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營養補給品怎麼吃?藥師:達標即可、原型食物是首選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2024年12月05日07:03 • 發布於 2024年12月05日09:03 • 林亭

根據國健署 106 至 109 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平均每 3 位兒童及青少年中,就有一位體重過重。現代飲食多元,肥胖儼然成為文明病,不過在琳瑯滿目的食品背後,其實國民隱藏著「營養不均」的危機。

外食族要當心!營養失衡恐致疾病

在繁忙的生活步調中,一塊麵包能在幾口內迅速解決一餐,是許多人無暇用餐時的良伴。不過,藥師王淑姿指出,麵包、蛋餅等早餐選項,大多都以精緻澱粉為主要組成,如此的飲食習慣,長期下來容易導致營養不均,影響身體機能。而若午、晚餐繼續外食,也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油、鹽,種下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甚至中風等危險因子。

除了維生素,也別忘記補充微量元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坊間維生素補品眾多,如維生素 B 是代謝的輔助因子、維生素 C 有益於免疫系統、維生素 D 幫助形成骨骼,而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雖然看似微小卻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礦物質、微量元素有助血液凝固、血液帶氧、心臟跳動、神經系統傳導與新陳代謝。

細胞是組成身體最小的元素,而鋅能協助細胞、酵素與荷爾蒙的形成;碘能維持甲狀腺功能;鎂能幫助製造蛋白質、協助神經傳導;磷可調節人體酸鹼平衡。各種礦物質都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性。

不可偏廢正餐,營養食品適量即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健署提倡「每日飲食指南」六大類營養素,鼓勵民眾全面攝取,但由於現今食品五花八門,有時實在難以兼顧,適時補充營養素補給品,能讓身體保持平衡。在身體亮紅燈前,從營養學的角度提早介入,能達到「預防醫學」的效果。不過,王淑姿也提醒,只要根據上頭營養標示,讓攝取量達到一日最低標準即可,不建議將營養食品取代正餐,原型食物仍是攝取營養素的首選。

圖片來源: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手冊》

文/林亭、圖/楊紹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年糕「冷藏or冷凍」?專家:長黴、表面濕黏快丟掉
中天新聞網
癌王「胰臟癌」3徵兆7成罹病! 醫推十字花科、南瓜營養素
中天新聞網
「拖延症」不一定與懶惰有關! 臨床心理師授5方法改善拖延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過年單日230人看診!多腸胃炎、流感 11歲女驗出「黴漿菌」
中天新聞網
他B肝「肚子變大」就醫已是末期! 醫籲「及早做1事」活更久
台灣健康醫療網
伏特加除臭法?時尚達人教你快速去衣物異味
VOCO News
春節假期將結束!「開工又低溫」上班族小心季節型憂鬱症
中天新聞網
泡腳助眠暖身又排濕! 糖尿病患者能泡腳嗎?專家解答
NOW健康(TW)
椎間盤突出治療、日常保養方法一次看 讓椎間盤不再「出軌」!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體重拉警報!營養師曝「減肥最忌諱餓肚子」甩肉要趁早
中天新聞網
體重過輕卻還想減肥? 揭開厭食症不為人知的哀痛秘密
NOW健康(TW)
過年時熱鬧與空虛的反差 特別引發老年憂鬱症!可以這麼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收假症候群」不焦慮!補充「7種營養素」恢復最佳狀態
中天新聞網
高鐵擠爆!2小孩「想上廁所」狂哭 醫感謝:像摩西分海
中天新聞網
42歲婦產後尿失禁高達8年 「1手術」成功告別漏尿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退休成為失智症主因?善用資源打造社交環境,帶長輩遠離孤獨感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些」生活用品都屬醫療器材!販售有規範 使用不當恐害健康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