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腰背痛可能係腫瘤壓住神經線?治療癌症腫瘤擴散唔止靠開刀|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黃一華

新城健康+
更新於 05月23日01:00 • 發布於 05月23日01:00

當癌症擴散,會相對容易轉移到經常有血液流通的脊椎,但脊椎滿布重要的神經線,負責執刀的骨科醫生如何小心安排手術?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癌症腫瘤-脊椎轉移性腫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主持:今天請來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黃一華醫生,講解脊椎轉移性腫瘤。公眾對此主題未必有很深入的認識,到底什麼是脊椎轉移性腫瘤
醫生:脊椎腫瘤大致可以分為原發性和轉移性,轉移性腫瘤的個案數目相對較多;而脊椎的轉移性腫瘤,是繼肺部和肝臟,第三種最常見有惡性腫瘤轉移至的地方。
主持:轉移性腫瘤是否即是身體其他部位本身有腫瘤,但之後轉移至脊椎?
醫生:正確,脊椎轉移性腫瘤正是由脊椎以外的腫瘤,轉移到脊椎,有可能是本身的腫瘤擴散,或是原本的腫瘤已經切除,但不幸地有部分腫瘤細胞早已轉移到脊椎。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癌症腫瘤-脊椎轉移性腫瘤

主持:你提到脊椎轉移性腫瘤比脊椎原發性腫瘤的個案更多,為什麼?
醫生:這涉及多方面原因,當中包括脊椎有很多血管,因為很多腫瘤轉移,尤其是惡性腫瘤的轉移,是經過血液循環系統擴散,它們傾向轉移至較多血管的器官,包括肺部和肝臟,而脊椎的情況亦一樣。另外,脊椎有很多骨髓,其獨特結構讓血液中的腫瘤細胞更容易停留,也是令脊椎較多出現轉移性腫瘤的原因。
主持:是否所有癌症都有機會出現轉移?哪些癌症會有較大的風險轉移至脊椎?
醫生:所有惡性腫瘤都有機會出現轉移,而前列腺癌、乳癌、肺癌、腎臟癌和甲狀腺癌,均是較常見轉移到脊椎的癌症。一般而言,如果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包括脊椎等,該癌症已屬於較後期。現時癌症治療非常進步,如能及早發現,尚未出現轉移,很多癌症都能有效治療;不過即使出現轉移,亦不一定絕望,目前也有不少治療方法,可有效地縮小腫瘤。
主持:良性的脊椎腫瘤是否常見?
醫生:很多良性的脊椎腫瘤,未必一定有徵狀;如果沒有徵狀,一般人通常都不會無故去接受醫學影像掃描,因此即使患有良性腫瘤亦未必自知。近30年來,身體檢查愈趨普遍,因此有不少個案都是經身體檢查而發現良性脊椎腫瘤,市民如意外發現有良性腫瘤,但未有任何徵狀、尺寸不是太大,對病人生活沒有影響,其實毋須太擔心,可以考慮先不用急著處理,惟仍需要密切監察。其中常見例子是良性血管瘤,體積可以很小、只生長在某幾節的脊骨裡,可以與患者共存一輩子都沒有問題。
主持:當病人的轉移性腫瘤導致有脊椎相關的病徵出現,是否意味病情已十分嚴重?
醫生:早期的轉移性腫瘤體積一般不會太大,病人未必一定有徵狀,當發展至病人出現徵狀時,腫瘤已比較大,甚至壓迫神經線,造成神經線受損,這亦解釋了為什麼當發現到腫瘤時很多都已屆較後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主持:一旦有脊椎轉移性腫瘤,通常會有什麼病徵?腫瘤愈大,病徵會否愈嚴重?
醫生:當腫瘤轉移至脊椎,會造成背痛或頸痛,但臨床上很難區分普通腰酸背痛和腫瘤引致的疼痛,不過如果病人休息或晚上睡覺時特別疼痛、本身有癌症病史,醫生做檢查時,會特別注意甲狀腺、乳房或前列腺等有否不正常的硬塊,有助醫生判斷病人脊椎是否有較大機會出現轉移性腫瘤,如有懷疑,則需要安排進一步檢查去確認及診斷。如果轉移性腫瘤壓迫脊髓或神經,患者可能會出現麻木或無力等神經症狀。一般來說,腫瘤越大,患者出現症狀的可能性就越大。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癌症腫瘤-脊椎轉移性腫瘤

