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預防高血壓丨中國研究:太極比有氧運動更能降血壓,專家揭可穩定交感神經,令人放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2024年02月27日10:20 • 發布於 2024年02月27日09:51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預防高血壓丨高血壓常被稱為「隱形殺手」,而持續運動是降低血壓風險的方法之一,如快步行、慢跑、踏單車等帶氧運動。有最新研究發現,對高血壓前期患者而言,太極比上述帶氧運動更有降血壓功效。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JAMA Network Open》│ 資料來源:《JAMA Network Open

預防高血壓丨中國研究:太極比有氧運動更能降血壓,專家揭可穩定交感神經,令人放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資料顯示全球以億計人士患有高血壓(Hypertension),而香港有接近50%長者及20-30%中年人士為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的總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持續上升,比例由15-24歲的4.9%,上升到65-84歲的57.4%。一般而言,患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往往令患者延誤求醫,或忽視療程,結果可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臟病、中風、腎衰竭,甚至死亡。均衡和低鹽的飲食、保持體能活躍及適中體重、戒煙、避免飲酒和處理壓力均有助預防高血壓。

國際醫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早前刊登一篇最新研究,指在高血壓前期(Prehypertension)的降血壓運動,太極比其他有氧運動效果更好。研究人員表示,先前有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可以預防高血壓前期患者的不良發展,而太極亦也有同樣功效,建議可為高血壓前期人群提供初級保健(太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太極降血壓功效比有氧運動更好

該研究招募了349名年齡在18歲至65歲內、有高血壓前期症狀的參與者(51.5%為女性),並將他們隨機分為太極組和有氧運動組,旨在進一步探究兩者對於血壓的影響。兩組都在監督下每週進行四次60分鐘的訓練,為期12 個月。結果發現,兩組運動收縮壓均有減少,太極組受試者的血壓平均降低7.01mmHg,有氧運動組受試者平均降低4.61mmHg。可見太極組的血壓下降幅度更大,同時在研究結束後1年內,太極組比有氧運動組發展為高血壓的人數更少。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太極、有氧運動12個月介入後的血壓變化

太極可穩定交感神經系統

研究人員解釋,太極適合任何年紀的人,特別有助長者改善身體靈活度和平衡,減低跌倒的風險。而且太極是安全及溫和的身心運動,無論在家中或公園,都可以輕易做到。同時他們亦認為,太極可穩定交感神經系統,令人達致放鬆帶來更佳的降血壓效果。

耍太極5大好處

  • 預防心血管疾病
  • 提高身體靈活性、平衡性
  • 增強迷走神經調節,有助調節血糖、減緩發炎
  • 增強認知功能
  • 減少抑鬱和焦慮

預防高血壓方法

  • 注意日常飲食中鹽份的攝取量
  • 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
  • 戒煙、限製飲酒
  • 控制體重
  • 保持運動:血管缺乏運動,影響其彈性;血管會變得愈來愈硬,容易出現高血壓
  • 保持心境輕鬆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屈公病進入台灣!全球開春確診飆破5000例「痛到身體彎起來」,誰最危險?
康健雜誌
別再說太累沒時間運動! 專家教「久坐族10招」輕鬆就能起身動起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2025「葉黃素」推薦!告訴你葉黃素挑選原則、單方複方該選哪個、最多人選擇的品牌是?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運動、低碳飲食太拚變「養病」!醫揭「增免疫力」4大關鍵習慣
台灣健康醫療網
【即食麵】即食麵煮完的水可以重用?即食麵這樣吃更健康?一文解答所有迷思!
高燒 Gofever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NOW健康(TW)
小朋友坐姿東倒西歪?可能是「肌肉張力低下」!含飯不吞、吐舌也是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增購疫苗今日開打!金門240劑被搶光 民怨「根本打不到」
中天新聞網
吃菠菜真能抗癌?最新研究揭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降10%
Heho 健康(台灣)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幸福熟齡(台灣)
熟齡女教師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 朋友催促就醫才驚見癌細胞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流感高峰期!營養師授5大飲食秘訣 助感染者迅速痊癒
NOW健康(TW)
肌肉流失恐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最新研究告訴你失智症警訊與如何預防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婦科名醫劉偉民發文疑涉性暗示惹議!支持者:別亂做文章
中天新聞網
2025消除C肝! 國健署與矯正署合作推動篩檢治療計畫
NOW健康(TW)
早期肺癌術後仍有復發風險!「基因檢測」超前部署 提升治癒機會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智頻道】8個適合幼兒的Youtube益智頻道推薦 輕鬆學習新知識 幫助孩童認知發展
MamiDaily
14 歲少女受異膚折磨!臉腫像娃娃魚 醫揭 1 方法:還瘦 20 公斤
Heho 健康(台灣)
糖尿病出現蛋白尿當心是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沉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環保走塑|膠飲管強勢回歸,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翻紙飲管:「用幾下就斷裂,簡直荒謬!」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才好了怎麼又中!腸病毒「二次感染」大增?醫揭1關鍵原因
康健雜誌
不只感冒!咳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肺癌等 如何區分?4重點醫師評估必問
台灣健康醫療網
抖肩舞王「山鷸」誤闖辦公大樓! 動保處救援重返野外
NOW健康(TW)
泰國出現「變種猴痘」!疾管署示警出遊6周前應打疫苗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