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球王美斯兒時患生長激素缺乏症 為圓足球夢晚晚打針捱足3年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4年01月31日06:40 • 發布於 2024年01月31日05:43

國際邁阿密(MLS Inter Miami CF)於2月4日首度訪港,阿根廷球王美斯、班主碧咸隨行亦會隨行,全城引頸以期待!原來美斯兒時曾受生長激素缺乏症所困,若不接受治療,身高將會永遠停留在13歲時的1.4米。幸好後來得到全額資助高昂的藥物費用,經過整整3年的治療,終得以順利,亦成就了今天的美斯。究竟生長激素缺乏症有何成因?有何治療方法?

治未病-醫療專科-內分泌科-生長激素缺乏症-美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永遠的140

成功非僥倖,背後絕對是汗水與淚水的交融,球王美斯(Lionel Messi)應有深刻體會。生於阿根廷的美斯,自細愛足球,又擁有踢波的天賦,還以為可盡情追逐足球夢,小時候卻被診斷患上生長激素缺乏症,13歲時身高僅1.4米,跟同輩相比,他總是最矮小的一個。若不接受治療,身高將會永遠停留在1.4米。

當時雖然有效果顯著的治療方法,但價錢卻十分昂貴,一個月約1,500美金,治療時間動輒數年,對勞工階級的美斯家庭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幸好美斯13歲時加入了巴塞隆拿青年軍,治療費用獲得全額資助。治療的過程卻相當痛苦,每晚都要在腿部打針,足足經歷了三年,才完成治療。其後美斯在代表阿根廷青年軍期間成名。縱使其身型(現時身高為1.69 米)比不上其他球員高大,但卻成為史上奪得最多次世界足球先生及金球獎的足球員。今年是他第五次踏上足球盛事的舞台,亦成功爭逐奬盃。

治未病-醫療專科-內分泌科-生長激素缺乏症-美斯

生長激素缺乏症:兒科臨床常見內分泌疾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生長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又稱垂體性侏儒症,是兒科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

位於大腦基底部的垂體,能產生多種用於身體特定部位的激素,當中亦包括關乎兒童發育的生長激素。如果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時,就會產生生長激素缺乏症,可能會導致生長異常緩慢和身材矮小,但身材的比例正常。

生長激素缺乏症男孩居多

生長激素缺乏症多見於男孩,出生時身高體重正常,數周後出現生長發育遲緩,到了2-3歲後,情況逐漸明顯,外觀明顯小於實際年齡,但身體各部位比例尚勻稱,智能發育亦正常。

生長激素缺乏症成因不明

在大多數情況下,生長激素生成量不足的病因不明,但是約 25% 的病例存在明確的病因,包括先天性疾病、腦腫瘤或損傷、輻射、感染(如腦膜炎和結核)。

孩子身高是否過矮?

究竟孩子發育是否過於矮小?醫生會參考生長線(Growth Chart),即不同年齡兒童的高度中位數。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華南兒童生長標準」網站資料指出,所謂的矮小是相對的。一個排在第3百分位數的兒童,比排在第50百分位數的矮,但這個第50百分位數的兒童,也比第97百分位數的兒童矮。在臨床上,排在第3百分位數以下的兒童才算是所謂的矮。人的高度分佈是平均的,所以大約有3%的兒童,其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數,這是正常的。如果他們的高度遠低於第3百分位數,便可能是患病。

治未病-醫療專科-內分泌科-生長激素缺乏症-美斯
治未病-醫療專科-內分泌科-生長激素缺乏症-美斯

幾時要打「增高針」?

「增高針」即是注射「生長激素」,是醫學上用於治療不同原因矮小症的方法,讓孩子在若干時間內得到適當的激素治療,有助身高的發展。

根據「默沙東診療手冊」網上資料表示,生長激素的注射直至兒童達到合格身高,或直至兒童一年內不再長高1英寸以上(約 2.5厘米)。在第一年治療期間,兒童可能長高4至5英寸(10至12厘米),但是個體反應有所不同。兒童通常不會出現生長激素治療的副作用,但有些卻出現四肢輕度腫脹,通常可迅速消退或較少出現更嚴重的副作用。

不管身材矮小的原因如何,只有在骨骼停止生長前給予生長激素才有效。

圖片來源:IG@@leomessi、網上圖片、Pexels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大灣區生活】港人北上「醫」、食、住、行4大指南!
高燒 Gofever
1 歲嬰染A流高燒!住院 4 天病逝 孩童流感常見併發症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腹瀉疫情反彈!單週 30 萬人次就醫 群聚大多是諾羅
Heho 健康(台灣)
柯文哲恩師、台灣心臟外科先驅朱樹勳辭世 享壽87歲
Heho 健康(台灣)
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 醫揭3大關鍵因素
Heho 健康(台灣)
70歲翁腹痛就醫竟確診肝癌!醫警示:這類人風險最高
Heho 健康(台灣)
急診「等嘸床」?醫曝台灣ICU病床人口比「世界第一」
中天新聞網
為何今年急診壅塞如此嚴重?該怎麼改善? 急診醫師分析原因與解決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錢和休假都不到位!公會盼提供津貼 解決護理師離職潮
中天新聞網
廚房PM2.5濃度恐比戶外高!夫妻「開自助餐20年」雙雙罹肺癌
中天新聞網
有圖!發癢、紅斑、龜裂…搞懂「老後常見皮膚問題」!呵護肌膚4解方:多補充「這些營養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天吃麵包傷身?研究含二級致癌物 醫:洋芋片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高血脂盛行率已達3成! 血脂要看哪些檢測指標?怎麼做才能有效控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成長】 點解小朋友要攬毛公仔、枕頭被仔入睡? 認為有生命 具有強大陪伴力量
MamiDaily
1月泰國就增3例新型M痘 潑水節4月登場!行前最晚「這時間」應打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3動作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室內溫度控制在這區間最安全
康健雜誌
留言 2
  • ༛༒ê||f'ёγ ᝰ ༲ ∂♥
    巴塞救左佢一生 當年咁都肯投資落一個14歲男仔身上 絕對係球壇史上最岩既決定
    2024年02月01日02:24
  • Matt
    點解咁樣作弊打針可以俾佢做職業球員?枝那足籃學佢咁做啦
    2024年01月31日10:0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