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戶戶送之死|餐廳細說失去一個「單價高、捨得食」的平台 Keeta、Foodpanda 之爭 食肆如何自處?

集誌社
發布於 04月07日08:06

上月宣布退出香港市場的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今天(7日) 「最後一送」。香港人食飯分秒必爭、假日在家也「懶煮飯」,疫情期間,外賣一度成為「開飯」主流。外賣平台如今變成 Keeta、Foodpanda 之爭,對餐廳營運有何影響?
《集誌社》向不同餐廳了解外賣平台的運作,一個外賣,除了食客付運費,有食店指,Foodpanda向他們抽佣逾三成、戶戶送的比例相若、Keeta 最低,也接近三成。有食肆指,戶戶送的客人,單價較高,奈何這批「捨得食、支持小店理念」的客人,部分已移民離港。有食肆直言不想加入 Keeta,也有食肆早已棄用外賣平台,自組車隊送外賣。

Janice 說,戶戶送的客人質素是較高、願花錢,每周五六日會有固定「大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劃區」的安排,令規模較小的餐廳,或許更偏好戶戶送。開業初期,因戶戶送有劃分外賣區域,不管是在南昌、深水埗或長沙灣也可以在平台上叫到二世祖,相對 Foodpanda 可叫外賣的範圍則沒有戶戶送廣闊。

用了一年多戶戶送後,因為競爭太過激烈,車手開始不夠,「做西餐,可能車手一耐,嘢食就唔OK」,加上當時市道較旺,堂食的客人也應付不過來,就停用了外賣平台(Deliveroo)。至疫情,Janice 的餐廳開始試用 FoodPanda。不過,用後感覺不太好,最後轉回戶戶送。

「熊貓咁多年嚟都淨係叫我畀錢買廣告」。這是Janice 對Foodpanda的印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熊貓咁多年嚟都淨係叫我畀錢買廣告」

Janice說,Foodpanda在後台見到餐廳業績差時,就會打電話來推銷落廣告:「你要買Panda Box,幫你排你個(店)名係Banner度,你做優惠,做七折畀客。」 Janice無奈道,「熊貓咁多年嚟都淨係叫我畀錢買廣告,上次我忍唔住打電話嗰陣時,我同佢(熊貓)講,你唔好再打畀我啦。其實你有冇 study 吓我餐廳咩餐廳?我有幾多個位?畀唔畀到咁多錢你做宣傳?我冇㗎嘛,佢仲要sell我,做啲我根本就唔到; 袋鼠得閒就會pick up啲小店做精選。例如,本來3月袋鼠line up區內(大角咀)幾個主題的小店搵傳媒拍片,放上YouTube免費做宣傳。」她解釋,社交平台的宣傳成本是小店難以獨自負擔,至少也數萬起跳,「袋鼠可能係本地人,佢哋個感覺會大啲,代入我哋(小店)多啲。當然佢錢係緊照賺,32%抽成。」

抽成 戶戶送由 28%升至 32%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六年間,戶戶送由抽成二世祖每一單外賣總價的28%,至轉至 Foodpanda 經營前升至32%。目前 Foodpanda 指,會維持戶戶送過去對餐廳抽成的百分比。未來 Foodpanda會否增加抽成,無人得知。Janice 指,若抽成升至 35% 便不會再考慮使用外賣平台,「因為percentage,其實一蚊一蚊咁上,外賣要用紙、唔會漏嘅紙,紙袋都兩個幾,一個餐盒都兩蚊,餐具一set木又有幾蚊。成本已經去咗 6 至 9 蚊;食材成本最平也要 20多元;加埋人工燈油火蠟,成本也 30 多 40 元,如果要抽 35%係冇咩錢可以賺。想維持用外賣平台啲用料就要平啲畀客。」

有食肆負責人指,戶戶送是一個客戶「捨得食、單價高」的外賣平台。

咖啡店、西餐較難做外賣

Janice明言,外賣平台出現,對她們這類型的餐廳幫助不大,「我自己都係用家,唔會叫百幾蚊買個意粉返屋企食,你知外賣係紙兜,就會覺得再 cheap 啲,百幾蚊個紙兜又紙餐具。」她舉例,外賣粉、麵、飯及薄餅等,因為以前沒有外賣平台,薄餅和漢堡向來也是用紙包裝,客人較易接受這些食物用紙包裝,「我眼中,你嗌外賣平台就係方便、快,一攞到盒飯就拿開食」。然而,咖啡店和西餐都不太合適,因為食物的包裝與外賣價格不相符。

