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交友受挫時,總習慣拿起手機、在社群軟體上發洩一番?英國期刊《 Nature 》曾刊登一項研究,其中分析了 7 萬餘位 X(又稱推特,Twitter )用戶的使用習慣,發現在社群媒體上抒發負面情緒,緩和效果只能維持 1.5 小時。
成大護理學系系主任林梅鳳指出,憂鬱並不是一時半刻的狀態,而是持續性的累積。在網路上尋求慰藉,不但自我安慰的成效不顯著,還可能招致負面後果,如朋友的過度關心、他人的二次傷害等。
從文字、影片找尋線索,AI 能快速評估心理狀態
隨著現代生活步調加快,人們被高張力的工作、學習環境壓得喘不過氣,心理疾患已成為文明病,需要適時尋求諮商與醫療支援介入。如今在科技發展下,AI 技術也愈趨發達,已發展出能分析、輔助民眾調節心情的 AI 工具。
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曾懷萱提到,AI 能分析圖像或影片的臉部表情,檢測情緒障礙或細微變化;此外,在情緒障礙中,常見到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緩,AI 能分析影片中的肢體語言,判斷使用者的情緒狀態。如果沒有畫面,AI 也可以從錄音內容中,尋找可能表明憂鬱或躁狂的音調、語氣或節奏變化。
林梅鳳說道,國內目前創造出「憂鬱樹關懷評估系統」,輸入日記、文章後,系統會利用事件、情緒、症狀、想法、心理因子等 5 大憂鬱因子,偵測使用者內在的深層憂鬱思考模式。接著,以視覺化圖譜呈現,協助使用者快速釐清當前憂鬱思考狀態,也幫助醫師給予使用者改善方向。如此一來,評估心理狀態,不再只能透過冷冰冰的量表,而可化被動為主動,從使用者的書寫內容著手。
大數據中可能出錯,使用 AI 不可不慎
水可載舟亦能覆舟,AI 的使用也是雙面刃。曾懷萱提到,不可否認 AI 是強而有力的工具,不過後坐力不可小覷。雖然 AI 可幫助節省許多時間,提供許多新資料並整合現有訊息,但要意識到 AI 是奠基於大數據、機器學習及大型語言模型,需謹慎使用。他進一步表示,大數據應用在多數人上,或許是可行的,卻可能對少數人造成傷害。
美國曾出現青少年沈迷 AI 聊天機器人、甚至產生依賴及感情,最後自殺的憾事。曾懷萱認為,發展 AI 應完善安全性規範、敏感字詞偵測等,並提供合適的醫療專業資源給其參考。不過,林梅鳳、曾懷萱都對 AI 的心理治療發展抱持正向態度,他們相信在安全網絡與專業團隊驗證下,由 AI 早期篩檢情緒障礙風險因子,強化醫療量能,是指日可待的。
文/林亭、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