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手機通話每週超過1小時,心血管疾病風險竟大增!醫教6招穩血壓護心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09月26日03:31 • 發布於 2024年09月26日03:31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photoAC
手機通話每週超過1小時,心血管疾病風險竟大增!醫教6招穩血壓護心

近期有國外研究顯示,每週使用手機超過1小時,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該因此而特別當心嗎?平時究竟該如何保護心血管?

每週使用手機超過1小時,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一項最近刊登在《加拿大心臟病學(CJC)》期刊的研究,收集了約44.4萬個37~73歲、且過去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受試者,請他們填寫問卷,並進行面談和身體量測。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研究發現,在研究期間中,經常以手機通話(每週通話時間累計超過1小時)的受試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0%。研究團隊推測,每週使用手機超過1小時的族群,應多數都是壓力大、必須高頻率使用手機、易焦慮的A型人格,以及夜間睡眠品質不佳的人。

手機使用時間影響心血管健康?心臟內科醫師這樣看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表示,該研究屬於2006~2010年問卷的回溯觀察型研究,僅探討手機撥打電話時間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而非透過手機上網或使用App等功能。可信但須提出醫學上更明確的致病機轉,光看手機使用時長,較難以看出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直接關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研究)反映出手機使用時間愈久,就愈少時間花在戶外活動和其他娛樂上,也可能因此三餐飲食不正常,『間接』導致心血管疾病,」黃建龍強調。

黃建龍也表示,研究本身沒有呈現受試者的生活習慣、其他共病、工作模式及職業等重要資訊。國軍高雄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冠仁則指出,該研究方法可能須另外設計,像是針對受試者的智慧手機使用量,以及詳細用途進行了解,並探討心血管疾病的關聯與影響,研究結果才能更完整。

工作忙、電話接不完,建議遵循「SABCDE法則」助護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至於研究中提到的A型人格,確實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A型人格的共通點包括:控制欲強、節奏快、熱愛挑戰卻容易感到挫折、較壓抑、睡眠品質也不佳。除了工作時間普遍較長,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也常「機」不離身。

蘇冠仁表示,曾遇過一名A型人格的中年男性,平時從事冷氣維修工作,因持續1~2個月感覺到胸口不適,上腹部也不太舒服而就醫。過往病史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也沒有吸菸習慣,結果檢查發現竟是心肌梗塞。在緊急接受心導管檢查及支架置入手術後,才保住一命。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他前陣子頻繁接案裝冷氣,過度勞累加上壓力大,最終導致心臟罷工。

平時遵守SABCDE法則並懂得適時放鬆,可讓血壓保持穩定。圖片來源 / Feepik

不論是不是A型人格,生活中都可遵循「SABCDE法則」,保護心血管健康:

S:少鹽Salt restriction)

A:限制飲酒Alcohol limitation)

B:減輕體重Body weight reduction )

C:戒菸Cessation of smoke)

D:飲食控制Diet adaptation)

E:運動Exercise adaptation)

A型人格者,更要多「放鬆」一些、減少工作壓力,以及注意手機使用時間。特別要注意的是,若經醫師評估須需使用藥物,例如降血壓藥,應按醫囑服藥,避免擅自停藥中斷治療,勿自覺沒症狀就掉以輕心。蘇冠仁說,現在的藥物設計很安全,醫師會依據患者狀況、服用藥物的反饋,設計適合病患的處方。

「很多人買新車隔沒多久就知道要進場保養,自己身體反倒疏忽了,」黃建龍也提醒,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內,任何慢性病都是日積月累形成,因此在過程中的預防及盡早治療就顯得格外重要。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4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泌尿道結石發作 痛起來懷疑人生
NOW健康(TW)
皮膚「4異狀」恐是糖尿病徵兆 醫示警:不是沒洗乾淨
中天新聞網
【性別】2歲童一直當公主養 驗血才知擺烏龍 網民:究竟邊個錯?
MamiDaily
胃癌最愛A型!B型小心肝癌 4血型「對應高風險疾病」曝
中天新聞網
氣爆後出現創傷心理反應 心理師教用「五字訣」緩解焦慮
台灣健康醫療網
阿茲海默症新療法!「磁性奈米粒子」有效清除毒蛋白
中天新聞網
更年期女性「5大代謝警訊」報你知!「飲食心法」助力對抗人生新挑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傷患增至39人!11人住院5人還在加護
中天新聞網
死亡率高達50%!他「主動脈剝離」突胸痛昏迷…清醒已在加護
中天新聞網
【精神健康】節日食多了感罪咎 4招應付食物焦慮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降血壓藥一吃就是一輩子?血壓正常可否不吃藥?醫籲遵醫囑勿自行停藥!
台灣健康醫療網
花蓮41歲民代主動脈剝離逝世!醫揭:恐跟遺傳有關
中天新聞網
皮膚有異狀恐是身體在求救!醫曝:不是沒洗乾淨
中天新聞網
中廣身材小心!胖肚子比胖全身還要致命 這樣做可預防
NOW健康(TW)
抗流感這樣吃!營養師:豆漿、黑巧克力助增強免疫力
中天新聞網
睡眠有助激發靈感! 一覺醒來記憶重組瞬間得到新啟示
NOW健康(TW)
越南旅遊注意!峴港爆發麻疹疫情今年已245例
VOCO News
只靠運動不夠!他「堅持不打疫苗」染流感併發重症進加護
中天新聞網
吃檸檬+薑+醋能通血管? 錯!用2飲食法、4招護心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老年注意!他「半邊屁股痛半年」 竟罹多發性骨髓瘤
中天新聞網
嘴破痛到想哭!營養師曝:吃奇異果、鹽水漱口恐更嚴重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