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總是睡不飽、想賴床?中醫解析濕氣影響 2穴位+精油助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19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指出,濕氣並非單獨存在,通常會與其他體質特性交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身體狀態。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許多人都有:即使睡足8小時,早上起床仍感到疲憊不堪,甚至越睡越累的困擾。這可能與「濕氣重」有關。許多台灣民眾會用「濕氣」來形容自己身體的不適,像是晨起頭昏腦脹、全身無力、下肢水腫,甚至分泌物變多等。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容易受到濕氣影響,而有些人卻沒有這種困擾?

濕氣影響因體質而異 中醫解析3種濕氣類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指出,濕氣並非單獨存在,通常會與其他體質特性交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身體狀態:

  • 濕熱型:身體有慢性發炎或局部代謝不良,常見症狀包括有口乾舌燥、長痘痘、容易疲勞等。
  • 寒濕型:體溫偏低、代謝較弱,容易手腳冰冷、胃寒、痰多。
  • 痰濕瘀阻型:體內有難以代謝的廢物,導致水腫、肥胖、關節僵硬等問題。

當環境濕度升高時,身體健康、調節能力較強的人較能適應,但如果體內已有濕氣累積,就容易因為天氣變化而出現疲勞、頭暈、嗜睡等症狀。例如夏天容易出現「暑濕」導致身體沉重、口乾舌燥,而冬天則容易感覺手腳冰冷、精神不振,怎麼睡都睡不飽。

精油助除濕 中醫師推薦4種居家調理精油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同時擅長芳香療法的賴睿昕中醫師表示,精油萃取自植物,而許多植物本身就具有祛濕的功效,因此適當使用精油薰香或按摩,能幫助身體調節濕氣,提升身體的適應能力。

  • 艾草精油:傳統端午節會使用艾草沐浴、淨化環境,其精油能幫助溫補身體、提升陽氣。
  • 檸檬香茅:氣味清爽,能除臭、祛濕。
  • 迷迭香:成分與樟腦類似,能驅寒、舒緩風濕疼痛。
  • 茶樹精油:具有抗菌效果,可在雨季後用來淨化空氣,防止細菌滋生。

2大穴道按摩 幫助身體排濕

除了精油療法,賴睿昕中醫師也推薦兩個排濕穴位,透過簡單按摩即可幫助身體排除濕邪、恢復精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承山穴(小腿後側)
    位置:小腿後側,當小腿伸直或踮腳時,腓腸肌下緣會出現的明顯凹陷處。
    功效:屬於膀胱經大穴,能幫助祛除體內積聚的濕氣,緩解小腿浮腫與疲勞。按摩時若感覺酸脹且微微發熱,表示濕氣正在散發。

  • 陰陵泉(小腿內側)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膝關節下方脛骨內側上彎的凹陷處。
    功效:為脾經的重要穴位,中醫理論認為「脾主運化水濕」,此穴能幫助健脾祛濕,減少水腫、提升代謝。

若在嘗試精油及穴道按摩後,仍長期感到疲倦、嗜睡,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學習,可能是體內濕氣過重或其他健康因素所導致,建議尋求中醫診斷,透過體質調理來改善狀況;掌握體內濕氣平衡,才能真正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與健康活力。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老婦椎間盤突出飽受「坐骨神經痛」 「1微創減壓」手術緩解疼痛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血便揪不出病因 吞「膠囊」內視鏡解出血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