作為外賣平台重度使用者,Janice與男友從事餐飲業,工時長,收工時間夜,屋企附近的食肆大多已關門,一星期有六天也會在外賣平台嗌外賣,平均 200 至 300元一餐,每月至少花 4800元在外賣平台。

戶戶送客群不同 周末有固定「大單」

3月 10 日,戶戶送原訂為大角咀區內小店,安排傳媒訪問,免費宣傳,增加餐廳知名度。西餐廳「二世祖」負責人 Janice 說,當天早上戶戶送公關仍與她討論訪問事宜,數小時後,公關也不再是戶戶送的員工。
戶戶送離場,Janice感可惜,她指戶戶送的客人質素是較高、願意花錢,每逢星期五六日也會有固定的「大單」。不過,自deliveroo 宣布撒離、轉至 Foodpanda 後,她便失去了大客。

現時餐廳的外賣單佔整體生意額約二至三成,但在 Foodpanda 很多時也是零單,三月尾訪問前一天,全日只兩張價錢較低的午市單。Janice 留意到,Foodpanda的單是較「弱」,午市由 78 元至 100 元的套餐也有,foodpanda 的客人便會主力下單這些套餐,至晚上因為沒有套餐,便很少單;相反,Deliveroo 是不論任何時期也主力單點,單價高很多。

如今袋鼠大勢已去, 內地外賣平台美團(Keeta)來港不足兩年,已稱霸香港外賣市場。美團在去年中引述市場調查機構Measurable AI資料,指以去年3月訂單數量計,公司已佔香港外賣市場約44%,市佔率升至首位。

一個外賣,三大平台向食肆抽佣約三成。

為什麼不願加入美團?

既是商家又是食客的Jancie理應加入流量高的美團?

Janice堅定地搖搖頭說,在商而言,美團前年來港時有些外勤推銷員,他們說話「唔正」,個人抗拒,認為有Foodpanda與Deliveroo已經足夠了,同時觀感上覺得美團的質素是比較差,「每次碌完美團,都會返回 Foodpanda 上面叫外賣。」

她解釋,美團主打的客群也與二世祖的客路不一,即使一個午市套餐 88 元,有餐湯有飲品,也不夠其他店家價低 ,「Keeta 上多單嘅商戶,係佢哋每張單都好平,一人餐、免運費,一定係60、70蚊可以搞掂,如果我加入Keeta一定零單,或要做好多折扣。」

對於餐廳質素,Janice 有份執著,不論是在外賣平台或是在堂食餐點價格、食材用料均一視同仁,無法將貨就價,因此不曾考慮加盟美團。她說:「我係可以做到平價嘢食,Keeta一定有人嗌,我唔否定呢個價值嘅存在,但係客人要諗,你畀咩錢食咩,香港人係咪接受到呢樣嘢?我係食得出㗎嘛。」

美團app 內食肆為何較平?

作為消費者,Janice 最能感覺到美團嗌外賣價錢較「平」。她了解到,美團上的餐廳可以任改名,自己習慣嗌外賣時在 openrice、地圖上看餐廳環境及地址,發現一些便宜的餐廳地址是在工廈內,能分別出那些餐廳是中央廚房 、那些是小店製作,感嘆「唔怪得咁平啦!」,因此她只會嗌認識的餐廳,怕「中伏」。

戶戶送今天離埸,Janice認為是一件「壞事」,「無論我以後會唔會用呢個外賣平台,香港要多元化,要有競爭,有得畀人揀先好,最怕就係冇得揀。依家香港人就係好多嘢、好多事冇得揀。如果競爭到得返美團嘅時候,一係你就一世都唔好用,自己落街買(外賣)。變咗獨大嘅時候,就算佢服務差,佢唔退錢,你只可以硬食。」

「依家啲人邊間平,就要邊間」

餐廳經歷過社會運動、疫情等動盪時期,Jancie 無奈道:「錢係依家啲人嘅選擇,邊間平,就要邊間,除非質素真係好差。」訪問當天是周六下午,當午市兩點結束後,餐廳十數個座位慢慢空出。她憶述過去禮拜六日,食飯要排隊去到出面街,與現時市況相差甚遠。

