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問題引起社會關注,香港情緒健康學會與社協去年12月推出WeCare SOS緊急青少年精神健康支援計劃,截至本月已經為222宗個案提供所需治療,平均年齡14.32歲,當中超過一半達中度至高度自殺風險、七成學生曾有自殘或企圖自殺,近八成個案學生需要藥物治療。
近七成求助人有情緒障礙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辦人及會長林美玲表示,經醫生診斷的個案當中,68.5%求助學生有情緒障礙,包括抑鬱症、焦慮症、躁狂抑鬱症等,另有9.8%個案患有思覺失調。求助個案當中,有102人有自殘歷史、52人有企圖自殺歷史,社工評估後亦界定分別有100人和21人屬中度或高度自殺風險。
林美玲稱,第一階段計劃成功識別出一群中度至高度自殺風險、受情緒困擾的學生,為他們進行評估和治療。數據顯示,受助學生接受私營市場4次免費診症後,有36%轉到醫管局跟進治療、28%由社工精神科醫生跟進,亦有16%個案毋須再跟進。她認為,提升學童整體精神健康需要社區的共同努力,以及要在學校進行實證科學為本的危機識別及處理專業培訓。
防癆會捐108萬元延續支援計劃
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捐助108萬元予計劃,讓計劃無縫交接展開第二階段。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需要經社工或教師轉介,再等待獲配對精神科醫生,然後預約診症時間和見醫生。香港防癆會主席藍義方稱,留意到不同年齡層的人都受到不同精神健康困擾,會方覺得計劃很有意義,因此透過捐助踏出支援精神健康的第一步。
計劃會集中資助綜援服務者、家庭月入不高於家庭月入中位數八成或中、小學生資助計劃受助者等合資格青少年,並增至最多10次免費精神科治療以及5,000元藥物津貼。林美玲解釋,從第一階段的個案可見4次治療對部分個案並不足夠,亦未能銜接輪候的公立醫院精神科服務,因此第二階段增加次數,目標服務最少90宗求助個案。
連鎮邦倡校本三層機制恆常不再應急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本港正面對很大的精神健康挑戰,但海外部分地方也有類似情況,形容社會和家庭結構改變、社交媒體興起都增加了應對精神健康問題的挑戰,「可想而之呢個係世界性問題。」這項計劃的模式是針對第三級的治療及支援,他相信當青少年有多一個選擇便會更願意求助。
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指,學界支持政府延長三層應急機制,惟機制始終也只是應急,長遠要有恆常和不斷改良的措施,才能有效減少緊急情況。他指出,機制內轉介往醫管局精神科服務的第三層需求十分殷切,但社會也應同時平衡公營醫療系統,認為公私營合作方向值得探討,建議政府可資助私家醫生提供第三層服務、考慮增設臨床心理學家等駐校輔導員,長遠更可研究循香港學術、課程和考評等方面,適度減輕學童負擔。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