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乜都拍片」的年代,加上攝錄4K影片漸漸普及,一張有足夠速度平穩寫入的記憶卡,才能確保攝錄過程流暢無窒格,避免出現Error。你可知道其實主流的SD/microSD卡上,不少標誌都是為方便你挑選拍片用的記憶卡而設?
【大小及容量】
以SDHC及SDXC為主流,主要是容量上的分別。前者支援2GB至32GB,後者則支援32GB至2TB,視乎需要選擇,但要留意你的裝置本身支援的最高容量。
【速度等級】
要理解一張SD卡的速度,可從其速度等級(Speed Class)入手,而這些都是由SD協會所規範的,因為拍片比拍硬照更需要一個平穩的最低寫入速度,才不會出現甩格情況。
首先,卡上的C形圖案及內裏的2、4、6、10等數字,分別代表Class 2、Class 4…餘此類推,以主流的Class 10為例,代表最低寫入速度為10MB/s,據SD協會的資料,Class 10已可應付全高清影像攝錄的要求。留意這裏指的只是「最低」寫入速度,而非只有10MB/s的速度,實際上大部分卡的讀寫速度均不止於此,可從包裝上的Read/Write數值了解其實際速度表現。
另一速度等級為「超高速度等級」(UHS Speed Class),符號以U1及U3表示,U1的最低寫入速度為10MB/s,而U3則是30MB/s;而卡身上印有的羅馬數字「I」、「II」或「III」,分別代表UHS-I、UHS-II及UHS-III超高速匯流排介面,配合兼容的攝錄裝置或讀卡器等,傳輸速度更有效率。
此外,針對8K/4K及全高清影片攝錄需要,SD協會還制定了最新Video Speed Class,分為V6、V10、V30、V60及V90。以V60為例,代表最低寫入速度為60MB/s,用於4K影片拍攝更為匹配,保持平穩的寫入,不易窒格。
你可能會問,我不拍片,哪卡上的標記都跟我沒關係吧?又未必,像microSD卡用在手機上,豈止影相拍片,還會用作執行程式和儲存資料等。所以SD協會在2016年新增了一個Application Performance Class標準,作為針對程式執行時隨機與連續性的存取指標,這點跟拍片所需的穩定寫入速度要求有點不同。當中Class 1及Class 2分別以A1及A2圖案表示,以A1為例,其最低連續傳輸效能達10MB/s,而隨機讀最和寫入效能亦分別達1500 IOPS及500 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