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地震停了卻覺得還在搖 ?可能是「地震後頭暈症候群」作怪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04月03日20:54 • 發布於 2024年04月03日20:54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地震停了卻覺得還在搖 ?可能是「地震後頭暈症候群」作怪

今早發生規模7.2地震且餘震不斷,讓全台民眾「好晃!」,甚至有人一直覺得暈。地震後為什麼會持續頭暈?有什麼方法紓緩?

一整個早上大震、小震不斷,除了有民眾直呼「以為921又要重演」,也有人即便地震已經停了,卻依然覺得頭暈,總擔心是不是還在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地震後頭暈症後群」作怪,地震停了卻覺得還在搖

今早一陣天搖地晃,許多人家裡書本倒的倒,桌上東西掉的掉,連辦公室裡櫃子也被震到全開。圖片來源 / 李明芳攝

因台灣、日本及美國西岸等地同在「地震帶」上,時不時就有可能天搖地晃。因此,在地震後感到頭暈的現象其實不罕見,甚至不少人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脫口而出的是「以為剛才只是頭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表示,人體的平衡系統由內耳及前庭系統控制,地震後仍持續感到暈眩的現象,屬於「地震後頭暈症候群(PEDS)」,該症候群被認為與焦慮、自律神經相關的前庭不平衡有關。她指出,在臨床上許多焦慮症患者即便沒有地震,也可能會莫名覺得頭暈,可見焦慮在地震後頭暈症候群中,扮演了關鍵因素。

地震後頭暈症候群一詞,由地震學專家野村康之(Yasuyuki Nomura)與地科專家戶井輝(Teru Toei)兩人提出。該研究針對經歷2016年熊本大地震的民眾進行了解,發現在4,000多名研究參與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地震後感到頭暈。其中,較容易出現地震後頭暈症候群的人,分別為:

・年齡大於21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女性

・所在樓層高於3樓

在經歷地震後,這些人可能會出現的常見症狀為:

.頭暈:覺得自己或周遭環境在移動或旋轉

.平衡困難:走路或站立時覺得不穩

.耳鳴:耳內持續發出高頻嗡嗡聲或其他聲音

.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心於日常事物

和「幻機症」原理相似,地震後因焦慮頭暈如何緩解?

精神科醫師建議,地震後出現「地震後頭暈症候群」若持續無改善,應至身心科就醫。圖片來源 / Freepik

雖然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發生地震後頭暈症候群,但這種「明明沒發生,但卻覺得有」的感覺,其實與手機明明沒響,卻覺得口袋有震動的「幻機症」近似,與焦慮息息相關。

如果焦慮情形不嚴重,這種地震後焦慮往往過幾天就能緩解;若持續未緩解,可能代表原本的焦慮度較高。若同時合併睡眠障礙、容易驚嚇、不安等症狀,影響到日常生活,則建議至身心科就診。

袁瑋表示,在地震後覺得頭暈緊張,可透過維持正常作息、運動、適度休息、避免觀看太多相關新聞與消息等方式紓緩。同時,也可以透過準備好「地震緊急避難包」,做好萬全的準備,就能降低焦慮度,減緩在地震後可能的頭暈或暈眩狀況。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獨/溫班亞馬「右肩血栓」整季報銷!醫:常見發生在下肢
中天新聞網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135歲新疆嬤歷經3世紀!一生只住院一次 長壽祕訣曝光
中天新聞網
「清冠一號」也能清流感?中醫:能降重症,但這類人服用要當心!
康健雜誌
熟女「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就醫一查驚罹子宮內膜癌
中天新聞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枇杷膏、龍角散怎麼買?「食品」還是「藥品」你吃對了嗎?
台灣健康醫療網
記憶力短缺的人看過來!從即刻、近期、長期記憶力判斷,你是不是罹「失智症」
幸福熟齡(台灣)
急診室塞爆...她只能在走廊照X光!醫嘆「被社會遺忘」
中天新聞網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新冠和流感死亡風險高 醫:2 種人務必打疫苗
Heho 健康(台灣)
有近20萬人受惠!健保擴大給付2族群新藥,石崇良:參加照護網才有
康健雜誌
【即食麵】即食麵煮完的水可以重用?即食麵這樣吃更健康?一文解答所有迷思!
高燒 Gofever
噁!情侶吃冰棒驚見「一整隻完整蟑螂」 衛生局要查了
中天新聞網
沒生小孩,老後怎麼辦?拆解「陪病、長照、日常陪伴」誰幫忙…77歲失智症權威劉秀枝:做6件事獨立老
幸福熟齡(台灣)
與青春痘無關!女子臉部泛紅、大爆痘 竟是玫瑰斑所害
NOW健康(TW)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燙青菜不一定最健康!譚敦慈曝「冷鍋冷油炒菜」營養多更多
中天新聞網
【洗手】流感高峰期 洗手你洗對了嗎?一文教你有效消毒雙手!
高燒 Gofever
類流感案例上升,就診人次近10季最高!類流感和流感一樣嗎?出現8徵兆當心是重症警訊
良醫健康網
運動、低碳飲食太拚變「養病」!醫揭「增免疫力」4大關鍵習慣
台灣健康醫療網
黃疸拖1個月!男子罹膽管癌3期 手術搭配化療穩住病情
NOW健康(TW)
明明沒事卻全身痠痛,「公主病」是真的!9症狀自我檢測纖維肌痛症,教你按4大部位穴道緩解疼痛
良醫健康網
三寶爸結紮...三個月後老婆又中獎!醫揭:失敗率千分之三
中天新聞網
研究:走越慢膝蓋越容易受傷!醫揭「1」關鍵原因
Heho 健康(台灣)
預防腦中風怎麼做?中醫師解析 3 體質調理秘訣,還能防止再中風
Heho 健康(台灣)
糖尿病出現蛋白尿當心是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沉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別再說太累沒時間運動! 專家教「久坐族10招」輕鬆就能起身動起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74歲婦憂鬱、恐慌10年無解!醫一查元兇竟是「止暈藥」
中天新聞網
【情緒】搣手皮咬指甲 孩子有壓力 父母想疏導但做錯了
MamiDaily
咳嗽、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醫:恐是溫差變化大導致的過敏
中天新聞網
10萬劑疫苗開打!疾管署:今日全台剩不到6萬劑
中天新聞網
抖肩舞王「山鷸」誤闖辦公大樓! 動保處救援重返野外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