她觀察到,自疫情通關後大半年開始,餐廳人流漸漸下跌。她們分析主要原因是「好捨得食、支持小店理念」的客人大部分亦移民離港。她明白,「佢哋都係因為有呢個理念先唔想留喺香港」。現時二世祖正另尋出路,挽留本地客消費,「我哋開咗六年幾,仲喺度嘅價值,都係因為仲有人食得出,啲心機嘢,特別嘢嘅。」

獨家商戶轉會熊貓難被搜尋 

打從戶戶送宣布離開市場,合作商戶便被告知,要在短時間考慮轉往 Foodpanda延續服務與否決定。與丈夫二人於四年前,在大角咀區經營咖啡店的馬小姐(化名)說,咖啡店於半年後,選擇加盟戶戶送,作為獨家商戶至今。是次轉往 Foodpanda,有獲對方提供同樣條款,惟對主力供應午市的她指出,「(外賣)營利上唔算好大,因為佢哋(外賣平台)要抽佣,即使名義上係獨家商戶,但其實差距唔多。」

馬小姐續透露,疫情時期,外賣生意額可達總體近兩成,通關復常後,每月平均佔一成左右;但轉會後,生意額目前僅有原來三、四成,全日無單也非罕見,但堂食仍維持原有生意。對於經營一家兼賣熟食的咖啡店,她說,外賣平台可令食肆招呼到更多客人,也是社交平台以外的宣傳渠道,例如過去在戶戶送累積口碑,即使不投放廣告,也足以吸引食客。

戶戶送今日(4月7日)「最後一送」,在香港的業務會售予 Foodpanda 。

「如果得個做字,咁不如唔好做!」

她向記者出示與熟客、外賣平台的對話記錄,以至自己做的小統計,顯示轉到 Foodpanda 後,平台指明餐廳的覆蓋範圍,與實際不符。馬小姐續說,客人仍能找到鄰近商場食肆,一街之隔卻因偏離送遞範圍,而搜尋不到自己餐廳,這批客戶偏偏是同區較高消費力的一群。因此,與 Janice 的處境相似,她正萌生「退會」念頭,理由同樣是外賣生意額劇跌,推送系統不透明,加上每宗生意抽佣逾三成,細思過後,她說:「如果得個做字,咁不如唔好做!」

「每一間外賣平台玩法都係綜合評價,或者根據有無 promote 再ranking,所以你嘅能見度係直接影響你嘅生意,有時 out of sight 就 out of mind,所以呢個就係我哋好 concern。」

嫌熊貓不足,為何不考慮 keeta?同樣是外賣常客的馬小姐,單是兩個平台已有數百張訂單記錄,小店、連鎖店均有。作為消費者,她承認會考慮不同平台價錢、獨家食品等因素,但最直接必然是價錢。

不過,看到 keeta 母公司美團昔日以低價搶市佔,再因壟斷被罰,馬小姐同樣指出不想成為「幫兇」。「我唔 buy呢個企業文化。」「我會擔心,佢做大咗,可能就會逼我哋,之後就將成本轉嫁喺我哋度,咁我哋呢度雖然單價高,但毛利低,其實玩唔起呢啲遊戲。」

外賣茶飲小店負責人 Mike說,外賣平台逐漸成為店舖主要收入來源。

茶飲台 外賣平台佔據整體生意逾半

有小店堅持不用美團,亦有外賣茶飲小店「迫於無奈」加入。Mike 三年前開始在大角咀區經營一人小食茶飲店,每日下午營業至次日清晨,不論是戶戶送、熊貓還是美團,他也有加盟。當初選擇外賣平台時,Mike根據不同平台區內的市場滲透率來決定優先次序。例如,在大角咀區,Foodpanda 的接觸層面較大,因此優先選擇;戶戶送在此區較相對上較少食客使用。

Mike說,外賣平台逐漸成為店舖主要收入來源,兩三年前外賣平台營業額僅佔15%至20%。如今,外賣平台營業額已經佔據整體生意逾一半以上。 Mike也直言平台生意額上升,不代表整體生意額增加,因平台有抽成,以他的店舖為例:美團抽成28%、戶戶送30%、Foodpanda35% 。

