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入秋不只防新冠!寶寶慎防 RSV 發出「咻咻聲」要注意,嚴重恐插管治療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2022年09月12日01:26 • 發布於 2022年09月12日01:00 • 陳芝瑄

近期本土疫情有升溫的現象,而新生兒病毒感染的頭號殺手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隨著防疫政策鬆綁及群聚活動增多也可能再起,特別是 2 歲以下的幼兒是感染風險較高的族群,需要特別留意。醫師提醒,若是發現家中幼兒呼吸發出「咻咻」的喘鳴聲,有可能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未及時治療,嚴重可能需插管。

一旦感染,一般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喘等症狀,其中早產兒、具有先天性心臟病、慢性疾病、免疫缺乏、神經肌肉疾病的幼兒,被視為感染高危險族群。呼吸道融合病毒主要藉由飛沫傳染及接觸感染,跟一般流感病毒雷同,往往是大孩子甚至是大人感冒之後,經由飛沫、沾有病毒的手或生病的人用過的食具傳染給小寶寶,所以若家中有兄弟姊妹,身處大家庭、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幼班、幼稚園、學校等,以及剛出生不到一歲的寶寶都要特別當心。

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新冠肺炎差異在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新冠肺炎又有何不同,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 / 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醫師表示,雖然兩者都會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但若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其關鍵指標為呼吸聲會出現「咻咻」的喘鳴聲,而新冠肺炎則是會有說話和呼吸困難,以及出現沙啞症狀,有時會出現類似狗吠的聲音。

紀鑫醫師說明,若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尚無藥物可治療,只能使用氧氣罩或正壓呼吸等方式減緩症狀,一般健康的寶寶平均住院時間是 5 至 7 天,而有些有慢性肺病或是先天性疾病的幼兒可能會需要住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住院期可能會拉長至兩周。

但也並非只有高危險族群才會有重症高風險,紀鑫醫師分享,曾有一個 8 個月大、沒有特殊先天疾病的幼兒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治療期間情況遲遲未好轉,最後住進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時,發現有肋膜膿瘍的症狀,經細菌培養後發現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呼吸道融合病毒也有可能同時合併細菌感染,加重病況與拉長治療時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 歲以下幼兒易染疫、氣喘機率增

紀鑫醫師指出,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是有可能落下病根的,曾經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人即使痊癒,日後發生氣喘問題會比沒有感染過的人高出 10 倍。他提醒,預防勝於治療,由於呼吸道融合病毒尚無疫苗可以施打,平時應注重自我衛生,如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而高危險族群也能施打單株抗體降低重症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事實上,呼吸道融合病毒並不是只有 2 歲以下的幼兒才有可能感染,人人都有得病的可能,紀鑫醫師解釋,呼吸道融合病毒在 3 至 5 歲的幼童、成人也是有機會感染,只不過症狀可能就是輕微的咳嗽、流鼻水,並不會有特別嚴重的病狀,因此許多嬰幼兒即便平時沒出門,也有很高機率是透過其他家人傳染的。

此外,呼吸道融合病毒並不會得過後就不再感染,紀鑫醫師表示,感染過的人有可能會隨著時間因素抗體逐漸下降,或病毒的變異再次染疫。平時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保護自己也保護全家人的健康。

保護家中嬰幼兒免於呼吸道融合病毒威脅

高風險族群

  • 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神經肌肉疾病 、免疫缺乏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的寶寶。
  • 或是身處群聚環境,例如家中有兄弟姊妹,身處大家庭、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幼班、幼稚園、學校等,以及剛出生不到一歲的寶寶都要特別當心。

感染後的危險性

  • 出生時週數未滿 33 週的早產兒在出生後 3 個月內,因感染 RSV 而住進加護病房的比率高達 7 成,有近一半需要使用到侵入性呼吸器做治療。
  • 感染過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嬰幼兒,日後發現有氣喘問題是未感染的 10 倍!

