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性取向屬先天形成或後天塑造? 參與便服日有助孩子了解多元性別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2年06月30日03:00 • 發布於 2022年06月30日03:00

當孩子踏入青春期時,基於生理上的成長和荷爾蒙分泌增加,性別的身體表徵漸漸變得明顯,身理上的性別形成過程中,在正常情況下會對異性產生好奇,雖然亦會有例外的,但面對子女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心的階段,家長的反應及應對方式將會成為孩子未來身心發展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強迫孩子吃飯小心弄巧成拙 4大方法讓孩子自願進食 | 羅懿德 兒科職業治療師

參與便服日有助學生學會包容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少學校都會舉辦便服日,目的是希望學生能認識和尊重多元的性別關係,包括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及雙性別人士的意識。多元性別所帶出不少具爭議的社會話題,包括同性婚姻與撫養、宗教、歧視等,若孩子在青春期的成長中沒有正向的引導,日後當有機會接觸到多元性別的議題和人士時,便有機會因而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產生抗拒。學校借助便服日讓學生了解社會上存在多元性別的情況,向學生說明活動理念後,通過由學生自主選擇能代表關注議題的顏色服裝,使學生自主地搜尋相關資訊,以及過去在社會上各持份者關注的理據,從而達至相互理解,互相包容的效果。

性取向的形成分為後天與先天因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有家長因懷疑子女出現同性戀傾向而向社工尋求協助,希望能「糾正」子女的性取向問題。不少科學研究顯示,性取向並不是任何形式的疾病,更不是精神問題,是天然生成的;然而,後天的影響是另一種不可忽視的元素。故此,家長在遇到子女的性取向疑慮時,需要冷靜應對,並需要先了解問題的起始原因後,再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後天生成的原因有多種,包括肢體創傷、心靈發展變異、以及受到欺凌等情況,這些情況在沒有及時處理的話,在成長後則需要長時間的心理治療才能把心結解開。

社會是多元化的,不能完全排除能夠接觸多元性別人士的機會,能夠及早認識和接納是成長中的德育培訓,也是學習互相尊重的課題。

更多文章 :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患者一路北上找床「屎漫腹腔」敗血亡!高雄衛生局:查無此案
中天新聞網
懷孕不是女性一人的事!劉以豪無精症、柯佳嬿喝中藥?專家談男性不孕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用秤體重!醫曝「4徵兆中2」代表脂肪燃燒中 放屁變多也算
中天新聞網
6類「抗寒」營養素 讓你從體內暖起來
康健雜誌
落髮、精神不濟竟是「胃不好」惹禍?醫揭「2原因」致1維生素不足
台灣健康醫療網
醫院壅塞!衛福部提短期 3 大策略因應 籲民眾:落實分級醫療
Heho 健康(台灣)
不是老化!常發呆、腳軟、反應慢…8症狀揪出「晚發性癲癇」:血糖不穩、亂吃安眠藥恐誘發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65以上國人逾七成「失智症」 醫:除了精神症狀,還有行為障礙
台灣健康醫療網
輕生成全球青少年第四大死因!背後原因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幫助大腦凍齡!50歲前提早開始 不讓失智及中風找上你
NOW健康(TW)
急診室大塞車!邱泰源:春假、疫情、寒流就診人數增加
中天新聞網
胃痛吃胃藥恐變「萎縮性胃炎」!醫警告:感染「這菌」一定要治療
Heho 健康(台灣)
屁股一邊痛竟是多發性骨髓瘤 醫籲:不要漠視骨頭疼痛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高雄患北上150公里找到床「滿腹屎亡」!成大斗六分院回應
中天新聞網
急診等嘸床!衛福部:只有「醫學中心」地區醫院沒有塞
中天新聞網
高雄患北上找床位送命?衛福部:是台南轉診「無Delay問題」
中天新聞網
天冷3動作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室內溫度控制在這區間最安全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