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發財,新年進步!」每年農曆新年間,友人皆互相祝願。不過,近年香港經歷社會運動與新冠肺炎疫情後,筆者認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
本來,從傳媒角度出發,編輯部在農曆新年假期前後,多會建議供稿人多寫「利是股」、「農曆新年後爆升股」及「虎年股」等。
求瓦遮頭難過登天
不過,筆者覺得一來這些甚麼甚麼股,都真係一個「估」字;二來今年農曆新年假期前,已見資金先炒舊經濟股,再見科技股彈一彈,心想新年後又未知甚麼光景,所以還是寫關於樓市與生活體驗有關主題,相信讀者在農曆新年期間觀看,會更為舒暢。
中國人文化,安居永遠最重要。惟在現今社會,要在香港找個「有瓦遮頭」之地又談何容易;加上貧富懸殊加劇,一眾香港人在說生活前,似乎要先學懂如何生存。
事實上,從經濟層面出發,又或從「貧」與「富」的角度出發,其實安居之意義亦大不同,筆者今期就嘗試借友人平常言談對話,與讀者分享一二事,若有失言,還望多多指教。
首先,「貧」者要在香港安居,從古至今似乎已非易事(可能在20年前,即未有每日150人從內地來港,跟本土香港人「分享」資源時,的確較為容易)。
而大部分「未有瓦遮頭」的香港人,皆視「上樓」即上公屋為人生目標之一。
猶記得筆者年輕時,也是一名「公屋仔」,雖然生活不是大富大貴,卻視為人生中的美好時光,並見證住在公屋時,確實可增加低層家庭成員「往上流」的機會。筆者其中一位友人,就是從「公屋仔」寒窗苦讀後,變成今日的高級醫生。
當然,一個例子不能說明甚麼,但最少可釋出公屋之用處。不過,今時不同往日,要「上樓」難度大增,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前文提及的,在每日150人輸入下,在供應一樣而需求上升的情況下,上樓難度不言而喻。
其二是申請公屋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見圖表一),與環球「放水」銀紙大貶值後之生態環境不太配合,最後造成兩個現象:要麼申請者在有資格申請上樓時,就根本「食都幾乎無得食」;要麼過幾年後,薪金已超過上限,失去申請資格。
部分人指,若未能有資格申請,那證明申請者已非窮人。筆者相信說出這話的人,基本上未明白這現金社會的結構與遊戲玩法;反之,有部分人就十分明白上樓此遊戲玩法與規則,並透過「灰色地帶」,特快上樓。
天台屋有價有市
最簡單例子,就是友人說過的劏房/天台屋租客。據悉以往受影響的劏房/天台屋住戶,若被政府收購重建的話,則無論是自住或租客,皆有機會獲得安置及現金補償,而這就解釋了,為何劏房/天台屋如今仍然有價有市。
此外,細有細玩;大有大玩,部分資金雄厚之企業,則作大包圍式買入地皮/舊樓,以時間來等候未來金主伸出天使之手。最近身例子,就是筆者住家附近,就有數座尤如「鬼城」之物,樓上無幾個人住,樓下街舖則繼續是做生意的商舖。當初不知所以,故問友人何故如此。
他道:「這數座是被某大企業在數十年前買下大部分業權的樓宇。悉聞企業不等錢使;加上『磚頭』受惠環球央行『放水』,又可能覺得出租太煩,所以近年連租亦不願出租,直接放在這裏等,最後變成如鬼城。你看,天台亦無人住,因為就算收購,都不會是政府收,屆時住客又無賠償又無得上樓。」
由此可見,就算平凡人要「安居」,亦必然要有投資智慧。
至於富者,資產分散多元化本是風險管理最重要一環;故此,投資物業亦要再分散。至於何謂分散?
又舉多一個事例,友人甲除在香港、九龍、新界皆有投資住宅物業外,他亦用盡家族「人頭名」、多間公司名義去買樓,以減低稅務成本,增加舊樓重建賠償金額等。
值得一提,從土地註冊處數字,反映近月樓宇買賣合約數目趨跌(見圖表二),這是反映環球「加息」因素?還是炒疫後經濟重啟故事已完?未來本地樓市走勢又會如何?讀者在進場前,不妨留意相關數據變化,或有助尋找答案。
講開風險管理,友人甲一家人去旅行亦有「故仔」,因他每次全家人去旅行,皆是分前後飛機出發。筆者初時不明所以,問其原因。他道:「因為爸爸認為,一家人一起上同一駕飛機,萬一有意外…,所以才有這樣安排。」筆者聽後驚歎:「富貴人家考慮的風險果然不同。」
讀者可能會問,這與投資何干?筆者想指出的兩點是:(一)無論閣下現時處於貧或富,投資智慧與風險管理,皆是必須要學懂之事;(二)在香港,「安居」是重要話題。
貧者上樓能減少生活成本較易往上流;富者買樓可助資產增值。故此,學懂如何投資「磚頭」,確實百利而無一害,共勉之。
美股、加密貨幣成新趨勢,想了解但無從入手﹖港股又點做先可以趨吉避凶﹖經一全新推出patreon訂閱號【經一共肥計劃】,訪問業內專家獨家俾料,提供深入淺出分析;影片、專欄、文字報道各適其適。而家有早鳥優惠,每月10美元,點擊連結,就可以早訂早享受﹗
【共肥不自肥,賺錢預埋你﹗】
patreon訂閱號【經一共肥計劃】
https://www.patreon.com/EDfattogether?fan_landing=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