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每天幫毛孩洗澡? 小心過度清潔竟成異位性皮膚炎元凶

NOW健康(TW)
更新於 12月19日09:53 • 發布於 12月19日09:00 • 陳郁茹 報導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異位性皮膚炎是狗狗常見的皮膚疾病,毛孩若常有舔腳、抓臉、冒痘、身體潮紅等等發病前兆,民眾得提高警覺心。依據先前研究,飼主過度幫幼犬洗澡,會增加其成年後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猩猩狐狸動物醫院獸醫師胡瑋玲宣導,若狗狗在無皮膚疾病、無異味的情形下,可不用頻繁沐浴。當寵物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徵兆,建議及早就醫診斷,採取治療、照護計畫,才能穩控病情,讓您的愛犬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狗狗癢到狂舔腳、磨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狗狗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原因與遺傳、環境及皮膚屏障受損有關,西高地白㹴、黃金獵犬、貴賓、拉布拉多、鬥牛犬等等皆為好發品種。獸醫師胡瑋玲表示,若狗狗的父母、兄弟姊妹有異位性皮膚炎,其先天體質遺傳下加上本身皮膚屏障功能較弱,當環境中的過敏原量增加時,如塵蟎、花粉、黴菌等容易誘發皮膚的發炎反應,進而造成狗狗皮膚潮紅及搔抓。

異位性皮膚炎會隨寵物年紀增長,症狀逐漸加劇!典型症狀包含持續舔腳、患部潮紅、不時冒疹等等。根據統計,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年齡為1至3歲,飼主容易發現原本偶發的皮膚問題逐漸變得頻繁。獸醫師胡瑋玲指出,初期常見症狀為舔腳,此舉動常被飼主誤認為無聊或心理因素,但隨病情發展,狗狗的病灶範圍會逐漸變多,主人可見寵物頻繁出現類似洗臉的動作,或不斷摩擦下巴與嘴巴周圍,甚至可見到腋下、肚子、肛周等部位潮紅、冒紅疹、結痂、皮屑或抓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3歲馬爾濟斯因長期異位性皮膚炎未良好控制,就診時已出現脫毛及苔癬化,同時合併嚴重感染。獸醫師指出若異位性皮膚炎已造成慢性變化,治療的時間會相對較長。(圖/胡瑋玲獸醫師提供)

狗狗常因異位性皮膚炎全身發癢,嚴重不停地搔抓進而影響生活品質,使得毛孩無法好好睡上一覺。獸醫師胡瑋玲透露,當抓傷或紅疹嚴重時,則容易感染而使皮膚出現膿皰、脫屑或脫毛等。然而,這些症狀常被飼主誤認為皮膚發黴,而未得到適當的治療。此外,異位性皮膚炎還可能引發其他症狀,如打噴嚏、流眼淚、眼瞼炎等。外耳炎也是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症狀之一,狗狗會出現甩頭、耳朵異味或耳朵分泌物增多等情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3歲馬爾濟斯因慢性異位性皮膚炎,就診時身上出現許多紅疹及膿皰。(圖/胡瑋玲獸醫師提供)

過度洗澡竟成為狗狗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隱藏風險!2011年的回溯性研究以黃金獵犬和拉布拉多為對象,探討幼犬時期洗澡頻率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幼犬時期頻繁洗澡的犬隻,成年後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竟是未頻繁洗澡者的21倍。獸醫師胡瑋玲提醒,判斷愛犬洗澡時機可以是否有異味為標準,若無皮膚疾病、無異味,可不需頻繁沐浴。對於部分飼主誤將異位性皮膚炎問題當作黴菌感染,讓狗狗泡硫磺浴,雖然其具殺菌效果,但對寵物皮膚過於刺激,可能導致乾燥並加重病情。

對付異位性皮膚炎 對症下藥、正確護理是關鍵

由於狗狗的異位性皮膚炎與食物過敏症狀相似,部分毛孩甚至2者皆有。獸醫師胡瑋玲坦言,若無法從寵物病史中排除食物過敏時,可進行食物排除輔助找尋過敏原因。飼主要注意,食物排除期間須使用建議的食物,如水解蛋白或單一蛋白,同時執行時應避免食用零食、點心、罐頭等,來減少食物排除的誤差。

