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我一個忙,我要你一拳打落我的臉。」Jake La Motta 說。
「幫你自己一個忙,趕她走。」Joey La Motta 說。
怎樣才算是幫站在擂台上、怒不可遏的壞男人一個忙?
要理解《狂牛》(Raging Bull),首先得知道它是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懷著「這將是我最後的電影,事業的終結」1 的心情完成的作品。此前他經歷了製作《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在片場與劇組關係緊張、完全即興的對白演出難以拼湊完整故事)及私人生活(與傳奇女星 Liza Minelli 於拍攝期間搭上,互相展開背叛伴侶的婚外情)的災難,電影票房與評論皆告失敗、與妻子離婚、甚至因此沉淪染上毒癮,幾乎喪命。就在史高西斯住院休養期間,Robert De Niro 鼓勵他振作並將 Jake La Motta 的傳記拍成電影。在此嚴峻的背景下,史高西斯稱《狂牛》是他傾盡所有、像神風敢死隊(kamikaze)不顧一切而拍成的作品 1。於是,我們可以想像,那個只有黑白色彩、一地汗水與血液的擂台,是遠離拳擊類型片象徵的志氣和奮鬥意義。史高西斯非要用《狂牛》力挽狂瀾,帶出甚麼面對人生的積極意義,而是要透過 Jake 自尋痛苦的職業(拳手)、不自覺的自毁傾向,表現他(們)內心 / 精神性的自我懲罰。
史高西斯為《狂牛》毫無英雄特質、壞脾氣的主角 Jake 劃分兩個時期,以他健碩和發胖的體型作為分界。電影甫開始以字卡列出「1964年 紐約市」,肥胖的 Jake 於化妝間後台排練演說台詞,曾經在拳壇風光一時的他,對拳賽的總結是「這就是娛樂」。然後,電影剪向距離 Jake 較近的中特寫鏡頭,畫面印上全名「Jake La Motta」並再度重複年份「1964」,接著一剪便是年青的 Jake 站在擂台,畫面依舊印著全名,不過年份換上「1941」,環境靜默無聲,只有畫外音複述先前的「這就是娛樂」。緊隨傳來震耳的拳擊聲,Jake 被對手連打兩拳。如此倒敘強調 Jake 兩段人生時期的差異,除突顯他年華老去、預告他注定墜落的命途,電影用剪接將兩個處於不同時空的特寫連接,以他被對手攻擊作為起點,還揭示了本片殘酷的本質,Jake 是痛苦的見證,包括肉體和心靈。而當(男性)痛苦成為台下觀眾的娛樂、歡呼的原因,他甘願承受所有,這變成他的存在意義。對比昔日擂台上的喧鬧,最後 Jake 兩次在化妝間的排練,展露的便是無人共情的孤獨之苦。
史高西斯將擂台上的拳賽描繪成 Jake 個人生活的延伸,即拳擊不僅是維持生計或締造成就的事業,他在台上施展暴力,跟擂台外虐打妻子 Vickie 和弟弟 Joey 的原因一樣,是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概,甚至可視為表現其性能力的唯一手段。Jake 第一次在泳池看見 Vickie,史高西斯將鏡頭演繹成 Jake 垂涎她美色的目光,亦是所謂「男性凝視」的典範,攝影機往 Vickie 的臉顏推進配以慢鏡頭的處理,伴隨水影盪漾,彌漫著性的吸引力及好奇。然而後來擅於交際的 Joey 撮合他們約會,起初影像對 Vickie 表現的侵略性,到 Jake 真正能接觸 Vickie 之時,他的舉止卻顯得異常笨拙且不知所措,他跟 Vickie 遊車河(車窗把二人割開處於兩個不同空間)、教她打高爾夫球(最後卻把球揮進了無底洞)、帶她回家,三段經歷的氣氛談不上親密之餘,反而顯示了 Jake 調情方面的無能。這個講述 Jake 與 Vickie 初次約會的段落,最終完結在 Vickie 上前觀看他跟 Joey 兩兄弟舉起拳頭的合照,Jake 和 Vickie 站在相片前輕輕接吻,兩人及後離開鏡頭,攝影把焦點轉移至那張 Jake 與 Joey 高興的合照(相架邊緣掛上十字架),畫面維持了好一陣子,才剪到下一場 Jake 與(將來的死敵)Robinson 的對賽,而比賽結果是——他贏了。
我特別提及這場戲的原因是它帶有古怪的氣息。當 Jake 不說髒話、心情平靜、沒有揍人的機會時,他就如一個生硬的木偶一般,缺乏生命力。弟弟 Joey 才是他人生最親密的對象,比賽中的暴力對決才是他存在的樂趣。後來 Jake 在跟死敵 Robinson 再度對賽之前,「破戒」嚷 Vickie 跟他上床,作勢說「不然我就打你一頓」,當 Vickie 走上床聽他使喚,吻他的全身,Jake 突然喊停,走到浴室用冰水為自己私處降溫。Vickie 意猶未盡,走在身後與他纏綿,最後卻被 Jake 拒諸門外。我們可以看見當 Vickie 步出浴室,沒被滿足的她下半身被 Jake 弄濕了一個水印,接著 Jake 輸了與 Robinson 的比賽(儘管史高西斯讓觀眾看見他把 Robinson 擊低的時刻)。從電影對 Jake 性方面的描繪看來——他總是站在對面凝視 Vickie、缺乏調情能力、拒絕性高潮——他是一個性無能的男人,無法滿足自己喜歡的女性。實際上,Jake 在拳賽上只有一次取得過壓倒性的勝利,那是對著 Vickie 覺得帥氣的年青拳手 Janiro。影片此前鋪陳了 Jake 歇斯底里的妒忌心,於是在擂台把 Janiro 狠狠痛擊、打破他的臉,為的不是比賽,而是要毁滅搶奪自己妻子的對手。Jake 將 Vickie 與其他女性(日後與他在酒吧舞台表演的女伴)視為不容他人佔有的財物,對她們沒有流露一絲感情,更莫說是拳腳底下的脆弱。他只有佔有慾,而抑壓性慾,這一點在任何角度看來也是非比尋常的表現。
