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逆轉血管硬化!營養師激推「精胺酸」助血管放鬆 可吃小魚干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04月15日09:08 • 發布於 04月15日09:08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三高、老化、生活習慣不佳都可能會導致血管硬化,營養師高敏敏建議,血管硬化可以補充精胺酸,幫助血管放鬆、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血管內皮細胞修復。

三高、老化、生活習慣不佳都可能會導致血管硬化。(示意圖/pixabay)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專頁中發文分享8種精氨酸含量高的食物,不過,她提醒精氨酸雖然可以幫助血管放鬆、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血管內皮細胞修復,但脂肪量也要稍微注意,例如火鍋牛肉片和干貝相比,雖然精氨酸含量較高,但是脂肪含量差了快50倍。

(以下為每100g之數值)

  • 小魚干:精氨酸4248mg / 脂肪4.4g
花生仁含精氨酸3592mg。(示意圖/pixabay)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油炸花生仁:精氨酸3592mg / 脂肪48.4g
  • 黃豆:精氨酸2743mg / 脂肪15.7g
  • 葵瓜子(去殼):精氨酸2232mg / 脂肪51.9g
  • 鮭魚:精氨酸1535mg / 脂肪16g
  • 火鍋牛肉片:精氨酸1288mg / 脂肪18.7g
  • 干貝:精氨酸901mg / 脂肪0.4g
  • 雞蛋:精氨酸777mg / 脂肪8.9g
天然食物「精胺酸」含量圖鑑。(圖/高敏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人體每日精胺酸需求量為117毫克/每公斤,以60公斤成人體重計算每日約需求7公克,而精胺酸過量也有可能導致消化道不適的反應,建議適量吃、均衡吃才能有好效果。

什麼人更需要補充精胺酸?高敏敏點出三族群,包含三高慢性患者、長輩、常熬夜或抽菸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三高慢性病患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患者本身心血管就容易囤積,而精胺酸能促進一氧化氮的生成、讓血管放鬆。
  • 老人長輩:血管本身就會老化、失去彈性 而變得又窄又硬,尤其平時喜歡吃高油、高鈉的長輩更要多加注意。
  • 經常熬夜、抽菸者:熬夜易導致血壓居高不下 長久下來易導致血管壁增厚,而菸品中的尼古丁 也會加速血管硬化、使血管缺乏彈性。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日本網民票選10大最有效減肥方法!間歇斷食法只排第6位、戒澱粉能燒脂但會便秘!第1位竟是超簡單的方法?
she.com
想擺脫失眠、慢性發炎、疼痛!跟著營養師吃這「8」種食物
Heho 健康(台灣)
【咖啡】盛傳有減肥功效 拆解防彈咖啡優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豆豆四類營養大不同!營養師揭:綠豆是澱粉、花生屬於油脂
中天新聞網
日本女高中生推「成人香蕉」運動!台大醫感動直呼「履行承諾來台灣了」
中天新聞網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台人缺碘率高達52%,潛藏哪些危害?營養師揭秘3補碘技巧:多攝取海帶、牛奶
幸福熟齡(台灣)
網紅肚子痛就醫才知罹「直腸癌末期」!5月底不敵病魔去世
中天新聞網
45歲男不菸不酒!愛吃燒肉、甜點 打棒球時竟心梗發作
NOW健康(TW)
防蚊液標榜兒童安全可用 1童卻仍全身過敏!如何正確使用防蚊液?
台灣健康醫療網
根管治療老失敗?專家建議用 1 方法治療,提升成功率
Heho 健康(台灣)
小心國民美食「高湯、沙茶」比癌症更致命!醫示警:吃重鹹小心「心衰竭」
中天新聞網
女性有經痛、白帶、更年期等問題,中醫師建議按 1 穴位就能緩解
Heho 健康(台灣)
螞蟻人有「糖癮」小心!一杯全糖飲料=每日糖份超標2倍 醫:暴增腎衰竭風險
中天新聞網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幸福熟齡(台灣)
45歲男應酬不忌口「看馬路線條扭曲」檢出眼底出血 竟是糖尿病作祟
中天新聞網
一天比一天更熱!營養師大推「無糖麥茶」促進循環還可降體溫
中天新聞網
11歲男童突腹痛與血便,以為「食物中毒」! 膠囊內視鏡找出真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婦人長達2年頭暈、嘔吐「每天暴瘦1公斤」! 竟是患十二指腸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照顧老父母、姨父母給我的體悟: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希望能懷著這種氣概終老
幸福熟齡(台灣)
不到10分鐘就有人罹癌病逝!肺癌霸榜20年...癌症死亡時鐘再「快轉14秒」
中天新聞網
鄭弘儀親吐「疑罹咽喉癌」!吞嚥困難就醫才知是壓力太大患「焦慮症」
中天新聞網
【二十四節氣教室】夏至陽氣最旺 中醫建議應該這樣做!
高燒 Gofever
減重減到「中風」!40歲女術後急著瘦「少吃少喝多動」水分不夠
中天新聞網
指甲傷口老是好不了別輕忽 醫示警:小心可能是皮膚癌
NOW健康(TW)
最新 10 款 B 群推薦,B 群 7 大功效保持活力不斷電
Heho 健康(台灣)
余祥銓大腸長「3顆腺瘤」恐變大腸癌!醫示警有「5症狀」要小心:恐已病變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