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泛視神經脊髓炎用藥納健保1年已近百人受惠 但病友仍有8成不符給付條件!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7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免於恐懼 希望成真 罕病治療不能等」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祈願記者會,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病友代表及醫師等也共同呼籲,希望未來健保能進一步放寬泛視神經脊髓炎藥物給付條件,讓更多病友受惠。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12月11日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舉辦「免於恐懼 希望成真」記者會,感謝健保署將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用藥納入健保滿一週年,不僅邀集醫師、病友參與,衛福部健保署參議戴雪詠、立委王育敏、立委陳菁徽、立委黃珊珊、立委蘇巧慧也在當天出席記者會。

記者會上,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病友代表及醫師等也共同呼籲,希望未來健保能進一步放寬泛視神經脊髓炎藥物給付條件,讓更多病友受惠,也讓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獲得更公平且全面的醫療保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泛視神經脊髓炎可能失明、癱瘓 生物製劑降9成復發

「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主要影響視神經與脊髓,特色是會反覆復發,最終患者可能會因此面臨失明、癱瘓的風險。身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的網紅 Momo小浮誇提到,在20多歲確診後人生被迫大轉彎,但她認為自己算是相當幸運,經過治療及復健後還能自理生活,因為每次復發其實都有失明或癱瘓的可能,而且疾病發作毫無預兆,許多病友也因此活在恐懼之中。

根據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約有500名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三軍總醫院神經科主任周中興表示,在過去泛視神經脊髓炎無藥可醫,不過醫學進步,單株抗體生物製劑的出現對許多病友、家屬來說是很大的福音,新的藥物能減少9成復發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生物製劑納健保滿週年 但給付門檻高造成治療困境

而經過各界努力,健保署也於112年10月將2款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參議戴雪詠表示,健保於112年10月1日生效給付兩項生物製劑,給付時於十大先進國中只有四國給付(包含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另外三大醫療科技評估組織中,只有加拿大給付,英國跟澳洲尚未建議給付,而台灣給付至今已有92病人受惠,挹注藥費約2.2億元。

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是罕病中的罕病,這2款單株抗體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為患者帶來基本保障,但是現行健保給付條件為「一年內復發2次且達到相當失能程度」才能用藥,泛視神經脊髓炎是成殘性的疾病,若需要等復發2次才可用藥,這時患者可能已承受相當多的失能傷害,希望產官學醫能一起攜手,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照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且健保給附條件的限制,其實也讓醫師感到相當無奈、兩難。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蕭丞宗表示,政府從去年開始給付這些藥物,但礙於條件有些患者沒辦法使用,知道有藥可治療卻不能使用,這對醫師來說是最大的無奈,希望未來這樣的無奈可以越來越少。

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副理事長姚秀康也表示,現在仍有8成患者無法健保給付使用藥物,希望健保能放寬給付條件嘉惠更多病友,以減少失明或癱瘓的風險,讓患者不需要走到很嚴重甚至類似植物人的情況才用藥,在這之前就能先用藥控制,其實罕病患者的需求很卑微,希望的只是能正常上學、工作、自理生活、維持基本尊嚴而已,期盼政府能夠看見。

健保給付擴大助「健康台灣」 對家庭社會有正面幫助

而且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死亡率為統計中位數的3倍,其中有三分之一死亡與復發引發失能有關。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健康台灣」政策,核心目標就是「延長平均餘命與減少不健康年數」,三軍總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蔡佳霖表示,希望健保給付條件能拓展,讓更多患者可以使用到藥物,達成健康台灣。

若能放寬用藥給付條件,不僅可以減少患者失能,還能降低家庭經濟負擔及醫療資源消耗,對整體社會有正面效益。蘇巧慧、陳菁徽、王育敏、黃珊珊等立委也跨黨派支持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呼籲衛福部、健保署能持續完善相關政策,守護罕見病友的權益。

對於病友的訴求,戴雪詠參議回應,照顧罕病病人是健保責無旁貸的責任,健保署已積極加速給付罕病新藥,而依照健保現行規定,廠商或學會有新臨床事證時,可隨時檢具資料向健保署建議擴增給付範圍,健保署將依科學實證,送專家會議及健保共同擬定會議討論。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中山美穗疑熱休克逝世 浸浴或浸溫泉7點要注意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靜電體質竟是過勞缺氧警號?營養師公開靜電產生的5大隱藏健康問題 4招預防冬季靜電
she.com
【深色模式】手機「深色模式」真的有護眼功效?一文拆解模式如何護眼
高燒 Gofever
小孩上學感染病毒不再是宿命!台大研究揪出「關鍵原因」,提3措施改善
Heho 健康(台灣)
健康變化早有跡可循? 40與60歲是老化分水嶺!
台灣健康醫療網
彩繪希望巡展台大癌醫登場!31幅作品 展現癌友生命力
NOW健康(TW)
【水】喝水也要分時段!一文了解人體黃金喝水時間和水的好處 
高燒 Gofever
「你是I人還是E人?」 臨床心理師揭人格特質&人格障礙差異
台灣健康醫療網
【食物好處】當造季節 連皮吃吸收更多 茄子營養豐富助降血壓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霸凌因「人力吃緊、工作負荷重」?衛福部:全面檢討人力配置
中天新聞網
那些無常教我的事:人生就是不斷的取捨,取是一種本事,捨是哲學
幸福熟齡(台灣)
奧斯卡影帝傑米·福克斯腦出血中風險喪命!醫警告:出現「這些徵兆」別忽視
Heho 健康(台灣)
她縮胃手術後「半年反彈20kg」 靠細嚼慢嚥化解糖尿病危機
中天新聞網
剖腹產專屬配方奶粉提升近3倍抗病力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走4小時才能消耗!夜市小吃「熱量炸彈」排行 牛肉麵奪冠
中天新聞網
年底重啟「醫院門診減量」採因地制宜 邱泰源盼家醫制落實
中天新聞網
青春男大生長痘痘不理反受痘疤苦 藥物、雷射同步消滅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秋冬養生|多吃水果防乾燥!奇異果/西柚/提子等7款補水水果 直接食用勝果汁
am730
她吃蔓越莓乾「預防泌尿道感染」,竟血糖失控「BMI飆32」!醫曝2成分藏陷阱:別當「健康零嘴」吃
幸福熟齡(台灣)
嬤沒抽菸、沒家族史「肺結節2年大1倍」切片證實肺腺癌
中天新聞網
經血量少又頭暈「以為貧血」! 年輕OL一檢查竟罹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