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海是萬物之母,那麼珊瑚就是萬物養育之地,容納多元海洋物種棲息與繁殖。然而,面對人類社會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氣候暖化等問題,水底下的珊瑚群落日益消失,造成生態系統崩壞的骨牌效應。眼見色彩斑斕的水底不復從前,專研海洋保育的余碧芬(Vriko)創立 archiREEF,透過 3D 打印技術打造出適合珊瑚生長的礁盤,不但拯救瀕死珊瑚,更開創本地海洋保育市場之先河,吸引各界人士參與,令海洋保育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加入的行動。
Text: Moli Ng Photos: Kauz
驚見水底燦爛不再
海洋污染的問題跟我們這麼遠,又那麼近,當親眼目睹海洋生物在瀕臨消失,或許你也會像 Vriko 那樣驟覺動魄驚心,「那時我幫大學教授做義工,在西貢海下灣潛落水底,那時水面有一層厚厚的有毒藻類,而水底已成為一片沙地,就如同地面的沙漠一樣。很多海星已經死亡,而下方的珊瑚群落亦『甩皮甩骨』,簡直就像喪屍一樣。牠們由潰爛、腐化到消失,可能就只需兩個月左右。即使我由細到大都聽過氣候變化這個全球議題,自己也修讀自然科學,但親歷這個由有變無的過程,也令我非常震撼。」90 後的 Vriko 自小熱愛遊山玩水,經常親近大自然,回憶起小時候在大海看見魚類暢泳,還不時誤踏珊瑚,沒想過 20 年過後水底已近乎一片死寂。
親眼目睹紅潮和珊瑚白化的情況後,Vriko 開始全神貫注研究珊瑚修復,更成為了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博士生,經過長年累月的研究,終與團隊找到解決方案,研發出獨特的「珊瑚礁盤」來促進珊瑚生長。畢業後,Vriko 便決心創辦 archiREEF,為心愛的海洋生態貢獻。
3D 打印技術製作珊瑚礁盤
與傳統礁盤不同的是,archiREEF 透過 3D 設計及打印技術,利用對環境無害的赤陶土製成「珊瑚礁盤」,給碎落的珊瑚依附生長,藉以加速香港水域珊瑚復育的進程,「傳統用來養珊瑚的水泥磚,其效果並不長遠,令珊瑚難以牢牢地依附著,而且酸鹼值較高,不利珊瑚生長,一兩年左右就會倒塌。」團隊採用環境友善的赤陶土打印出六角形的珊瑚礁盤,底層屬網狀結構,而面層則是類似珊瑚礁的結構,該設計能幫助種於盤上的珊瑚較少受到沙泥侵蝕及積聚的問題所影響,從而提升珊瑚存活率。團隊的創新設計榮獲日內瓦發明獎,但 Vriko 則認為背後的意念才是核心要素,「設計上其實很簡單,但當中的構思才是最重要。就如起樓時要打樁一樣,要有一個穩健的基底,才可以建構出高樓大廈。大約過了 3 至 5 年左右,珊瑚礁就會長大,吸引很多海洋生物過來,而礁盤就會陷進沙底。事實上,我們並非要製造出一種產品來取代珊瑚礁,而是促進珊瑚礁成長,從而恢復海洋物種多樣化,始終大自然本身才是最終的 solution。」
由於珊瑚礁是很敏感的生物,archiREEF 的珊瑚礁盤在結構上亦會做到客製法而非倒模式製造,「珊瑚礁盤是透過數據演算法來設計的,例如我們要將它放在中東海域,那麼我們就要研究當地的珊瑚品種及生長模式,收集數據後再打印一個合適當地水底環境及生態系統的礁盤。」事實上,archiREEF 成立僅僅兩年便已經衝出本港水域,並在中東地區開始種珊瑚項目,未來亦將擴展到更多亞太地區。
連結 ESG 及 STEM 望各界齊參與
環保科技行業是一個跨領域、跨學科的新行業,作為初創公司絕不容易,回想當初畢業時,Vriko 如同置身茫茫大海,不知何去何從,「雖然有保育方案在手,但不論入公營機構或是非牟利團體,都難以推行這類新項目。最後發現,初創原來是唯一出路。」她坦言自己沒有創業經驗,對初創的一切毫無頭緒,「我連工作經驗都未有就創業了,基本上對於成立公司、聘請員工、建立團隊等等都一無所知。而且這方面的市場尚在發展當中,全球正在做相關工作的公司不到5間,所以根本沒有一個模範、一條公式可以讓我們參考,每一步都是一個新嘗試,每天都是新挑戰。」然而,她與團隊都靠著一個堅定的信念在保育路上走下去,「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全球要共同面對的議題,而如何將一句口號轉成一個行動,正正就要初創者的角色,去創建出一個模型,讓市民、學校及商界都可以參與。」
的而且確,儘管環境保育這議題早已植入人心,大部分人都知道海洋生態刻不容緩,然而保育行動卻似乎與我們相隔甚遠。因此 Vriko 致力將 archiREEF 的產品與理念連結到不同界別上,例如推出「領養珊瑚群」(Adopt a Reef)的試驗計劃,在企業名下種養珊瑚,而上市公司更可將有關項目數據化,作為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報告的其中一環,「ESG 早已是近年熱話,但ESG與環保之間很時候都欠缺管道去連繫,而我們正好連結了兩個範疇。」這個領養計劃考慮長遠,為讓參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參與所帶來的影響,archiREEF 會在 3 年的訂閱期內,定期派潛水員觀察拍照,給客戶了解珊瑚的生長情況。與此同時,在學校方面,由於本港近年力推 STEM 課程,archiREEF 的創科技術也正好符合相關的體驗,「這個項目包含了生物、環境科學、工程、演算法及 3D 打印等元素,正正就是STEM的應用,因此我們亦有著手於教育層面,希望最終可以做到 b2c,讓每個人都有一個渠道去領養一片珊瑚。」
由畢業至創立 archiREEF,回想兩年以來的種種挑戰,Vriko 一臉感慨,「過程真的很艱難,去年的這個時候,公司就只有 1 個全職,到現在已經增加到 19 個人了。我們正在中東地區開廠,最近又在韓國、新加坡兩邊走,有時忙到茫然若失。」但這位從小在大自然長大的女生,每當回歸海洋,又再一次回歸初心,「早幾天潛水去觀察珊瑚,看見牠們生長得很不錯,而且很多魚仔在裡面,就感到一陣滿足感,覺得可以 keep going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