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癌症連續41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新冠肺炎竄居第3 跌倒致死不可輕忽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3年06月13日03:13 • 發布於 2023年06月13日03:13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淑宜 圖/Pexels
癌症連續41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新冠肺炎竄居第3 跌倒致死不可輕忽

衛生福利部公布111年(2022年) 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41年居10大死因首位,新冠肺炎由於去年染疫人口眾多,死亡人數暴增,首度上榜名列10大死因第3名。另跌倒造成的死亡年增率12.5%,不可輕忽。

衛福部統計處指出,111年我國死亡人數計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13.2%),主要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其中10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與110年相較,111年因十大死因而死亡的人數均呈增加,年增率以新冠肺炎最為顯著,其次依序為高血壓性疾病增加10.6%、心臟疾病增加8.3%、糖尿病增加7.3%。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0大死因排行榜

依死亡率排序,111年10大死因依序為:

(1)惡性腫瘤(癌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心臟疾病

(3)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4)肺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5)腦血管疾病

(6)糖尿病

(7)高血壓性疾病

(8)事故傷害

(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與110年相較,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前2名;新冠肺炎則由110年第19名竄升至第3名,其餘死因均較110年下降1名。若就年齡別觀察,1~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名。

癌症連續41年居冠 癌症死亡發生時鐘快3秒

111年癌症死亡率依序為: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2)肝和肝內膽管癌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4)女性乳癌

(5)前列腺(攝護腺)癌

(6)口腔癌

(7)胰臟癌

(8)胃癌

(9)食道癌

(10)卵巢癌

衛福部統計處指出,111年與110年相比,10大癌症死因順位未變,肺癌及肝癌連續43年排名前2名。111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22.7人,較110年上升1.2%,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16.0人,下降1.8%。就年齡觀察,111年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

癌症不但從民國71年(1982年)起,連續41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榜首,依國健署統計,111年我國癌症死亡發生時鐘也較110年快轉3秒。

「死亡時鐘其實每年都在往前撥,」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111年平均每10分7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110年的10分10秒快了3秒鐘。110年我國5萬1656人死於癌症,111年是5萬1927人,增加了271人,其中死亡人數上升成長較多的有大腸癌增加196人,其他胰臟癌、前列腺癌跟卵巢癌也增加較多。

賈淑麗指出,111年4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篩檢人數相較於癌症篩檢率最穩定的108年,有72萬人中斷篩檢,其中大腸癌下降13.5%,會反映在早期發現、延遲治療,以及死亡率的發生,疫情已解封,呼籲符合癌症篩檢的民眾,注重篩檢,保護自身健康。

新冠肺炎從榜外竄升至第3

111年COVID-19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占8成6;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2歲,較110年增加10歲。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國內最大一波新冠肺炎流行發生在去年,有逾萬名新冠死亡個案,令人遺憾,不過這跟國際趨勢有關,英國、美國、加拿大在新冠肺炎的主要流行年,新冠肺炎都躍升當年度死因第一至第四名。以死亡個案的年齡層來看,65歲以上占86.3%,再進一步細分,其中85歲以上超高齡者更占41.3%,75至84歲占27.8%,65至74歲占17.2%,顯示新冠對高齡者威脅最大,沒有完整打3劑的個案,是死亡案例主要來源。

今年至目前為止,新冠相關死亡累計人數為5157例,羅一鈞預估,明年此時公布今年國人10大死因,新冠肺炎應該還會在10大死因之列,只是排名會往後退,預計在第6或第7名,屆時實際排名還是要看疫情趨勢和死亡統計。

事故傷害中 幼兒及高齡族群因跌倒死亡增加多

排名第8名的事故傷害,原因包括運輸事故(交通事故)、跌倒、溺水、火災、中毒等,其中以運輸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數最多,但年增率卻是跌倒最高。

111年全年死於事故傷害共6933人,其中以運輸事故最多,共3143 人因運輸故事死亡,占45.2%,較110年增加111人,年增率3.7%,且各年齡層都以運輸事故排名居首;然而111年跌倒死亡1667人,占24%,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185人,年增率為12.5%,跌倒在事故傷害中排名第2,顯見如何預防跌倒事故也相當重要。

