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劇集、綜藝節目等近年發展蓬勃,網上點擊率動輒過億,相信不少香港市民都是粉絲之一。然而,近日就有內地媒體報導,指許多劇集收視率驚人,並非因為有觀眾真心支持,而是耗費了大量成本購買假收視率,企圖營造人氣旺盛的假象。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斛珠夫人電視劇截圖
9成以上電視劇收視率造假
內地收視率造假問題自90年代末起一直存在,雖然多次被傳媒報導揭發,但問題並沒有太大改善。內媒法治日報日前就訪問國內著名監製李學政,得知行業中超過9成劇集均出現購買收視率情況,以成為大家秘而不宣的潛規則。他透露,有電視劇透過向電視台賣出作品,獲得一億元收入,卻將其中9,000萬元用以購買收視率,瘋魔程度由此可見。
報導解釋,製作公司之所以願意斥巨資造假,皆因受到了電視台的壓力。要知道,電視台主要收入來源為廣告,而各品牌決定是否投放廣告的主要考慮因素便是該台的收視往績。於是,電視台往往將收視率壓力進一步推向製作方,要求相關公司在合約列明節目能帶來多少收視,若不達標,可獲報酬就會大幅減低,甚至還要賠款了事。
國內導演郭靖宇曾執導電視劇「娘道」,因不願花費7,200萬巨額買收視率而遭電視台擱置作品。郭靖宇一怒之下在微博上踢爆事件,引起民眾譁然。
許多公司見有利可圖,紛紛加入造假行列。雖然相關團隊對製作電視節目一竅不通,但因捨得花成本買收視率,作品表面上成績亮麗,依然成功賣得好價錢。於是,老牌製作公司也被逼一起造假,以對抗對手壓力,形成惡性循環之餘,還將整體節目水平拉低。
可污染樣本戶或直接篡改數據
收視率造假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中較常用的是「污染樣本戶」。由於收視率計算方法是透過收集樣本戶所收看的節目數據,再推斷出整個地區的總收視率。故真正能夠影響數據的人,就是被選中成為樣本戶的家庭。
有見及此,造假公司就會通過分析收視調研機構數據,找出樣本戶較為集中的地區,再投入信箱、電梯、燈箱等客製化廣告,刻意改變觀眾觀看電視的習慣。有公司甚至會逐家逐戶上門遊說,或贈予大米、食油等日用品做交易,說服相關樣本戶收看一特定節目。
至於直接篡改數據,則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做法,通過黑客技術,更改由樣本戶傳送到調查機構的訊號。即使樣本戶收看的是A節目,調查機構也會因訊號改變而錯誤紀錄為B節目,從而造出假的收視率。此方法所需技術較有難度,故收費也會較為昂貴,成本或高達50萬元人民幣一集。
要改善情況 唯有靠國家?
著名內地編劇汪海明受訪表示,要解決收視率造假問題,唯一辦法就是要將相關數據國有化。他認為,只要互聯網數據由國家統一收集,就難以由民間機構篡改,可增加相關系統透明度。另外,李學政也認為,國家應帶頭倡導反對唯收視率獨尊的行業潮流,而將重點放於如何改善作品品質。
VV Wong 大驚小怪,大陸有真嘢先報導啦!
2021年12月24日02:03
風間公親 唔L好意思 未睇過大陸出嘅傻仔戲 依家日日睇迪士尼都不知幾開心
2021年12月24日02:01
疼喵少年 不意外
2021年12月24日01:48
Pb 大陸真係乜都假。。
2021年12月24日03:03
Angus Leung 偷呃拐騙搶係某大國嘅國粹
有呢類事出現係合情合理,冇可疑
2021年12月24日02:3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