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的興衰演變每年都是米蘭設計周的關注焦點,是堅守傳統、慢工出細貨,抑或擁抱科技、改革生產模式?是消亡,還是迎來新生?經歷過疫情的衝擊,再遇上科技突破的新時代,這些初登米蘭設計周舞台的設計新生代,如何探索工藝的未來?
帶刺陶瓷 感官刺激
韓裔陶藝家Ahryun Lee第一次來到米蘭設計周,她帶了陶瓷燭台系列《Gioia in Sicilia》,意思是”Joy in Sicily”。Ahryun分享說,她是在疫情開始不久,便萌生了製作燭台的想法:「那時,每一個人都過得很艱難。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藝術家都一樣,沒法與人見面,沒有任何實體展覽。所以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樂觀的快樂,讓大家感覺好一點,心情愉快一點;我選擇製作一系列燭台雕塑——富有象徵意義和靈性的器物,它們在我最黑暗的時候照亮了我。」
這些燭台雕塑都是她親手造,除了用色鮮豔大膽,還有繁複的圖案紋理,每件作品製作歷時三個月。(圖:Dolce & Gabbana)
去年春天,她曾短暫旅居南意西西里島,隨當地陶藝家學習傳統技巧,「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在西西里,到處都能欣賞到美:令人 難以置信的風景,鮮豔的色彩,不同建築的質感,微風吹來的大海氣息,美味的食物—每時每刻都喚醒了我的感官。」西西里島之美帶給她很多靈感,她希望透過作品傳遞這份充滿生氣的美。
Ahryun最初是在首爾接觸及學習傳統陶藝,後來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進修,現在德國慕尼黑開設個人工作室,「在亞洲,人們很重視工藝(Craftsmanship),我也很欣賞匠人精神。我在韓國時學會了很多技巧,但後來我覺得我不想做一個工匠,我想做藝術家去表達一些東西,所以我遊走於有用與無用之間,工藝、藝術與設計之間。」這些燭台貫徹她一貫的創作風格,包括鮮艷大膽的用色及繁複的圖案、紋理;而這次新嘗試,是在燭台表面捏了很多個小圓點、小尖刺,「我很喜歡它們刺在我手上的感覺。這種不一樣的質感,能挑起感官刺激。」她笑說。「希望我這些有趣、搶眼、極繁主義的陶瓷,能帶給人們快樂。」
Ahryun希望透過這些色彩繽紛的燭台,分享快樂。
遠程工作 跨文化交流
跟Ahryun Lee的陶瓷燭台一樣,Bradley Bowers的花瓶《Fiosa》也是在疫情期間誕生的;而對他來說,疫情對他真正衝擊,是全新的工作模式。Bradley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而他所設計的大型玻璃花瓶,則是出自威尼斯「玻璃島」穆拉諾。花瓶上每一片玻璃,都在他用電腦程式生成3D模型,再把檔案傳給穆拉諾的玻璃藝術家製作。
「因為我可以在家裏製作3D模型,所以我本人不需要在意大利。疫情逼使我們不得不以數碼化形式工作,我們不需要一起繪圖、剪樣,只需要發電子郵件,玻璃藝術家打開檔案,如果他們有疑問,就會用zoom聯絡我。」
他和這些玻璃藝術家之間一直維持線上溝通,直至去年十二月他才去到威尼斯檢查最後進度,「我從未試過這樣工作,所以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科技打破物理距離,但語 言、時差、文化的距離仍在,他坦言需要摸索有效的溝通模式:「我要去學習如何在我不在場時,表達我的想法。」
Bradley想帶給人與別不同的觀賞鮮花體驗,於是便設計了這款造型獨特的玻璃花瓶。
Bradley所構思的花瓶,造型一反常態,像鑽石形的繭,把花都藏在半透明的玻璃裏面,見花是花,見花不是花,「我不想這個花瓶像個花瓶,我想讓它成為一個顏色的載體,我不希望人們看到我的作品,便立即理解它。我想你去探究它,思考它,靠近它。也許在你走開之後,你會有一個更開放的心態。
Ahryun和Bradley都是《Gen D》計劃成員,這個計劃由意大利時尚品牌Dolce & Gabbana發起,由著名獨立策展人及設計顧問Federica Sala策劃,她邀請了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進設計師,隨意大利工匠學習傳統家具、家品製作工藝,如赤陶、柳編、金屬琺瑯等工藝,再由他們自由演繹。Federica希望透過這個計劃,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橋樑,為古老的意大利工藝注入更多碰撞、活力。
採用遠程工作模式與遠在威尼斯的玻璃藝術家合作,對Bradley來說是新鮮的體驗。
AI與人 協同設計
