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皮蛇上身痛不欲生 1/3台灣人一生至少得1次 遠離帶狀疱疹打疫苗最有效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3月14日04:19 • 發布於 03月14日04:19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淑宜 圖/photoAC
皮蛇上身痛不欲生 1/3台灣人一生至少得1次 遠離帶狀疱疹打疫苗最有效

得過帶狀疱疹的人,都對痛如電擊的疼痛餘悸猶餘。台灣每年約12萬人罹患帶狀疱疹,而發生帶狀疱疹的終身機率為32.2%,意味台灣大約每3人就有1人一輩子至少會得一次帶狀疱疹。什麼方法能有效預防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發的疾病,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怡行說,只要得過水痘或打過水痘疫苗,這個病毒就會一直潛伏於體內背根神經節中,由於帶狀疱疹引發的水泡及皮疹沿神經節生長,常常呈現長條帶狀,因此有「皮蛇」之稱。台灣50歲以上成人約有99.5%體內潛伏有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不可不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皮蛇纏身痛如電擊 疱疹後神經痛可長達1年以上

帶狀疱疹會復發,而且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其中有3個部位最常發作,就是胸腹部、頭頸部,以及腰臀部,其他部位較少。陳怡行表示,帶狀疱疹會隨著患部對身體不同部位帶來風險,研究指出,帶狀疱疹發生在眼部的比例約為10%~25%,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嚴重視力受損。而感染帶狀疱疹當下的疼痛與後續疱疹後神經痛,宛如火燒、電擊,常令患者痛不欲生。

最新版的「台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疫苗預防及治療手冊」指出,大部分的帶狀疱疹患者會經歷中至重度由神經發炎造成的疼痛,由於神經修復慢,疼痛可能持續3個月以上,稱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有些患者甚至在疱疹痊癒後還持續疼痛數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帶狀疱疹引發疼痛程度可能與生產及手術相當,影響病患的活動力,干擾日常生活、睡眠與工作,長期疼痛產生的情緒壓力甚至讓病患出現精神方面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陳怡行指出,約有3成患者會併發疱疹後神經痛,嚴重影響生活。

免疫力低下時趁虛而入

「免疫力低下是誘發帶狀疱疹的主要原因,」陳怡行說,帶狀疱疹宛如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一旦身體處於免疫力低下的狀態,就容易活化病毒使其增生,引發帶狀疱疹,很多人都是在身體過度疲累時感染帶狀疱疹病毒。癌症患者、慢性病患等免疫低下族群,也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帶狀疱疹。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由國內多位專家組成的台灣帶狀疱疹神經痛諮詢委員會近來公布最新版的「台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疫苗預防及治療手冊」 ,指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包括:

1. 中老年人:50歲以上是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且發生風險隨年齡增加而升高。

2. 慢性病患: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3. 患有免疫缺乏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化學治療的病患:包括愛滋病、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接受幹細胞移植、器官移植及有惡性腫瘤等病患。

陳怡行補充說明,慢性病患及患有免疫缺乏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族群,因疾病導致免疫力低,部分更因服用免疫製劑藥物治療,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就像無人防守的球門,門洞大開、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整體來說,高風險族群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是一般人的1.24~9倍,且發生疱疹後神經痛機率更高。

26歲皮蛇纏身 5年復發4次

陳怡行過去曾治療一名26歲的紅斑性狼瘡患者,確診半年內即罹患帶狀疱疹,後續5年內帶狀疱疹反覆發作4次,綿延不絕的疱疹後神經痛,導致患者除了紅斑性狼瘡的治療藥物外,還必須定期請疼痛科醫師開立大量控制疼痛藥物來抑制疱疹後神經痛,但止痛藥物大多比較強烈,造成患者頭暈、噁心等副作用,長期下來患者身心更不堪負荷。

另外,感染新冠病毒可能造成體內淋巴細胞功能受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引起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度活化而發生帶狀疱疹,最新研究已證實,確診新冠肺炎會增加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

