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高雄瓦斯氣爆釀1死7傷 瓦斯外洩怎麼辦?4動作自保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4月22日06:13 • 發布於 04月22日06:13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高雄瓦斯氣爆釀1死7傷 瓦斯外洩怎麼辦?4動作自保

高雄三民區19日凌晨發生瓦斯氣爆,火勢釀1死7傷。警方指出,疑是50歲獨居男子引爆瓦斯。除遭人蓄意引爆,若家中或店裡有瓦斯,如何預防瓦斯外洩?

19日凌晨高雄三民區褒揚街突發生瓦斯氣爆,整排透天厝玻璃遭震碎後,現場頓時陷入一片火海,釀1死7傷慘劇。居住在同地點的50歲邱姓男子,疑似為本次氣爆案的縱火犯。根據警消了解,邱男獨居,有酗酒及吸毒問題,是當地頭痛人物。鄰長表示,邱男平時就會在騎樓煮食,家門前擺了3桶瓦斯,案發當晚他曾出門買酒,隔沒多久就發生氣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高雄市消防局表示,火勢於凌晨12點23分獲得控制,於10分鐘後順利撲滅。消防人員救出1名40多歲男性、3名附近民眾及2名住戶,另有1名75歲的男性住戶被發現時已身亡。涉嫌犯案的邱姓男子自己也在這次氣爆中嚴重灼傷,目前已送醫治療,案情仍有待警方進一步釐清。

遇瓦斯外洩,哪些步驟可避災?

雖然這次的高雄氣爆案恐為人為蓄意造成,但不代表日常生活就不用注意。繼去年竹北氣爆事件後,不少人發現家中連接熱水器及瓦斯爐的軟管,已經老舊脆化且容易脫落,對住戶的生命安全埋下隱憂。由於管線都有一定的壽命,民眾可先確認家中瓦斯管線狀況,若居住在設備及管線安裝較久的住宅,又或是近期有發生氣爆事故的地區,應更提高警覺。定時檢查房內的瓦斯軟管接頭,是否出現破裂或鬆脫,如果要出遠門,建議須將瓦斯整個關閉,避免氣爆意外發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消防署指出,預防瓦斯外洩,應注意以下事項:

• 定期檢查瓦斯管線,發現龜裂、破損、老舊時,應盡速請專業人員更換。

• 煮湯時鍋子不要裝太滿,避免湯汁溢出熄滅火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瓦斯爐使用完畢,應同時關閉瓦斯爐及瓦斯開關。

• 熱水器使用完畢,應關閉瓦斯開關。

• 就寢前再度檢查瓦斯是否確實關閉。

• 避免孩童碰觸瓦斯開關。

如果民眾在未使用瓦斯的情況下,發現瓦斯表有異常跳動,或在管線上塗抹肥皂水,發現管線有冒出氣泡等,就有可能是瓦斯外洩,應盡速聯繫專業人員檢查。不過,當專業人員尚未到府確認前,若懷疑有瓦斯外洩,應以「禁、關、推、離」4步驟自保。

為避免瓦斯外洩造成安全風險,應定期檢查家中瓦斯爐及熱水器是否有漏氣。圖片來源 / Freepik

避免瓦斯外洩釀災,4步驟「卡緊做」:

1. 禁:禁火,禁止開、關任何電器。勿使用電風扇及排油煙機試圖吹散瓦斯,因該行為恐導致火花而引發氣爆。

2. 關:關閉天然瓦斯總開關或瓦斯桶,避免外洩問題更嚴重。

3. 推:輕推窗戶,避免窗戶摩擦產生火花,讓室外的空氣與室內對流,加速瓦斯排出。

4. 離:盡速離開現場,至戶外撥打119報案並請瓦斯公司協助。

善用安全科技裝置,降低瓦斯外洩風險

除定期檢查,民眾也可善用科技,在家中安裝微電腦瓦斯表等瓦斯安全裝置,降低可能的瓦斯洩漏風險。圖片來源 / Freepik

避免瓦斯外洩釀災,不妨使用「微電腦瓦斯表」、「緊急遮斷閥」、「安全開關」及「瓦斯漏氣警報器」等安全科技裝置,從「前到後」降低可能的風險。其中像微電腦瓦斯表,即可主動偵測瓦斯外洩、異常使用、嚴重地震等異常狀況,藉自動遮斷瓦斯的方式,防止瓦斯外洩引發氣爆或火災。

若前端瓦斯控制失靈,瓦斯漏氣警報器則可從後端及時發現瓦斯外洩。不過須注意的是,常見瓦斯爐使用的「天然氣」,與桶裝瓦斯的「液化石油氣」兩者特性不同,天然氣比重較空氣輕,漏氣時會向上堆積在天花板附近;液化石油氣與空氣相比則較重,漏氣會向下積在地板附近。因此,在裝設瓦斯漏氣警報器時,應考量家中瓦斯使用種類進行裝設,才能有效偵測是否有瓦斯外洩情形。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咖啡】盛傳有減肥功效 拆解防彈咖啡優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豆豆四類營養大不同!營養師揭:綠豆是澱粉、花生屬於油脂
中天新聞網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11歲男童突腹痛與血便,以為「食物中毒」! 膠囊內視鏡找出真兇
台灣健康醫療網
45歲男應酬不忌口「看馬路線條扭曲」檢出眼底出血 竟是糖尿病作祟
中天新聞網
最新 10 款 B 群推薦,B 群 7 大功效保持活力不斷電
Heho 健康(台灣)
日本女高中生推「成人香蕉」運動!台大醫感動直呼「履行承諾來台灣了」
中天新聞網
日本「食人菌」恐慌背後的真相! 醫師解讀風險與防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減到「中風」!40歲女術後急著瘦「少吃少喝多動」水分不夠
中天新聞網
一天比一天更熱!營養師大推「無糖麥茶」促進循環還可降體溫
中天新聞網
癌症連42年居10大死因首位!去年國人死亡大降近3千人原因曝光
中天新聞網
熟齡嚐鮮期已過,就該接受老去?68歲嬤拉皮抗老,活得更開心!變老該做醫美?整型名醫5提點
幸福熟齡(台灣)
指甲傷口老是好不了別輕忽 醫示警:小心可能是皮膚癌
NOW健康(TW)
3C產品對孩子「有害」還是「有利」?職能治療師列出3C使用5原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婦人長達2年頭暈、嘔吐「每天暴瘦1公斤」! 竟是患十二指腸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網紅肚子痛就醫才知罹「直腸癌末期」!5月底不敵病魔去世
中天新聞網
明明很累就是睡不著?名醫林靜芸靠「這招」戒掉安眠藥!改善失眠還能降低焦慮、抑鬱感
幸福熟齡(台灣)
坐太久「上班族、司機族群 」消化不良大宗!中醫揭:25至45歲最多
中天新聞網
肚子摸到硬塊、體重突減輕!「4大症狀」維持逾2周速就醫
中天新聞網
人類神經性疾病治療新曙光! 興大研究「細菌通道」成果登國際期刊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甲狀腺癌治療現瓶頸?揪出「跨癌別特定基因」,對症用藥更精準
台灣健康醫療網
余祥銓大腸長「3顆腺瘤」恐變大腸癌!醫示警有「5症狀」要小心:恐已病變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