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工智能普及後,將導致市場上職位大幅減少,實情如何?
著名企業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旗下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今年 5 月公布了一份名為 A new future of work: The race to deploy AI and raise skills in Europe and beyond的報告,透過參考歐洲和美國經歷了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產業變化,去推算當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應用後,職位將如何重新分配,以及增多或減少。報告認為,與STEM和醫療衛生類相關的職位需求將會持續,而辦公室支援等職位則會明顯減少,反映求職者若要在未來人才市場突圍而出,便需要提升與科技相關的能力及大大小小的軟技能。此外,不論在歐洲還是美國,市場對高技術、需要專業知識或創意的「高增值工種」在未來仍有需求;相反,「低增值工種」的崗位將逐漸變少。
香港的求職市場特別是勞工處招聘中心,偶爾仍會看到一些文員、辦公室助理、接待員等職位的招聘,待遇毫不吸引,工作範圍廣闊而且工時極長,每周需工作五天半甚至六天,從中大概可推測出這類工種的目標群是有著甚麽個人背景,以及怎樣的工作前景。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 (generative AI)、雲端伺服器 (cloud server)、雲端會計系統 (cloud accounting) 及人力資源系統出現,昔日很多人力資源、辦公室支援,甚至是IT的工作逐漸被取代,相信不少人在職場上已體驗到。
除了職位的變化,報告提到的另一個值得留意的部份是工作技能的變化。近年在不同平台都常提到的各種軟硬技能,例如創意力、領導力、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數據分析力等,均是未來職場所需要的,如果你對自己現時的技能有疑問,或是不清楚如何入手培養適合自己和適用於未來的技能,你需要尋求專業的分析和建議。
總括以上,只要職位的工作内容難以被人工智能取代,在未來則仍有存在價值,並且與低增值、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相比,不論是待遇還是發展前景,差距將愈來愈大,這帶出了職涯規劃的重要性,因爲它能令你在變化急速的職場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