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一個亙古難題。它都貫穿了整個人類歷史,是中西文明發展的重要一環。宗教,有別於其他社會組織,有著龐大的規模、完整的教條規則甚至生死和道德觀,亦因此會對一個人造成很大的影響。故而對宗教的研究獨不止於神學,在漫長的歲月裏心理學家對信仰的形成和作用有深入的了解。本文討論三個有趣的宗教心理學現象,為大家揭開宗教的神秘面紗。
神的憐憫——愈老愈虔誠?
隨著社會發展,資訊變得更流通,人們的娛樂方式乃至社交活動亦變得更多樣,參與宗教活動不再是周末消遣時間、結交朋友的唯一渠道,隨之而來的是熱衷於宗教活動的青少年減少,而老人家則較為活躍。有些人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老一輩保留了舊有的生活方式。但這種趨勢似乎不單單源於文化上的轉變,大量研究發現年齡似乎和信仰深度有正向關係。簡單來說,年紀較大而一直信教的人普遍會有較深的宗教信仰。研究人員通過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所獲取的數據,嘗試回答究竟信仰深度的變化是個人年紀增長的關係,還是文化背景的差異。這項調查橫跨近33年,針對同一群人並每隔數年重複詢問相同的問題,以追蹤測量他們的價值、信念與態度,從中可以觀察在他們逐漸變老的過程中是否覺得信仰變得更重要。結論是不論在世界上的哪個地方、不論是甚麼年代的人,人們都會隨著年紀愈來愈重視信仰。而有趣的是,這個現象未有出現於年輕時信仰薄弱甚至沒有信仰的人,即是他們縱使年紀漸長亦沒有動機去加深宗教信仰。這種反差亦令學者質疑在年齡背後有其他因素對宗教信仰有真正的影響。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正向關係呢?讀者可能會認為信仰的加深是自然的,當一個人長期進行宗教活動,例如念經、禱告、禮拜等就會逐漸加深對該宗教的認同,又或者受身邊信徒影響潛移默化地將該宗教的價值觀融入自身。心理學則從另一角度剖析,認為這種行為上的轉變源於心理上的變化。其中一個較為顯著的原因是對危機的恐懼。人生在世,人往往會遭遇諸多不幸,例如失去至親、被迫害以致身陷囹圄等,學者指出這些突發的危機會讓人更有意欲去尋找人生意義。宗教能提供一套完整的世界觀(例如世界由神所創造、死後會上天堂等),其中的規條亦有助這些人訂立新的人生方向,所以原本與宗教有一定連繫的人當遇到危機時有更大機會通過宗教尋找人生意義,原本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則會考慮以其他方法定義自己的人生。一個人年紀越大,經歷得更多,遇到這些危機的機率自然更加高,這亦解釋了為甚麼年齡與宗教信仰會呈現正向關係,人類是因為迷失的恐懼而選擇虔誠。
神的偏愛——女性較易投身宗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身邊有多少女性朋友有宗教信仰呢?數據指出,女性信眾的數量遠較男性多。Gallup Poll (1972) 調查美國男女信徒的數量,通過問卷預估兩者相差近五分之一,而這種現象並不限於美國,在其他國家亦同樣如此。難道上帝更加偏愛女性嗎?
對於這個現象的成因心理學家眾說紛紜,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神是基於一個父親的形象所塑造。從他提倡的伊底帕斯情結的角度出發,兒女會較親近相反性別的父母,女性會更多地依附父親角色,因此較容易被神所吸引。另一些心理學家則從情感上的差異入手,指出女性遇事往往比男性產生更強烈的罪咎感,而宗教的其中一個角色正正就是通過不同的贖罪方式(例如向神職人員告解、抄寫經書等)處理和紓緩罪咎感,所以她們有更強的動機投入宗教活動。從社會角度分析,性別定型以及男女於社教化上的差異使他們展現出對宗教不同的容忍度,很多國家的文化著重於培養女性的養育能力、服從以及責任感,對男性則著重於自力更生及獨立自主的能力,這導致男性在撫育他人和抒發情緒方面不如女性。而在很多文化裡宗教都有強烈的情緒元素,故女性更易呼應宗教號召。
神的饋贈——信教使你健康?
宗教信仰和身體健康在香港本土文化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每逢農曆新年,車公廟總是肩摩轂擊,人們所求的無非是身體健康;往昔人們拜神,目的就是要求神庇佑、避疫擋災。隨著科技發展日漸蓬勃,這種祈求健康的方法逐漸流於形式。但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除卻不知是否存在的神力,信仰可能對健康有正面影響。研究發現時常參與宗教活動的人口有較低的死亡率以及較長的壽命,究其原因可能是宗教規條和活動讓人們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例如不酗酒吸毒、安全性行為以及樂觀心態。近年的研究甚至通過研究大腦以及神經活動,發現宗教信仰能有效調整生物迴路以減低患上某幾類疾病的機會。如此看來,這種健康可以說是「心」的饋贈。
信仰,既可以視作「神」的呼喚,也可以視作內心尋求寄託的一個過程。心理學家探討的只是信仰他人這個行為對人的影響,並不能以此論斷神的存在,但大家不妨以心理學角度探討不同宗教議題。何為好的宗教?何為虔誠的信徒?為了得到好處而選擇加入宗教又能否稱得上是真正的信仰?
參考資料
1. Argyle, M., & Beit-Hallahmi, B. (201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eligion (Psychology Revivals). Routledge.
2. Barry III, H., Bacon, M. K., & Child, I. L. (1957). A cross-cultural survey of some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ization.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3), 327.
3. Batson, C. D., Schoenrade, P., & Ventis, W. L. (1993). Religion and the individual: A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Ellison, C. G., & Levin, J. S. (1998). The religion-health connection: Evidence, theory, and future directions.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25(6), 700-720.
5. Gallup, G. H. (1978). The Gallup poll: Public opinion, 1972-1977.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6. Hayward, R. D., & Krause, N. (2015). Aging, social development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changing patterns of religious involvement over a 32-year period: 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of 80 countri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6(8), 979-995.
7. Hasanović, M., & Pajević, I. (2010). Religious moral beliefs as mental health protective factor of war veterans suffering from PTSD, depressiveness, anxiety, tobacco and alcohol abuse in comorbidity. Psychiatria Danubina, 22(2), 203-210.
8. Hunsberger, B. (1985). Religion, age, life satisfaction, and perceived sources of religiousness: A study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0(5), 615-620.
9. McFadden, S. H. (1995). Religion and well‐being in aging persons in an aging socie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1(2), 161-175.
10. Mishra, S. K., Togneri, E., Tripathi, B., & Trikamji, B. (2017).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sity and its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s.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56(4), 1282-1301.
▼Follow 樹洞香港 TreeholeHK
Website: https://treehole.hk/blo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ktreehol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reeholehk.psychology/?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