Keeta連結內地微信 較易向遊客推廣

他解釋,客人角度而言美團優惠較多,加上對商戶抽成較低,能夠觸及到較多客人。他說,舖頭有三成生意額是遊客生意,「附近有幾間酒店,始終Keeta連結著內地微信,reach到嘅範圍真係大好多,佢本身獨家優勢,別無選擇之下,我都要 join Keeta」。

如二世祖一樣,Mike 說雖然戶戶送的單價較高,但單量卻遠不及美團。美團訂單量佔整體的80%,而 Foodpanda 和戶戶送僅佔 15%和 5%。惟戶戶送的一張「大單」金額如美團的八至九張訂單。他解釋,美團外賣最低消費額是 60 元,有部分美團客便會剛剛好叫 60元的單;戶戶送及熊貓則有客人只叫一杯手搖飲品,補回最低消費額或運費送些距離較遠的地方。他說,戶戶送大多是高消費力的客人,在客戶服務方面也較其他平台做得好,因此他更偏好戶戶送的訂單。

戶戶送離場,Mike 感可惜。Mike了解到有些相熟的餐廳正自組車隊,由餐廳重新奪回外賣掌控權。他說,自己也有很多相熟的車手,基本上可以隨時開始組車隊。他認為,其中一個目標顧客群,是凌晨時候服務在醫院工作的人。不過,他質疑「無個平台喺度,reach到嘅人就真係好少。」

至於離開戶戶送的原因,Mansfield 說其中之一,源自戶戶送當時已捲入與外賣員的待遇糾紛;另一原因,是當時受制疫情,整個外賣行業雖然漸漸抬頭,卻同時迎來一個問題——車手不足。

「嗰時太多單,可能嗰樣嘢我哋煮咗出嚟,但車手半個鐘,或者甚至過份到九個字、一個鐘先嚟攞,開頭同事唔知咁耐,後尾知道會瀨嘢,煮咗出嚟擺太耐都唔好,影響食物質素。」

人人和平自組送外賣團隊。

他說,客人在外賣平台落單後,多預計在半小時內送到,或至少是按 App 顯示的抵達時間,「但原來唔係喎,原來你九個字先嚟拎,再送畀個客,你一個鐘先到,啲客就會嘈。」Mansfield續提到,顧客不止會投訴外賣平台,「會打嚟鬧我哋,其實唔關我哋事㗎喎,我哋已經遵守咗(服務承諾)。」最終經考慮後退出平台。

摒棄外賣平台後,人人和平選擇一種「復古」替代方案。Mansfield 說,當時的士業因疫情而生意不景,剛好有朋友是的士老闆,便每晚連隧道費包起 3 、 4 架車派送外賣。後來的士生意復甦,再找貨車平台、Uber車手,最終得出與幾位相熟車手以外判形式合作,連同本身公司的全職車手,目前車隊規模約六人。至於外判車手的薪金,視距離每單由 120 至 250 元不等,大時大節會酌量多付數十元;覆蓋整個香港島、九龍區;新界最遠則到荃灣至馬鞍山。

Mansfield透露,外賣自取、速遞從疫情時最高佔四成生意額,到今日只佔僅一成,堂食增長幅度可拉回差距,甚至要擴張舖面,「所以無咗個平台無咩大不了。」至於人人和平早前公開指不會加盟 keeta,Mansfield 同樣提到,並非由於其內地背景,而是憂慮其營商手法。

「當我全部係我自己,佔運費成本可能只係 10% 左右,咁我點解要畀 15% 以上畀平台?我廚房得咁大,繁忙時間度度都忙,walk-in 堂食都未必接得切,非繁忙又唔係帶嚟好多生意,咁我點解要做?」

人人和平老闆 Mansfield:「當我佔運費成本可能只係 10% 左右,咁我點解要畀 15% 以上畀平台?」

自組車隊送外賣 人人和平老闆:無咗個平台無咩大不了

大數據年代,外賣平台成為非連鎖食肆不可不用的資源,但真的是唯一嗎?北角主打中高價燒味的中餐廳人人和平,早於2016年成為戶戶送的獨家商戶,屬該平台最早期的加盟食肆之一;卻在 2020 年 5 月終止合作,開始繞過平台,直接接觸熟悉車手合作,組織自家外賣車隊。