在Isola Design Festival舉行的《Tools&Crafts》展覽上,集合了多位年輕設計師結合傳統工藝和創新科技,如AI人工智能、編碼、3D打印等的家品設計實驗。其中,愛沙尼亞藝術學院(Estonian Academy of Arts)碩士生、韓裔設計師Haeun Kim所展示了她和AI合力設計的花器,「我邀請GPT-4做我的設計總監。」她這樣介紹她的拍檔。
《Craft 2.0》是她的碩士論文項目,主題是研究如何和人工智能建立合作關係。「在這個項目中,人工智能是我的創意合作者,而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做決定,一起犯錯,互相影響對方。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用不同的共同創作模式,製作了五款不同的花瓶。」
作為設計師,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是產品背後所擁有的故事,一直以來,她的設計過程都是從畫一幅簡單的插圖開始,延伸成一個故事,再轉化成一件產品;現在她把部分設計構思過程交給AI深度學習模型。
其中,《Fog》是她和深度學習模型Transformer(GPT-2)合寫的故事,再由她設計實體花瓶。故事主角是一朵花,她先寫下”There is a flower who is extremely shy”,Transformer生成句子”so he hides in the fog whenever he sees someone”她再根據雙方對談組成的故事,指示給GPT-4,也即其設計總監,要求它想像這朵害羞的花躲在花瓶裏的場景,並描述花瓶的造型、顏色、物料等細節,最終引導她設計出一款簡潔、透明的玻璃花瓶。
這款若隱若現的花瓶,是根據她和AI合寫的小故事為設計基礎,主角是一朵害羞的花。
Haeun對比了新舊AI語言模型的效果,「GPT-4已經很擅長模仿人類了」,她反倒更喜歡和較舊的第二代GPT-2模型合作,形容它較笨拙,偶爾會犯錯,但就像跟小朋友聊天一樣,令她感到很有趣。儘管AI的急速發展令很多藝術家、設計師憂慮,擔心日後會否跟AI「搶工開」,甚至會否被AI取代,Haeun對此十分樂觀。以她的經驗來說,她覺得AI是非常好的工具,尤其在她「腦閉塞」的時候帶給她新的想法,會繼續與不同的語言及圖像模型協同設計。
Haeun Kim 很好奇與AI協同設計的效果如何,並以此為她的碩士論文題目。(圖:Alec Cotugno)
編織與編碼 不止紡織
Weaving Memories是一家成立只有十個月左右的手工編織品牌,工作室位於英國曼徹斯特,由Gina Nadal創辦,是《Tools&Crafts》展覽的參展品牌之一。Gina介紹說:「Weaving Memories來自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項目,想法是將數字編碼(digital coding)和紡織的歷史聯繫起來,同時創造新的生產方式。」編織與編碼其實息息相關,十九世紀初,由法國發明家Joseph Marie Jacquard發明了Jacquard Loom(緹花織布機),即使用打孔卡片(Punched Carboard Card)控制的自動化織布機,不但大大提升織布效率,更是推動電腦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既然電腦科學受益於緹花織機工藝,我希望編織工藝也能在數字編碼中受益。」她開發了一套線上工具,能將字母翻譯成二進制代碼,並生成一組圖案,這樣便可以為客人提供個人化訂製服務,製作有獨特故事和意義的產品。「這讓客人參與到設計過程中,某程度上,為他們創造了成為設計師的機會。」
Weaving Memories目前推出了咕𠱸及圍巾,希望日後增加更多種類;客人可以自訂文字,轉化成圖案密碼。
Weaving Memories正從三方面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首先是透過接單訂製、手工製作,有效控制生產物料,減少浪費。第二是維繫產品、用家,以至生產者之間的情感紐帶,鼓勵保養及修復,延長產品壽命,避免棄置。第三是嚴謹選材,採用本地採購的優質羊毛紗線製作,使產品經久耐用,就算到生命走到盡頭,最終也能在土壤中自然分解,不會對環境構成負擔。
她相信手工編織具備發展潛力,因為根據目前趨勢顯示,愈來愈多的人傾向尋找高質素、獨特和個性化的產品,而不是快時尚連鎖店中大量生產的產品;人們關心產品是如何製造、由誰製造的,也樂意參與設計過程。她強調,編織工藝還有很多創新的空間,例如在醫學應用上,就有用機器編織的人工血管。「我認為編織的未來,是創新傳統工藝,應用到不同領域,不止限於紡織品。」
Gina學習編織多年,她很享受專注編織的過程,令她感到放鬆。(圖:Roxana Al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