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周杰倫入院並在社交平台發文:「不知道是驚恐症,還是心臟引起呼吸(不順),手麻。有醫師可以給我意見嗎?」引起網上討論——究竟驚恐症跟心臟健康有否有關係?上一期提及焦慮症是一種普遍但一直被忽略的精神疾病,影響學齡兒童中的病發率是8%-10%。其實驚恐症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焦慮症,今次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驚恐症特徵:持續恐慌突襲
焦慮的特徵是過度思考和感到非理性的恐懼和擔憂。可是驚恐症(Panic Disorder)的特徵是持續地擔心下次的恐慌突襲(Panic attack)或其後果。恐慌突襲是當患者在安全和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突然出現這些緊張的症狀,可能包括胸痛、心悸、呼吸急促、頭暈或腹部不適。患者通常在十分鐘內會達到高峰,不能自拔。
驚恐症病發率:男女比例1:2
每年多達11%的美國人會經歷驚恐發作。大約2%到3%的人繼續發展為驚恐症。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驚恐症的病發率為2%至6%。男女病發率比例為1比2。第一次病發期通常會出現在青少年至30歲左右。
驚恐症成因:尚未清楚
目前尚不清楚導致恐慌突襲或驚恐症的原因,但驚恐症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超過三分一的驚恐症患者,有一位家庭成員亦曾患有此病。如個人對壓力較敏感,或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也是危機因素之一。至於環境因素,童年時的傷痛經歷、人生重大事故,以及父母本身的焦慮表現都是有關的。
有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導致在不明的原因及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出現緊張的生理反應。於是患者會誤以為這些病徵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如心跳加速誤作為心臟病病徵、呼吸急速誤以為窒息或自己情緒失控等,造成惡性循環,使緊張的情緒不斷加劇及惡化。嚴重時因為呼吸急速以致使身體內的二氧化碳量含量太低,而造成其他病徵,例如手腳及嘴唇有麻痺及針拮的感覺、頭暈眼花、頭痛。
如何診斷驚恐症?
至今沒有專門針對驚恐症的實驗室測試。因為這些症狀很像心臟病發作的症狀,所以醫生可能會首先替患者檢查,並排除其他健康問題。如果沒有其他情況導致症狀,而又有兩次或多次隨機驚恐發作,且生活在對重複發作的恐懼中,就有可能患有驚恐症。
驚恐症的治療時機
恐慌突襲雖然非常不舒服卻並不危險,但是很難靠自己控制驚恐的發作。如果不加以治療,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恐慌突襲症狀也可能類似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的症狀,例如心臟病發作,因此如果不確定症狀的成因,或者有恐慌突襲的症狀,請務必讓醫生進行評估。
藥物治療:藥物可以幫助減輕與驚恐發作和抑鬱症相關的症狀。有幾種藥物已被證明可有效控制驚恐發作的症狀,主要包括兩種副作用較低的抗抑鬱藥: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和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s)。此外Benzodiazepines亦會作為短暫的處方藥。這些鎮靜劑屬於中樞神經系統抑製劑。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被視為治療驚恐症有效的首選療法。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了解恐慌突襲和驚恐症,並學習如何應對它們。一種稱為認知行為療法的心理療法,可以幫助患者通過自己的經驗了解驚恐症狀並不危險。治療師將幫助患者以安全、重複的方式逐漸重現恐慌突襲的症狀。一旦恐慌的身體感覺不再具有威脅性,攻擊就會開始消退。成功的治療還可以幫助患者克服對因恐慌突襲而避免的情況的恐懼。
自我照顧:增加自我照顧意識。雖然專業治療有助紓緩突襲和驚恐症的症狀,但以下幾點的自我照顧步驟,亦可幫助患者控制症狀。
1.堅持你的治療計劃
2.加入驚恐症互助小組
3.避免咖啡因、酒精、吸煙和娛樂性藥物
4.練習壓力管理和放鬆技巧
5.帶氧運動可能會對情緒產生鎮靜作用。
6.睡眠充足,以免白天感到困倦
社區資源
醫院管理局「兒情」計劃
如何預防驚恐症?
沒有確定的方法可以預防驚恐發作或驚恐症。但以下建議可能會有所幫助。
1.盡快接受驚恐發作的治療,有助阻止情況變得更糟或變得更頻繁。
2.堅持治療計劃,以助防止驚恐發作或惡化。
3.定期進行帶氧運動鍛煉,可能有助於防止焦慮。
參考資料
1.Kaczkurkin, A. N., & Foa, E. B. (2022).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disorders: an update on the empirical evidence.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2.Quagliato, L. A., Cosci, F., Shader, R. I., Silberman, E. K., Starcevic, V., Balon, R., … & 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on Benzodiazepines. (2019).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nd benzodiazepines in panic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common side effects in acute treatment. 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33(11), 1340-1351.
圖片來源:Pexels、Unsplash、Freepik、Flaticon
鄧國團(Alle哥哥)
言語及溝通治療師
Enjoy Speech Communication Therapy & Consultancy Ltd. 創辦人
加拿大Hanen Centre® 認可教育人員及自閉症兒童家長課程培訓師
美國Project ImPACT在香港、中國大陸及東南亞首位認證教練
美國The Incredible Years® ADHD兒童及家長訓練課程領袖
英國Elklan 言語溝通課程導師及教育人員培訓師
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會員
美國ZERO TO THREE會員
聯絡電郵:Learning.Together@gmail.com
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