▲3歲貴賓從6個月開始不斷舔腳及反覆皮膚搔癢,近期因無法停藥而就診。其禿毛病灶易被飼主誤認為皮膚感染黴菌,患犬於治療後穩定。(圖/胡瑋玲獸醫師提供)

在狗狗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上,獸醫師胡瑋玲說明,通常會根據病史、症狀及是否合併感染,與飼主討論合適的治療計畫,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有相當多種選擇,包含安癢快、止癢靈、安逸膚等,可依寵物的情形選擇合適用藥並搭配皮膚護理,來改善反覆發炎的狀況。針對減敏治療部分,若狗狗已完成食物排除,則可與獸醫師討論是否需進行該療程,以藉由訓練免疫系統,讓狗狗逐漸適應過敏原。

而常見使用藥物中,飼主需多留意類固醇使用狀況,若得長期服用需與獸醫師討論並進行定期追蹤,否則恐引發肝指數上升等副作用,少數還可能出現鈣沉著,影響內分泌功能。此外也常見飼主塗抹人用類固醇藥膏在寵物身上,初期可能因見效果而持續使用,長期下恐導致粉刺、皮膚變薄或色素沉著等問題。

關於日常皮膚護理方面,除了保濕噴霧、慕斯及洗劑,也有用於感染時的抗菌慕斯或紙巾等產品,民眾可與獸醫師討論應在何時使用哪些產品,有助穩定狗狗的皮膚。獸醫師胡瑋玲也提到,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可透過補充必需脂肪酸(如魚油)以穩定皮膚狀況,降低發炎情形。另外,飼主平時可多留意,寵物皮膚哪些時候易有不穩定的狀況,如游泳後、草皮打滾後或下雨變天之際,同時狗狗若外出返家,建議使用乾毛巾擦拭其身體,減少過敏原殘留機會,減輕皮膚負擔。

9歲貴賓長年皮膚過敏 食物排除揪出過敏原助治療

獸醫師胡瑋玲分享臨床1個案,有1例9歲的貴賓犬,不到1歲便出現舔腳、皮膚反覆搔抓,4歲後持續吃藥,期間反覆治療黴菌,因近期吃藥也無改善而就診。據觀察,患犬4肢、脖子、外耳及外陰部皆潮紅、脫毛伴有皮屑。經獸醫診察後確定為異位性皮膚炎,伴隨酵母菌及球菌感染。

▲9歲貴賓長期飽受異位性皮膚炎折磨,因搔癢不斷舔腳導致紅腫。(圖/胡瑋玲獸醫師提供)

針對貴賓犬的治療方案,獸醫師胡瑋玲建議,先以藥浴控制狗狗的感染情形,爾後再更換合適的沐浴乳,另外口服藥依情形減量,同時衛教飼主使用慕斯或凝膠等保養品,進行日常皮膚護理。此外,個案在進行食物排除測試,確認對特定食物過敏,更換食物後,病情也有所緩解,如今皮膚狀況已明顯比往日穩定許多。

▲9歲貴賓因長年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無效而就診,就診時耳朵感染酵母菌及球菌而造成外耳炎。(圖/胡瑋玲獸醫師提供)

對於治療常見飼主存有許多迷思,獸醫師胡瑋玲提醒,當狗狗皮膚病灶經採檢發現感染,需經專業評估才能決定是否使用藥浴,療程中可能伴隨皮膚乾燥之情形,因此須搭配保濕產品同步使用。飼主要注意的是藥浴不需長期使用,也沒有任何預防效果。治療上一旦遇到效果不彰時,建議及時求診找出真正病因,配合醫囑調整合適的治療方式,以應對變化的病情。

最後,獸醫師胡瑋玲強調,儘管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但飼主若能及早察覺異常,並讓愛犬及早接受治療與皮膚護理,便能有效控制症狀,減少慢性發炎風險,讓狗狗遠離皮膚問題,提升生活品質。

# 首圖來源/胡瑋玲獸醫師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