主持:如果不幸患上轉移性的腫瘤,如何制定治療方案?
醫生:要處理已出現脊椎轉移的癌症個案,需要跨專科醫療團隊的合作,包括骨科醫生、腫瘤科醫生等,一同了解病情的嚴重性,考慮有什麼藥物、手術或放射治療等方法來控制腫瘤。
骨科醫生可就病人的徵狀,提供紓緩性的治療,譬如腫瘤壓著神經線,令神經線功能出現問題,可通過外科手術,切除壓著神經線的腫瘤。如果腫瘤已入侵脊骨,脊骨會變得不穩固,導致機械性疼痛,有需要可以透過手術固定脊骨。此外,雖然現時放射治療技術已很精準,但如果腫瘤壓著神經線,而神經線本身不能抵受很高強度的放射治療能量,為了令放射治療能更有效地控制腫瘤,骨科醫生可透過手術把壓著神經線部分的腫瘤分離,令腫瘤科醫生可用更高強度的放射治療能量,殺死剩餘的癌細胞。
有個別的癌症種類,譬如腎癌,如果腫瘤只是單一轉移至某一節的脊椎,有研究顯示,只要切除患癌的腎臟及脊椎轉移性腫瘤,可以長達10至20年不復發,所以個別的癌症,即使有轉移,仍有機會可以妥善處理,不過一定要在早期發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主持:脊椎腫瘤可能會壓着神經線,假設已切除了腫瘤,被壓著的神經線是否會恢復,回復以往般正常運作?還是會因為曾經受壓,而變得很脆弱?
醫生:神經線是很脆弱的,但受壓不代表會被壓傷。因此必須為病人進行仔細的臨床評估,如果臨床上病人沒有特別的神經線相關徵狀,或者其徵狀比較輕微,當成功切除腫瘤後,神經功能恢復的機會很高。相反,如果臨床評估時已得知神經功能完全喪失,病人活動能力極差,甚至已經完全癱瘓,即使切除腫瘤後,恢復機會則非常低。
主持:你曾提及紓緩性的治療,紓緩性治療的手術如何改善病人日後的生活質素?身體功能是否可恢復如常?
醫生:這主要還需要看臨床評估。決定是否施行紓緩性手術前,醫生會先評估病人有什麼徵狀,譬如神經功能完全喪失,可能做手術都不能康復;但如果評估後認為手術可保存神經線功能,甚至能夠恢復大部分功能,令病人可以重過正常生活,便值得積極考慮接受手術。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癌症腫瘤-脊椎轉移性腫瘤

主持:病人應從什麼角度去考慮接受哪種治療方式?
醫生:當醫生接觸脊椎轉移性腫瘤的病人,一般會跟病人的腫瘤科醫生、外科醫生和家人一同商議。首先,要知道在根治病人的癌症上,還有什麼藥物和治療方案可以選擇,預計病人的存活期,如果生存時間太短,不能根治,做大型手術未必對病人有好處。
其次是考慮病人的徵狀有多嚴重,有什麼對病人有利的治療方法可選用,假如手術和放射治療的效果可能一樣,便沒必要讓病人冒風險做手術;但相反如果預期壽命相對較長,紓緩性手術是治療選擇之一,病人一般都不會希望那段時間每天痛得非常辛苦,亦不想癱瘓或不能動彈。因此,如果預計有合理的存活期,而病人的身體狀況可以接受手術,一般都會建議積極考慮做手術,避免疼痛或身體功能差至影響生活。

主持:除了及早發現,預防亦很重要,可以怎樣預防脊椎轉移性腫瘤?
醫生:要預防脊椎轉移性腫瘤,必須先了解是哪個器官先出現問題,至於有什麼預防方法則難以一概而論。如果已知癌症的源頭,首先要留意有否脊椎相關的新徵狀,腫瘤科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都會格外注意肺、肝和脊椎這些部位有否異常情況,因為這些都是最常見腫瘤會轉移到的位置,希望透過密切監察能盡快發現轉移情況,預防情況惡化。
主持:今天謝謝黃醫生的分享,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談,再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M巾保存在洗手間原來是大忌?女性常犯的4大衛生巾錯誤用法!用錯私密處隨時會發炎?
she.com
天瑜醫療事故|天瑜爸發文慶祝天瑜9歲生忌,特意買小蛋糕、分享父女過去生活點滴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太恐怖!小學生「看電影竟染菜花」 醫曝座位不要挑後排:容易幹壞事
中天新聞網
【長者健康】80歲不懵懂毋須靈丹妙藥 4大因素保持頭腦精靈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又有2例小小孩新冠重症病例!除了高風險族群 醫特別建議1族群打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口臭原因常見有10個!不是只有牙周病才會有口臭,告訴你口臭怎麼解決、應該看哪科?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病床吃緊!新冠、流感疫情大爆發 台大醫院「幾乎一床難求」
中天新聞網
狗狗中暑急救3步驟!幫助狗狗降溫避免中暑健康危害
寵物健康醫療網
女生必看!讓子宮肌瘤縮小 名中醫利用月經週期聰明調理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菸不酒、不愛吃紅肉!男大生腸癌症狀「5中3」不以為意 昏倒就醫慘罹末期
中天新聞網
辭職照顧母親,媽媽卻把親手燉的雞湯留給手足!她感慨:難道您覺得我不累嗎
幸福熟齡(台灣)
47歲,她靠AI試管嬰兒生下龍鳳胎,AI是熟齡產子新希望?
康健雜誌
【沉迷手機】「要阿媽定手機?」女兒舉動媽媽心碎 3招應對青春期孩子手機上癮
MamiDaily
泌尿道感染疾病惡化快、常復發 1個錯誤動作令細菌進入身體!|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蔡敏基
新城健康+
性交疼痛又頻尿 她靠這療法找回性福第二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確診激增、急診候床人數近百人,病毒變強了嗎?最新症狀有哪些?
康健雜誌
全台熱浪來襲!「4危險族群」當心 國健署呼籲牢記「3要訣」防中暑
中天新聞網
小孩比你想像的還怕熱! 醫教「熱傷害緊急處置3要點」:輕忽恐奪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3大病毒」大亂鬥!全台護理員嚴重短缺 急診醫:口罩戴回來
中天新聞網
是有喜了嗎?懷孕8大跡象1次看 快準備驗孕迎接好消息
NOW健康(TW)
她喜懷雙胞胎,「因1問題」醫警告恐致不良影響! 暖心醫成功迎雙寶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太陽花女神」爆淋巴癌末期!醫:基本無直接症狀 四期仍有機會根治
中天新聞網
上班族腸胃問題頻發!醫師4建議 預防胃食道逆流和腸躁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非老年人專屬!天熱「蜂窩性組織炎」病人增加 醫驚:熱浪會促進炎症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