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止痛藥、消炎止痛藥差在哪?頭痛、牙痛、關節炎該吃哪一種?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0月30日01:57 • 發布於 2024年10月30日01:5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止痛藥、消炎止痛藥差在哪?頭痛、牙痛、關節炎該吃哪一種?

止痛藥、消炎止痛藥是許多民眾的家庭常備藥,也是看診後藥袋裡常見的藥物。不過,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都有消炎效果嗎?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類固醇、止痛藥、抗生素……這麼多看似與「消炎止痛」相關的藥,常讓不少人搞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社區藥師洪偲薰澄清,以上真正有「消炎止痛」效果的,其實只有「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與「類固醇」2種。

其他種類的止痛藥例如普拿疼,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一般止痛藥,是透過作用在中樞神經來抑制疼痛,沒有實質消炎效果,只能退燒止痛。

而常被長輩誤以為有直接消炎功能的抗生素,則是透過對抗細菌等外來微生物感染,達到減輕患處發炎症狀的效果,並不直接屬於消炎藥,也無法止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止痛藥種類繁多,對症用對藥才能讓藥品發揮最大效果。圖片來源 / 康健編輯部

頭痛、經痛、關節炎,用藥差在哪?

不同的疼痛、發炎,各自對應的藥物不同。如果是一般經痛、頭痛、牙痛,可使用成分為乙醯胺酚的一般止痛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嘉義長庚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文學表示,如果因疾病或外傷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時,則可以使用抗發炎效果佳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想要止痛、消炎或退燒,哪些藥比較常見?

頭痛、經痛、牙痛

・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

・布洛芬(Ibuprofen)

肌肉發炎、關節炎

・布洛芬

・雙氯芬酸(Diclofenac)(須由醫師開立)

退燒

・乙醯氨酚

・布洛芬

急性痛風

・雙氯芬酸

・秋水仙素(Colchicine)(須由醫師開立)

・依托考昔(Etoricoxib)(須由醫師開立)

其他像是以前常聽到的阿斯匹靈(Aspirin)雖同屬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但與布洛芬等藥物相比,發揮相同藥效須更大的劑量,患者也容易因阿斯匹靈導致胃部不適或出血。因此,現階段臨床上多以100mg低劑量用於預防血栓,較少被拿來直接用於消炎止痛。

避免傷胃,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需有「配套」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應用範圍雖廣,但有不少應注意的地方。許多民眾服用完會出現「胃謅謅」、胃痛或噁心不適等症狀。陳文學指出,胃部不適屬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常見副作用,診間內醫師若須開立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會評估患者身體狀況,搭配胃藥避免胃腸道粘膜受到更多刺激或破壞。民眾自行至藥局或藥妝店購買布洛芬等藥品,可搭配一般氧化鎂制酸劑,抑制胃酸分泌避免傷胃。

洪偲薰則提醒,部分民眾可能在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後出現紅疹、黏膜組織腫脹,甚至嚴重過敏反應「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JS)」,不可不慎。社區藥局藥師在提供相關藥物前會先詢問,若發現民眾可能會過敏,則會建議選擇其他藥物或諮詢醫師。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容易傷胃及傷腎,胃部不適者須搭配胃藥使用,腎臟功能不佳者則不建議服用相關藥物。圖片來源 / Freepik

除腸胃道不適、過敏風險外,因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由腎臟代謝,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如果是腎臟功能不全或接受過腎臟移植,服用消炎止痛藥前一定要諮詢腎臟科醫師,避免腎臟功能惡化。

不同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經腎臟代謝,乙醯胺酚止痛藥由肝臟代謝,因此有腎臟疾病的人若想止痛,可選擇乙醯胺酚成分,降低傷腎風險。

使用止痛藥、消炎止痛藥,3大常見迷思

雖然在生活中使用到消炎止痛藥及止痛藥的機率很高,但不少民眾可能存有迷思,以下解答常見的誤解:

Q1.要等到很痛才能吃?

陳文學表示,疼痛指數1~10若評估超過4分,就可以服用,如果等到疼痛指數高達6~7分再吃,效果可能有限。此外,應「對症下藥」,了解自己需要的是「止痛藥」還是「消炎止痛藥」。洪偲薰指出,例如,若為牙齒相關疼痛問題,藥師普遍會先詢問民眾是牙齒周邊發炎腫痛,還是單純牙齒痛,如果是前者會建議使用含消炎成分的消炎止痛藥,後者建議使用單純止痛藥。

Q2.只能飯後吃?

陳文學說,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可能會有傷胃風險,建議腸胃較弱或沒有搭配胃藥者飯後30分鐘後服用;乙醯胺酚止痛藥,則無論飯前或飯後吃都可以。

Q3.能治胃痛?

洪偲薰表示,在藥局遇過不少民眾想靠服用止痛藥或消炎止痛藥緩解胃痛,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胃痛背後成因複雜,單靠止痛藥無法減輕不適,若服用的是布洛芬等消炎止痛藥,反而可能加重胃部不適的症狀。建議如對藥物使用有不清楚的地方,應仔細詢問藥師或至診間請問醫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日曬能補充,為什麼6成台灣人「維他命D不足」?4大NG觀念害骨鬆、肌無力,增糖尿病風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子宮肌瘤大如哈密瓜!她三度復發術後懷孕 醫憂子宮破裂
中天新聞網
香港健齒週2025|一連6日免費睇牙,一般市民、長者、低收入人士都有份!一文睇清活動詳情、登記方法及參與資格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81歲阿公靠「北歐式健走」改善腰痛、走得更久!北歐式健走是什麼?8個好處,醫師告訴你
良醫健康網
印尼「屈公病」疫情升溫發布警報! 國內境外移入創新高也以印尼感染為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美調查市售牙膏「9成含鉛」!高露潔、舒酸定、Crest…還有哪些品牌被點名?毒物專家推6食物排鉛毒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知名藝人罹「玫瑰斑」 擦1物後嚴重惡化!醫籲「正確治療」阻損傷加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醫師協助死亡逾7成人同意!台灣支持度超日趕韓,為何立法卻很困難?
康健雜誌
【退休規劃】港人醫療開支人均$38,000?教你用「保單逆按揭」減輕晚年醫療負擔!
高燒 Gofever
台灣6成肺癌病人基因突變!選對標靶藥接力抗癌,晚期存活率超過5年:活得久、活得好不是夢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康橋學生頭頸重創5小時手術!輸血6000cc救回一命
中天新聞網
獨/加熱菸審查慢稅收少百億? 反菸人士嗆陳瑩邏輯有問題
中天新聞網
神經疼痛別忍!很多病都會神經疼痛 補硒翻轉疼痛人生
NOW健康(TW)
看《苦盡柑來遇見你》想飛濟州島! 9大必訪景點1次看
NOW健康(TW)
挑後背包有學問!背錯不舒適還會肩頸痠痛好不了
康健雜誌
吃完飯就想睡?醫曝若餐後發現「這2點」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VOCO News
以為骨頭痠痛,卻是癌細胞轉移!癌症病患每2位就1人發現…醫示警「骨骼2警訊」:出現就快就醫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糖尿病、腦中風風險倍增!代謝症候群5大指標自我檢測:血壓高、腰圍大於●吋...中3項要小心了
良醫健康網
腎臟病引發嚴重貧血! 75歲老翁「中西合療」不再打造血針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