老闆 Mansfield 憶述加盟平台的原因,餐廳12年前剛開業,如傳統食肆,會為周遭顧客送外賣;後來飲食業薪金越來越高,一份人工不能兼做樓面、外賣,一度暫停送遞外賣,直至熊貓、袋鼠來港,先後加盟兩間平台。但後來比較之下,認為戶戶送客戶服務更好,因而成為其獨家商戶。

徐家健:戶戶送似早年國泰 「鬥平又唔得,燒錢又唔夠人嚟」

戶戶送突然離場,外賣平台由三國鼎立變兩雄之爭,像人人和平這樣謀新路的非連鎖店算是獨例,更多是順應潮流繼續選用外賣平台。回顧外賣平台發展,智庫 Pagoda 共同創辦人、經濟研究總監徐家健指,戶戶送的離場,與Keeta、甚至消費降級有密切關係。

他解釋說,戶戶送過去投放資源拍攝廣告,無可否認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在現時消費降級下,對價格敏感的一群會轉到提供更多優惠的Keeta;至於現有高消費力客群,也要面對與Foodpanda的競爭。

而Keeta 僅以一年多時間成功爭搶市場,當年有輿論指,與競委會於 2023 年調查戶戶送、Foodpanda 涉壟斷有關。徐家健說,Keeta 曾就調查提出申述,最終兩間平台也有提出修訂獨家商戶抽成等條文,往後加上經濟下行,都是令戶戶送流失市場的原因。

調研機構 Precedence Research 去年 7 月曾發表一篇文章,提到東亞地區對外賣行業的需求會逐年攀升,單是 2023 年至 2025 年,市場規模便預料由 233 億美元,升至 325.1 億美元。結合Measurable AI 的資料,本地外賣市場需求也同樣不斷上升。

徐家健承認,市場的確不斷增長,但前有熊貓後有Keeta,他形容,戶戶送類似早年的國泰,既要面對各國資本雄厚的航空公司,也要面對廉航競爭,「夾喺中間嘅時候就係最尷尬,鬥平又唔得,燒錢又唔夠人嚟。」最終流失客人到一定程度自然離場。

徐家健:外賣平台服務差異性低 日後加價市場會自然平衡

徐家健遂列舉 Uber、麥當勞,與外賣平台相比,要經營一個街知巷聞的品牌,歸根究底都要有本業,或有規模的商戶網絡。例如旅遊網站,景點、酒店價錢,多以集團方式接洽合作,讓客戶再作對比;相反外賣平台雖然同為中介公司,但很視乎在地逐家逐戶接觸商舖,所以放眼世界,各地總有幾間平台跑出,但不會有環球性的平台。

至於餐廳自營外賣另覓去路,徐家健說,平台無疑正在操控用家飲食習慣。而自營外賣,很視乎餐廳是否具相當知名度、熟客,但並非沒有其他出路。徐家健又認為,未來可預見Keeta會提高價格,以賺回當初蝕本搶市佔的虧損,但最終可靠商戶、消費者自行平衡,如停用平台,轉為自取、堂食解決。

「最後邊個送,其實有乜關係啫?佢提供嘅服務或者差異比較低,來來去去我又係上網撳,又係嗰間餐廳、又係嗰個送貨嘅服務員,大家都係一樣嘅嘢。」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新聞 相關文章

