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秋去,當季節變更,候鳥也會展翅搬家,到氣候溫暖的南方過冬。香港米埔是不少候鳥的理想棲息地,黑臉琵鷺全球只有3,900多隻,但有一成也會來米埔過冬。除了牠們,又有哪幾種常見候鳥會來香港「借宿」?
黑面天使 黑臉琵鷺
天生「黑臉」的黑臉琵鷺,一身雪白羽毛配搭黑臉和像琵琶的鳥喙,外形出眾而易辨,又被稱為「黑面天使」。牠們體長約76厘米,以進食淺水岸的魚蝦為主,算是大型的鳥類,台灣、珠三角地區及香港米埔基圍是牠們的越冬地(動物在冬季的遷移地)。黑臉琵鷺數目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估計全球約不多於4,000隻,而在香港越冬的佔整體總數量的一成。
寄居泥灘 黑尾塍鷸
黑尾塍鷸屬近危物種,外形特點是三長:嘴長、頸長、腳長,身上長滿栗色與黑色相間的斑點,羽毛主要為灰白,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因而得名。主要進食水生或陸生的昆蟲,但越冬或遷徒時也進食漿果和種籽,通常在8月至9月飛抵本港。
潛水好手 普通鸕鷀
雖然其學名為「普通鸕鷀」,但牠們可不是普通鳥類,而是能潛水捕魚的海鳥,又有「海老鴉」和「魚鷹」之稱。普通鸕鷀最可長至90厘米,其一身亮黑的羽毛就像穿著了潛水衣,牠們能暢游的原因之一是擁有四趾連相的「全蹼足」,也有漁夫訓練牠們協助捕魚。
毛裡藏針 針尾鴨
針尾鴨又被稱為「拖槍鴨」,因雄性的尾巴長有細尖羽毛而得名,體形上雄性較雌性修長。牠們喜歡在低窪濕地及湖泊生活,米埔以外,也是香港濕地公園的常見鳥類。針尾鴨在飲食上喜歡「多菜少肉」,主要進食苔蘚、水草和種子為生。在覓食時,牠們會把頭倒栽水中,而尾部向天,看起來很詼諧。
反口覆舌 反嘴鷸
反嘴鷸多於香港後海灣出沒,如銀勾般向上的細長嘴喙是牠們的標記。身上的羽毛黑白分明,除頭部、翼尖和翼角外,全身羽毛均為白色。較常在泥灘生活的牠們,捕食時會在泥中左右擺動嘴喙,狀似不斷搖頭。每年冬天,有數以千計的反嘴鷸來港過冬,牠們受香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
「跟住雀仔去旅行」工作坊
以上的候鳥皆列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編制的「米埔鳥類名錄」,如果想親身尋找候鳥蹤影,以及了解米埔這個熱門的候鳥棲息地,可參加由WWF主辦的「步走大自然」2018之「跟住雀仔去旅行」。行程包括由「雀仔團長」帶領參觀觀鳥屋、教育中心、水牛、蓮花池和浮橋導賞;屆時也會有互動遊戲、工作坊及布偶互動環節等精彩活動,讓你全方位了解候鳥和自然生態。
詳情: http://wwf.org.hk/W4N
TEXT/ MIKE
PHOTO/ WWF、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