預防之道

  • 感染途徑與流感病毒雷同,飛沫與接觸傳染,多為大人或大孩子傳染給嬰幼兒,平時應注重自我衛生,如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而高危險族群的嬰幼兒也能施打單株抗體降低重症風險。

文/陳芝瑄、圖/蘇鈺婷

Ruotsalainen M, Piippo-Savolainen E, Hyvärinen MK, Korppi M. Respiratory morbidity in adulthood after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ospitalization in infancy.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0 Sep;29(9):872-4.

>>追蹤最新疫情!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誤吞異物】4歲兒一原因誤吞硬幣 爸爸急救無效 需全麻手術 8小時才取出
MamiDaily
天然胃藥、超強抗癌菜「高麗菜」多吃還能美白!怎麼炒最好吃?內行人「加2物」口感秒升級
良醫健康網
愛吃肉的人容易被蚊子咬?營養師直呼:大錯特錯!是體味太重
中天新聞網
「立夏」養生怎麼做?中醫推吃 1 料理照顧消化道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父親重病他扛起一切重擔,放下燦爛未來、幸福!給林志玲體悟:願意做也必須做的事,就別抱怨
幸福熟齡(台灣)
減肥|研究證計熱量與限時斷食 減重效果差無幾
am730
【食物安全】提神不等於消除疲勞 能量飲品過量危害健康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性能力強不強靠握手就知道!泌尿醫證實 直言「垂頭喪氣」糖尿病機率越高
中天新聞網
巴黎奧運 2024 |花劍男團比賽規則、玩法、學劍擊、睇比賽前要了解
Harper's BAZAAR HK
男人的痛!醫曝「4方法」改善早洩、遲射 提高性生活品質
中天新聞網
花旗參功效與禁忌|補肺生津兼降火抗疲勞(附食譜)
am730
小雪兒關注組|疑遭虐待受創小雪兒最新情況曝光:腦部大面積萎縮壞死、所受傷害直接摧毀一生(持續不斷更新)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性趣激昂不同調!尪晨勃吐口水「潤滑」妻淚喊「只是洩慾工具」
中天新聞網
禁欲後愛愛會更強?英研究指出:男性禁慾超過6天「畸型比例增」
中天新聞網
新冠、流感、諾羅病毒齊發…她狂噴酒精、漂白水竟「1嚴重後果」!醫揭NG觀念:消毒劑≠清潔劑
幸福熟齡(台灣)
胸痛難受又刺痛,恐是帶狀疱疹作祟! 醫建議「1招有效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14歲國中妹慘罹糖尿病!天天吃「3顆車輪餅」...媽診間自責爆哭
中天新聞網
一直以為在地震!36歲女頭暈、嘔吐 就醫才知竟是「耳石脫落」惹禍
中天新聞網
青春少女血脂超標! 改變 3 生活型態 慎防代謝疾病提早報到
Heho 健康(台灣)
隨身一小物,助血友病病友關節照護復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急診巧遇X光機震壞!台大成功完成「0輻射」手術
台灣健康醫療網
獨家/醫學新知台灣之光 新光醫院首創以達文西手術治乳癌 印度醫生也瘋狂朝聖
中天新聞網
5大危險因子易引發糖尿病併發症 「全面照護」控糖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小兒疝氣手術讓父母好焦慮!兒科醫:「哭泣對康復有幫助」別擔心
中天新聞網
梅雨季皮膚癢不停!是汗皰疹還香港腳?「汗皰疹懶人包」一次看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幸福熟齡(台灣)
快訊/「優奇」黑胡椒細粉確認檢出蘇丹紅!第一時間已下架完成
中天新聞網
喝酒就臉紅小心「器官癌變」風險上升!醫授1招秒測「酒精不耐症」
中天新聞網
又便祕又腹瀉?全球15%的人患「大腸激躁症」 尚無完全治癒辦法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