警拘28歲女子涉在謝霆鋒演唱會虛報炸彈
商台新聞
的士團體請願要求「除暴安良」打擊白牌車 周國強指業界遭迫上絕路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國泰向小朋友提供過期10個月花生 致歉並已調查庫存
am730
蘇丹武裝衝突升級居民區增8死 華籲公民盡快撤離
on.cc 東網
東京地鐵斬人案︱43歲疑犯曾被逼入東大致輟學 稱犯案為警告父母勿教育虐待子女
國際 on LINE
首位美籍教宗誕生名號「良十四世」 屬改革派 曾多次批評特朗普政府
國際 on LINE
調查揭華在史丹福部署間諜網 鎖定從事中國敏感研究女生
on.cc 東網
涉非禮智力有限姨甥女 六旬姨丈控罪不成立
on.cc 東網
鴻星集團澄清「自願清盤」傳聞不實 嚴肅處理保留追究權利
am730
本港新冠活躍度創一年新高 XDV成主流變異病毒株
商台新聞
東方日報A1:一夜執笠 無糧海皇粥店 欠80人800萬血汗錢
on.cc 東網
內地女子李思萱涉虛報學歷及偽造證書 被判囚240日
港新聞 Kong News
尖沙咀玩具公司查數揭遭轉走巨款 會計師及其妻被捕
on.cc 東網
日本大阪心齋橋現連環搶劫案 匪徒威脅受害人:拿出誠意來
國際 on LINE
青年設計師競賽即日起至6月中報名 總獎金達80萬元
on.cc 東網
謝霆鋒演唱會2025|28歲OL虛報場館有炸彈 疑門票糾紛犯案
am730
葵涌石籬邨單位遭淋紅油追數 警查天眼拘31歲男
am730
廣西等8地旱情影響小麥生長 水利部助減損失
on.cc 東網
巴基斯坦擊落印度5架戰機…陸軍事專家揭「輾壓」原因
中天新聞網
金毛男屯馬綫「上電」疑食太空油 搖頭晃腦如醉酒未能站穩
am730
後樓梯掌摑少女 22歲女襲擊罪成囚4個月 官斥不考慮監禁外刑罰
on.cc 東網
涉進口伊朗石油 美制裁第3間中國小型煉油廠
on.cc 東網
全市下周一起禁飛無人機2日 將追究違者刑責
on.cc 東網
男子與外籍女酒店聚會被盜提款卡失近26萬元 警查天眼拘4人
am730
涉酒後逆線行車撞的士 區議員葉吉江認危駕判200小時社服令 官:良好品格值得給予機會
法庭線 The Witness
海皇粥店結業 員工指公司有預謀結業
商台新聞
天文台:未來一兩小時局部雨勢較大 有強烈狂風雷暴
商台新聞
28歲女虛報啟德體育園藏炸彈被捕 疑因演唱會門票糾紛犯案
on.cc 東網
網上熱話|牛頭角簡約公屋似蘇聯建築風?網民:設計停留60年代
am730
大搞家庭式腐敗 前副省長趙金雲被捕
on.cc 東網
天氣|天文台:未來一兩小時部分地區雨勢較大 有狂風雷暴(更新)
am730
天文台特別提示:強陣風吹襲香港 部分地區雨勢較大
港新聞 Kong News
鑽石山斧山道小巴切線撞Benz一人傷 72歲小巴司機涉醉駕被捕
am730
「我和習近平處得很好」! 川普:若美中會談順利 考慮調降關稅
VOCO News
大學生發14篇SCI論文惹質疑 教授父親涉學術不端
on.cc 東網
網戀女主播打賞260萬人民幣 北大畢業生疑受騙報案
on.cc 東網
蘿蔔快跑自動駕駛車輛香港測試區域擴大
商台新聞
影/才啟用3個月…西安機場新航站漏雨成「水濂洞」 乘客傻眼
中天新聞網
突擊巡查293個住宅單位 拘21名裝修黑工及涉案僱主
on.cc 東網
海皇粥店突結業 工會料百員工受影響 涉款逾800萬
on.cc 東網
留言 33
  • 十里山路不換肩
    有時唔係唔想撐戶戶送/熊貓,不過俾錢做咗member都要100/120低消 有時得一個人中午頹食無人拼單美團$60就送不可抗力⋯ 加上最近Keeta好似想儘快送熊貓上路日日派半價優惠,長此下去相信熊貓都唔捱得幾耐。 結論:個人感覺呢三幾年應該係香港人回憶中的本地品牌逐一殞落的時代,然後,應該沒有然後了⋯⋯
    04月07日08:32
  • 清水照
    繼續比美團燒錢補貼去搶市場 到熊貓都收檔佢貴200%你都要受
    04月07日08:46
  • Jas_jas
    其實呢啲外賣平台食水好深,如果真係支持嗰間舖頭唔想佢執嘅話真係唔好用呢啲平台做叫外賣。我本身都唔知,係最近做隻job睇到原來呢啲平台收完啲乜費乜費之後,間舖收返一半都無…..我而家都無用呢啲平台🙈
    04月07日11:48
  • Ming
    個D賴係食品高級,其實分別只係隻碟大D,貨源一樣,只係去吾同人既手就吾同價錢
    04月07日08:52
  • 查無此人
    單價高,捨得食? 一個apps無咗定食客死咗?低能到點先講得出? d客自然會用其他apps架啦
    04月07日10: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