疫苗是預防帶狀疱疹最有效的方式

陳怡行指出,罹患帶狀疱疹後雖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主要是加速皮膚病灶的癒合,以及減緩疼痛,無法治癒帶狀疱疹及其所衍生的併發症。「目前遠離帶狀疱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疫苗施打,而且免疫力低下族群更應及早預防。」

台灣帶狀疱疹神經痛諮詢委員會在最新版的「台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疫苗預防及治療手冊」中建議50歲以上民眾及免疫力低下高風險族群及早接種疫苗預防帶狀疱疹 ,以避免失明、失聰、疱疹後神經痛等危機,並將各高風險族群相關資料彙集整理,此外更整合疱疹後神經痛相關治療、照護與預防資訊,以供民眾參考使用。

此外,免疫力低下族群罹患帶狀疱疹後,也更容易引發脊髓炎和血管病變併發症,足見帶狀疱疹的後續對健康的損害。除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慢性病患應接種疫苗,美國風濕病學會指引中也強烈建議18歲以上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應及早預防帶狀疱疹,完善自身免疫力,預防皮蛇上身。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差10歲姊弟戀接吻驚聞「老人味」!他反胃想分手 網虧:可能人家同樣感覺
中天新聞網
腸易激|研究:代糖可致腸道細菌病變 增患病風險
am730
30多歲男「染新冠」就醫當天亡!新的變異株「KP.2」恐成新主流
中天新聞網
餐餐吃麥當勞竟能減重?「熱量控制」、「健康飲食」減重適合不同族群
康健雜誌
幫助代謝的營養素!營養師帶你認識維生素B群,如果有這4種狀況代表需要補充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喝酒就臉紅是警訊! 醫提醒:「身體這些器官」病變機率上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上習慣喝1杯咖啡?提神醒腦關鍵竟不是「咖啡因」
康健雜誌
體育老師喪失運球能力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眾醫療|公院處方用藥花逾96億,醫管局:研減少用量至一半,冀公帑用得其所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夏天防蚊蟲叮咬 專家傳授購買防蚊和止癢藥品4祕訣
康健雜誌
夏天保護皮膚4個秘密曝光 帥氣女醫莊盈彥公開1動作 超簡單保養美麗的臉
中天新聞網
加速燃脂必吃的6種食物!蘋果醋能調節新陳代謝、希臘優格蛋白質高又解便秘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肌膚膠原蛋白流失怎麼補?醫師:食補效果有限,靠「這個」最直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卵巢癌發展快易致命!婦癌權威破解卵巢癌治療 5 迷思
Heho 健康(台灣)
家庭主婦也有網球肘? 醫示警:急性、慢性治療大不同
NOW健康(TW)
面對疼痛不再怕!食藥署推疼痛照護衛教手冊,秒懂疼痛治療及自我照護方式
Heho 健康(台灣)
用眼不當!立委高金素梅白內障加乾眼症 醫曝治療順序
NOW健康(TW)
人體烤串!巴西男遭91公分鋼條貫穿「下體頂到肺」閃過心臟 奇蹟生還
中天新聞網
快訊/日本烏魚子檢出致癌「結晶紫」!逾1.3萬公斤退運銷毀
中天新聞網
喉嚨整天卡住!中年婦「支氣管擴張症」塞滿痰 這樣做改善症狀
am730
思覺失調症用藥摻雜質 食藥署:超過178萬錠藥需回收
NOW健康(TW)
九歲男童沒「門牙」陷自卑 原來是「阻生齒」作祟! 
台灣健康醫療網
治好又復發?「玫瑰斑生活日記」助穩定皮膚問題 找出復發原因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偏頭痛是神經血管性頭痛 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頭痛緩解
NOW健康(TW)
攝護腺癌手術無效「癌指數狂飆」! 「融合攝護腺切片」提升確診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淚之女王》女主角洪海仁的膠質母細胞瘤 為何如此致命、難治療?腦腫瘤權威魏國珍曝關鍵原因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