因此 Jake 的欲望跟其拳擊表現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當他佔有 Vickie 的欲望、妒忌的程度膨脹至最大,他便會獲勝——正如精於建立人脈關係的弟弟 Joey,他們的兄弟關係,跟 Jake 成功取得拳王錦標同樣呈正比關係。
英國影評人 Robin Wood 在《Hollywood from Vietnam to Reagan…and Beyond》以「同性戀的潛文本」(The Homosexual Subtext)為標題詳細分析《狂牛》,Wood 寫 Jake 的暴力源自他抵禦回歸已被壓抑的同性戀傾向(Both forms of violence can in fact be interpreted as Jake’s defenses against the return of his repressed homosexuality),並視《狂牛》為我們時代的重要紀錄,敘述抑制雙性戀對男女造成的災難性結果。Wood 對電影臨近結局 Jake 與 Joey 重逢的接吻,以經典電影異性戀情人的親吻意義為佐證,視為一種諷刺性的顛覆。文章表明同性壓抑是存在於任何電影(依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作切入),他有意要把《狂牛》潛藏的意識形態帶上來分析。我了解 Wood 的解讀或會令人質疑偏離了電影的原意,但史高西斯表達他後來也發現電影有同性戀的弦外之音 2。Wood 的觀點確實點出了《狂牛》痛苦(與成功)背後的關鍵,在於男性的壓抑。
《狂牛》在第一場拳賽開始,已鋪墊了四十年代的美國(拳壇)是由男性主導的世界,兩性之間存在權力不平衡的張力。台下的女士觀眾因為男人突然毆鬥而發出刺耳的尖叫聲、賽事結束引起觀眾騷動而令某女士跌倒被無數男人踩踏、女琴手坐在擂台遠處彈奏鋼琴,而男人們都在互相傷害。在影片後半部份,Jake 氣沖沖地闖進 Joey 家,把他打過半死,表面是為了 Vickie,但從電影主觀的男性敘事而論,Vickie 從來不是重要的人物,在 Jake 眼中,她可以是任何一個女人。連 Vickie 最後出現的場口,焦點也不在她,而是那條拳王腰帶。對 Jake 真正重要的是取得同性的認同——兄弟 Joey 的接納和象徵男性力量的拳王錦標。在《狂牛》,男性之間發生的暴力,牽累的往往是女性,唯電影教我們無法忽視剛強外型男人內裡的脆弱與痛苦。
Jake 退出拳壇後暴飲暴食、沉迷享樂,一次因犯上風化罪而被捉入獄。在昏暗的監倉,他猛打堅硬的牆壁,直至身體承受不住,他坐在一片漆黑的牆邊哭泣,說自己不是畜牲,說自己沒那麼壞。
「那個在監倉面壁的男人正是我。」(The man with his face to the wall in the cell is me.3)史高西斯在訪問說。
然而,《狂牛》清楚交代單靠肉體的懲罰,是無法令人獲得心靈的解放和舒慰。唯有坦承接受自我,人才有可能獲救。《狂牛》把史高西斯從事業及個人低谷拯救過來,Jake 結局對鏡自說自話,他是否同樣獲救?我認為是,因為他已看清自己。
註釋
1. 在 1981 年史高西斯跟 Michael Henry 所做的訪問中,他如此形容製作本片時抱住的態度:At this point, I wasn’t listening to anyone, I was acting like a kamikaze. Just like when I was making Mean Streets, I was convinced that this would be my last film, the end of my career. So I had a good time.
2. 《Hollywood from Vietnam to Reagan…and Beyond》的 Chapter 12「Two Films by Martin Scorsese」裡,副題「THE HOMOSEXUAL SUBTEXT: Raging Bull」,作者 Robin Wood 表示這個標題是來自與史高西斯的對話,他稱製作電影時沒有察覺有同性戀的潛文本,到後來才從電影看出來。
3. 內容同樣源自 1981 年史高西斯跟 Michael Henry 所做的訪問。
按此了解更多 FilmBurns 影視資訊
同埋 Follow 我哋社交平台:
Facebook:@FilmBurnshk
Instagram:@FilmBurn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