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彭芃萱
圖片 : 江璧如提供
江璧如(Colleen)總是用新奇的目光探索城市,愛上發掘新事物的感動。血液中的好奇心,帶領她走訪40多個國家。不像一般背包客,她深入當地人的生活、和他們成為朋友。她說:「旅行對我的意義是放空自己,並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環遊世界。」5年8班的她,身體力行,每年至少出國旅行3趟,其中一趟必定是單獨旅行。「我真的是窮遊,一趟出國20多天,不論去那個國家,預算只有8~10萬元。」
在外商公司HP工作,她不是付不起高額旅費,「我是在複習,人偶爾要去忍受住宿和交通環境不好的地方,它會提醒我要很珍惜擁有的東西。當妳的物質能力愈來愈好的時候,妳會淡忘。」對她來說,旅行是讓靈魂充電。
「一個人出發,才叫做探險。」在歐洲半自助旅行,她樂在拿著地圖、大街小巷亂鑽,「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有認識新世界的感動。」
第一次到歐洲,她走訪11個國家,包括法國、英國、德國、瑞士、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等。去過的國家包括冰島、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土耳其、俄羅斯、捷克、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中國、墨西哥等國。
一張美麗照片就是下個目的地
大學時Colleen和家人跟團去美國,「我喜歡的地方都不能久留,不想去的地方都留很久。」於是,她開始自助旅行。
「為了省旅費,我很早就當沙發客。」她笑道:「表姐在巴黎念音樂學院時,就去打過2次地舖;表妹到香港工作,在她的客廳住了1個半月;2006年到紐約也住在同學家客廳1個月。」
她的旅行經常始於一張美麗的照片或明信片,2007年在Discovery看到菲律賓巴拿威梯田的介紹,「這裡有伊夫高(ifugo)原住民手工打造的梯田,持續了2000年,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查詢所有旅遊資訊,竟找不到去的方法。於是她厚臉皮的寫信給馬尼拉同事,請教他們如何去。
經歷一段波折,終於從馬尼拉搭上公車、抵達巴拿威,「到了後我再去張羅要玩什麼。」鄉下村莊,沒有大眾交通工具,「民宿老闆想辦法幫我問到一台車,去看兩個很棒的梯田。」她在村莊穿梭,深入感受當地。
接近30歲時,她的人生出現低潮,剛好看到一張合掌村的雪景照,很想藉由旅行自我療癒。朋友見她心情不好,陪同前往,搭乘當地公車上山。
「當公車走到半山腰,我看見如同照片般的風景就在眼前;500年來這座村莊如一日、靜靜的佇立在那裡。」她忽然感受到極大的鼓舞,在心裡告訴自己,「沒關係,什麼事都熬得過去。」
「每次遇到挑戰時,就想起那一天在雪地裡看到合掌村的樣子。」她說。
透過旅行學會和自己相處
旅行前,Colleen會做好計劃,但又非常隨興,「我會保留很多彈性時間,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旅途中的意外插曲,成為她日後難忘的體驗。
40歲那年一趟尼泊爾行,帶給她很深的感觸。
她原沒想過要登山,但旅行者都說尼泊爾的山景很美,不愛走路的她,到了當地才決定安排11天的高山健行,「這是一條沒有辦法回頭的路,翻過一座山再下一座山。每天早上7點多走到下午4點多,第一次發現我不懂得走路,我被迫要和自己相處。」
她沒後悔走了這段山路,「這是旅行最特別的地方,如果我知道,就不會去做,因為不知道,才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這和人生一樣,如果有預期,就會害怕,於是不敢去做。」
「因此,每年我都要保留一次隨興旅行,我要讓自己可以去接納所有的可能。」她感性地說。
因為旅行而懂得珍惜
Colleen帶著相機去旅行,拍下當地人的照片後,她會洗出來寄給他們,「有些國家,如斯里蘭卡、中南半島等地的人,想拍一張照片放在家裡,是很困難的事。」因而結交一些當地友人。
到目前,她仍和斯里蘭卡一個家庭保持聯絡,「他們曾寄來很可愛的手工編織化妝袋,我會寄耶誕節卡片和巧克力,這是很特別的友誼。」她雀躍道。
到訪落後國家,總是會遇到賣手工藝品的小朋友,「我不會直接買,會問他們為什麼要賣這些東西,和他們對話。」當她了解,這些小孩是為了賺取學費,不得不出來賺錢後,才會買下。現在家中玄關的櫃子上,放著遊歷各國的小小紀念品。
「台灣很富裕,台北小孩再怎麼窮,也不可能體會什麼資源都沒有的狀況,旅行中看到的這些,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我要很珍惜身邊理所當然的事,因為在他們身上,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她曾在荒野度過5天,也曾睡在骯髒破舊的床舖,回來後思考「人生到底要擁有什麼?」
2009年搬到淡水居住,只帶了一個睡袋、手機和電腦就住進去了,「需要什麼再買。」旅行,徹底改變了Colleen,她還會繼續旅行、探究生命的意義。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