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江蘇偉康潔婧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康醫療”)於8月26日上會,擬登陸創業板,東吳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截至發行前,劉春良、劉麗潔父女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100%的表決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公司股權結構,招股書)
1. 業績持續下滑
偉康醫療的主營業務為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吸引管、吸痰管、鼻氧管、引流袋(包括防逆流引流袋、精密引流袋)等醫用高分子材料類產品。
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65項國內醫療器械備案/註冊證書,此外有20項產品已通過美國FDA產品列名或註冊,32項產品已取得歐盟CE認證。公司最近一年研發投入僅760萬元,遠不及同行業可比公司水平。
(可比公司專利和研發情況,招股書)
根據醫械研究院測算,我國低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已由2015年的373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64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近20%;預計2021年我國低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將超過920億元。
我國低值醫用耗材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根據華夏基石《中國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發展白皮書系列 2:醫用耗材篇》統計,2018年,威高醫療、康德萊、維力醫療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1.9%、2.26%和1.15%,其他廠家市場份額均不到1%。
偉康醫療在低值醫用耗材的市場份額約2.6‰左右,與行業領先企業相比,公司在產能規模、資金實力與技術研發積累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
(可比公司經營情況,招股書)
經營成果方面,報吿期內偉康醫療的營收分別為2.62億元、2.54億元和2.44億元,對應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904.39萬元、5470.50萬元和5462.60萬元,公司營收和利潤均呈現下滑趨勢;近兩年公司累計分紅2.04億元。
(主要財務指標,招股書)
其中2020年公司淨利潤下降幅度較大,同比變動-20.77%。
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境內外客户部分月份業務停滯,使得吸引管等產品收入(不含醫用口罩)同比減少。
另一方面,公司於 2020 年上半年購置醫用口罩生產設備用於生產醫用口罩,當年醫用口罩實現收入 3273.14 萬元,但隨着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醫用口罩市場需求和市場價格明顯下降,公司於2020年末對醫用口罩生產設備計提減值準備1274.39 萬元,並對口罩存貨計提跌價準備225.00 萬元。
分產品來看,報吿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為手術護理系列、呼吸系列、麻醉系列、泌尿系列和穿刺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其中手術護理系列產品收入佔比較高,在5成左右。
2020 年,公司開始從事醫用口罩的生產與銷售,當年其他產品中醫用口罩的銷售金額為 3273.14 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 13.26%。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招股書)
報吿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42%、40.90%和 41.13%,整體呈下降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水平較為接近。
(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可比公司的對比情況,招股書)
報吿期內,偉康醫療的外銷佔比較高,其直接出口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3.18%、45.92%和 44.01%。公司外銷客户主要為 Cardinal、Medline、Intersurgical 和 HUM,合計佔公司直接出口收入的比重在7成以上。
(公司境內外業務收入情況,招股書)
境外業務易受到宏觀環境、國際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若外部政策環境或市場發生不利變化,導致主要外銷客户減少對公司的採購額或者停止與公司的合作,公司經營業績將受到不利影響。
偉康醫療表示,2022年 1-6 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扣非後淨利潤(未經審計,已經中匯會計師審閲)分別為1.23億元和 3173.0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0.03%和48.05%。
2. 新增產能或難消化
本次衝刺IPO,偉康醫療擬募資3.68億元,用於年產 1150 萬支超滑抗菌硅膠導尿管新建項目、年產 4800 萬支吸痰管、1000 萬個引流袋新建項目、醫用高分子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醫療器械營銷網絡項目。
(募集資金用途,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公司的吸痰管產能為3960萬支,產能利用率為106.94%,本次新增4800萬支,擴產幅度超100%;各型號引流袋產能利用率均在80%左右,本次擴產幅度也在100%左右。
(公司部分產品產能利用率情況,招股書)
目前,公司已取得一次性使用無菌硅膠導尿管註冊證書,但尚未取得超滑抗菌硅膠導尿管產品的註冊證書,存在因研發成果不達預期或公司未能及時取得相關產品註冊證書的風險。
公司募投項目實施達產後,產能將大幅增加,若未來市場需求發生變化,公司或將面臨新增產能不能及時消化的風險,從而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3. 結語
整體來看,公司所處賽道門檻不高,行業集中度分散,競爭較為激烈,偉康醫療與可比公司相比,在經營規模和資金實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弱勢,且公司業績逐年下滑,盈利能力面臨較大的壓力,未來公司亟待加強研發創新,提升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