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晴周圍生了凸起一粒粒令人很煩惱,理不當容易傷害幼嫩的皮膚。很多人以為眼晴旁邊生粒粒只是油脂粒,但其實與體質、皮膚老化,甚至病毒引起有關。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醫生邱足滿在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臉書分析,眼周圍的粒粒可能是以下8種情況之一 :
1.皮膚瘜肉(皮膚贅瘤、軟纖維瘤)
這是纖維組織增生的良性小腫瘤,多在眼睛四周、頸、乳房下、腋下等皮膚皺摺處,多是因遺傳和皮膚老化,而過度摩擦如化裝、揉眼睛及賀爾蒙變化如懷孕、肥胖也會刺激生長。
2.汗管瘤(丘疹)
膚色、粉紅色或略帶透明的一粒粒,是真皮層的汗管組織增生造成的良性腫瘤,常出現在眼眶四周,尤其是下眼瞼。主要成因是體質,多數是青春期後的女性會出現這些粒粒,隨年齡漸大粒粒或會變多,可用激光去除,不過之後可能會再生長。
3.粟粒腫(粟粒疹)
小小白色粒粒,看似白頭粉刺,實際上與毛囊無關。這是皮脂腺的油脂和角質無法代謝,在皮膚表面凸起,分為原發性(跟體質有關)及續發性(過度摩擦、水泡或傷口癒合後形成)。發生於任何年齡、性別與新生兒。
目前沒有研究指眼霜或保養品會導致眼周長出這些小粒粒,較大的粟粒腫可用針挑破擠出,太小可用激光去除,有時也會自行消失。
4.扁平疣
多數呈咖啡色或像皮膚的膚色,常因搔抓而長出直線排列的疹子,頂端呈扁平狀,因而名為扁平疣。這是皮膚感染濾過性病毒引致,建議求醫治療,冷凍治療、激光、塗維他命A酸或免疫調節藥膏可去除。
5.黑色丘疹皮膚病
咖啡色、乾粗的凸起小粒粒,常見於臉部、身體,不仔細看很容易忽略。主要跟體質、紫外線有關,因角質過度增生而凸起。
6.小汗腺汗囊瘤
天熱時會膨脹,天氣冷時會縮小,與體質有關,因汗腺增生、汗液堆積在汗腺內而成。
7.皮脂腺增生
皮脂腺過度增生而形成黃白色凸起粒粒,粒粒的中央經常會略為凹陷。常發生在中年過後,年紀越大越明顯,與體質有關。口服維他命A酸治療效果良好,數量少時可用激光去除。
8.眼瞼黃斑瘤(黃色瘤)
位於眼瞼的黃色柔軟斑塊,近鼻側內眼角的上眼皮,可能是一小點或一大塊,含有脂肪的泡沫組織細胞聚積在真皮層內,且是酯化的膽固醇。患者通常血脂肪正常,但仍建議抽血檢測血脂肪。可用冷凍治療、激光去除。
台灣食藥署提醒大家,眼周凸起小粒粒也有可能是病毒引起,建議先求醫,了解成因與類型,再作進一步治療。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