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年後打擊廢墟肚、鍛鍊蜜桃臀! 科技增肌減脂正夯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3月14日01: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透過熱門的科技增肌、減脂療程,也能鍛鍊「廢墟肚」和「鬆垮臀」,達到理想曲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過年期間總免不了大啖山珍海味,一不小心就會讓身材走樣,過去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就曾針對春節期間的體重控制發表調查,數據顯示,有近4成(39%)民眾在過年期間體重增加,平均增加1.7公斤,另外過年期間有近5成(48%)的民眾運動量比平常少,只有6%的人運動量比平常多,而以往要鏟肉、維持線條,只能靠持之以恆的運動,隨著科技革新,現在透過儀器增肌、減脂,也能有效率的鍛鍊「廢墟肚」和「鬆垮臀」,達到理想曲線!

年後走樣不用怕 電磁增肌儀優雅鍊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聖宜診所院長翁書賢分析,除了年節大吃大喝,影響身形的常見原因還有缺乏運動習慣、飲食失調…等,尤其是久坐辦公室、運動量不大的上班族,更容易有腹部走樣、臀形鬆垮問題,運用「非侵入式的電磁增肌儀」經由電刺激使肌肉高強度反覆收縮,達到腹肌、臀肌增強和緊實的效果,能優雅躺著又不顯狼狽的運動,成為年輕女性間的熱門療程,此外,也有不少健身族藉此加強肌肉線條,像是有圓形、梯形、V形臀困擾者也會用來強鍛鍊近來流行的歐美蜜桃臀。

▲有局部脂肪堆積問題,可透過科技減脂療程減少局部脂肪堆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翁書賢醫師進一步說明,如果想改善的部位捏起來較肥厚、有局部脂肪堆積問題,就建議先處理脂肪再鍛鍊肌肉,透過複合式的療程讓身材線條更明顯,而抽脂手術雖然效果快速,但需要較長的恢復期,近年來「非侵入式減脂」風行,冷凍減脂、聚焦超音波減脂…等科技減脂療程,採用冷與熱兩種原理達到減少局部脂肪的效果,關於飲食控管,也能透過採用減重藥物原理的類腸泌素針劑抑制食慾。

冷凍減脂

針對脂肪細胞不耐冷的特性,用吸入式的冷卻探頭,吸進脂肪組織,再針對皮下脂肪進行冷卻治療,讓脂肪數下降、厚度減少,較適合皮膚能捏出2.5公分厚脂肪、BMI指數小於或等於30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聚焦超音波減脂

透過高頻音波聚焦,將能量經由探頭傳遞、匯聚在欲改善的部位,並藉此以非侵入的方式破壞皮下脂肪細胞,適合想要改善局部線條的愛美人士。

減重藥物原理(類腸泌素針劑)

除了透過非侵入式的儀器進行減脂治療,近年來也有類似人體腸泌素GLP-1成份的針劑,一般而言,進食後血糖會開始上升,促使腸道分泌腸泌素,進而刺激胰島素分泌,使葡萄糖能從血液中進入到人體細胞儲存成能量,另外,腸泌素也能使胃排空速度和食欲降低、減少飢餓感,因此,透過類似人體腸泌素的針劑,可增加飽足感和減少食物攝取量,幫助體重減輕。

聖宜診所醫學美容主治陳明如醫師亦指出,如同想運動瘦身的人會請健身房教練進行健身課程計劃,運用科技減脂、增肌的愛美人士也能透過專業諮詢,由醫師進行專業的身材管理規劃,不過陳明如醫師也叮嚀,儀器能做為肌肉緊實和減少脂肪的輔助,但如果體脂率較高,想要長期維持體態,還是要搭配均衡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才能健康享瘦,避免廢墟肚、鬆垮臀纏身。

▲透過專業醫師進行身材管理規劃,能使體態控制事半功倍。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咖啡】盛傳有減肥功效 拆解防彈咖啡優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豆豆四類營養大不同!營養師揭:綠豆是澱粉、花生屬於油脂
中天新聞網
11歲男童突腹痛與血便,以為「食物中毒」! 膠囊內視鏡找出真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日本女高中生推「成人香蕉」運動!台大醫感動直呼「履行承諾來台灣了」
中天新聞網
網紅肚子痛就醫才知罹「直腸癌末期」!5月底不敵病魔去世
中天新聞網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熟齡嚐鮮期已過,就該接受老去?68歲嬤拉皮抗老,活得更開心!變老該做醫美?整型名醫5提點
幸福熟齡(台灣)
根管治療老失敗?專家建議用 1 方法治療,提升成功率
Heho 健康(台灣)
45歲男應酬不忌口「看馬路線條扭曲」檢出眼底出血 竟是糖尿病作祟
中天新聞網
最新 10 款 B 群推薦,B 群 7 大功效保持活力不斷電
Heho 健康(台灣)
3C產品對孩子「有害」還是「有利」?職能治療師列出3C使用5原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20多歲男血糖飆500!「有拿藥但没在吃」醫搖頭:拿生命開玩笑
中天新聞網
癌症連42年居10大死因首位!去年國人死亡大降近3千人原因曝光
中天新聞網
照顧老父母、姨父母給我的體悟: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希望能懷著這種氣概終老
幸福熟齡(台灣)
少女騎車自摔「腳跟粉碎性骨折」 醫療團隊聯手「微創手術」復位重建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幸福熟齡(台灣)
日本「食人菌」恐慌背後的真相! 醫師解讀風險與防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預防肺癌! 從避免危險因子和「我的餐盤」開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坐太久「上班族、司機族群 」消化不良大宗!中醫揭:25至45歲最多
中天新聞網
麵越細鈉越多!他天天吃「雞絲麵」吃到高血壓 鈉含量是通心粉近百倍
中天新聞網
指甲傷口老是好不了別輕忽 醫示警:小心可能是皮膚癌
NOW健康(TW)
三高慢性病奪近7萬人命!但4-7成民眾不自知 應做3事及早發現、控制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乳癌病人憂治療破壞「胸部愛的刺青」 醫療團隊滅癌細胞且完成心願
台灣健康醫療網
事故死亡率排「十大死因」第8!各年齡層死亡率均較10年前下降
中天新聞網
長者因老化失聰!以微笑掩飾非方法 戴助聽器重獲新生
NOW健康(TW)
想擺脫失眠、慢性發炎、疼痛!跟著營養師吃這「8」種食物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