(Sub-target Group)。筆者不知道上述的分類和現在醫管局所稱的「緊急新政」及「半緊急新政」,是否類似。這種分類應急操作,在40年前可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制度。第二是「24小時熱線」,我們就是第一批擔當這種新服務的初級精神科醫生。當時精神科醫生的數目在公務員編制中不多,當局立即增加精神料的進升機會,以吸引其他醫生加入。

歸根究柢,資源分配是整個問題的關鍵。某些先進國家將精神健康服務排在較優先位置,投放大量資源,成立「精神健康局」(Mental Health Commission),直接向最高級官員問責,有最高的透明度,讓國民清楚知道服務的改善藍圖,及怎樣取得現有的服務,做到全民參與,群策群力,這樣才不會閉門造車,徒勞無功。

陳仲謀醫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