其中,0~14歲組,110年跌倒排名第4,但111年上升到第2名;至於45~64歲、65歲以上族群,跌倒在110年及111年都排名第2,但死亡率明顯上升,因此幼兒及高齡族群應提防跌倒的風險。

居家或戶外 長者防跌要訣

國健署調查發現, 65歲以上長者每6人就有1人曾經跌倒,每12個長者就有1個曾經因為跌倒而就醫。長者常見的跌傷地點,有52%發生在室內,臥室和客廳,分居室內跌倒地點第1、2名;有48%發生在室外,排行前2名的是街道或路邊、公園或運動場。

嚴重跌倒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國健署指出,長者居家防跌措施包括:電線靠牆收攏、地板保持乾燥、室內光線明亮、移除雜物維持走動路線通暢、浴室加裝扶手及防滑墊、選擇合適的室內鞋、下床及從椅子起身慢慢來,以及確保樓梯扶手穩固不搖晃。外出防跌的措施則有:長者外出應有人陪同、穿著合身衣物褲管勿過長減少絆倒風險、外出鞋具防滑功能、使用輔具、避免前往濕滑易跌倒的場所增加受傷及骨折的風險。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他潛水完頭痛、倦怠以為勞累造成 一查竟是「潛水夫病」
台灣健康醫療網
「10因素」恐致慢性腎臟病!水喝不夠當心 不少人已經末期卻不自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委會BB衫丨實測30款BB衫安全性,消委會:逾半潛藏「纏頸窒息」風險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哈佛蔬菜湯爆紅!2週甩3公斤 助減重還防大腸癌、降膽固醇、三高
中天新聞網
正妹「懸空尿尿」仍泌尿道感染!醫一看驚呆「膀胱都是細菌」
中天新聞網
乳癌不能吃黃豆、喝牛奶? 營養師揭「3大階段」營養照護建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小孩太調皮,會不會是「過動症」?精神科醫師解析ADHD:「這8大症狀」出現4項,快去看醫生
良醫健康網
頭髮沒吹乾釀頭皮長細菌?夏季頭皮健康維護4大準則
Heho 健康(台灣)
大姨媽沒來「愛愛通一下」隔天乖乖報到!婦科醫:受到荷爾蒙影響
中天新聞網
顧婕罹腸癌2期癌細胞擴散!「10大警訊」別輕忽 多數人確診已晚期
中天新聞網
靠深偽仿聲與亡夫續前緣 「AI觀落陰」究竟是利是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嫩妹日只喝一杯「高蛋白飲」十天才能排一次便!醫一聽猛搖頭
中天新聞網
暖心!護理師趴進車底...只為了幫傷患打點滴 萬人點讚直呼「有你們真好」
中天新聞網
喝拿鐵比黑咖啡更傷胃!24歲女怕胖每天空腹喝拿鐵 慘患胃潰瘍
中天新聞網
大便別大太久!她花40分鐘排便「有東西掉出來」 就醫一看嚇傻「脫肛了」
中天新聞網
聽信朋友「吃太好才罹癌」!節食爆瘦25公斤 治療半個月不幸離世
中天新聞網
醫院口罩令再2天解除 疾管署列出6種情況建議別脫口罩
NOW健康(TW)
保住記憶力、遠離失智症!每天雙手拍「這裡」40下,延緩腦血管退化
幸福熟齡(台灣)
熟齡跌倒4部位常骨折,其中一處易致失能、死亡
康健雜誌
消委會驅蚊劑丨含DEET驅蚊劑保護力最強!真人測試:一產品成分「吸蚊」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狗狗可以吃香蕉嗎?可以吃花椰菜嗎?一次看狗狗的「NG、OK食物」+3大飲食建議
良醫健康網
小孩腸胃炎只能吃「白色食物」?小兒醫:避開「油膩、刺激食物」就好
中天新聞網
心悸、冒冷汗勿輕忽! 搞懂6大心肌梗塞前兆及時自救
NOW健康(TW)
控制血壓靠運動 平板或深蹲有助降血壓防中風
am730
男子患高血壓沒追蹤竟病危!高血壓為什麼是「溫水煮青蛙」?
康健雜誌
青少年有高血脂要注意 ! 從 3 方面改善生活習慣
Heho 健康(台灣)
妹子內衣「兩點位置泛黃」!網友一看急勸就醫:可能是纖維囊腫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