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話說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下稱基真)副校長吳金曉,上周三(6日)帶學生參觀國家安全教育展覽廳,他見到學生對展覽中的火箭模型和能用於搜救及運輸的高科技機械狗甚感興趣,投入地聆聽導賞員講解,並積極提問,例如問:「中國的深海潛艇最深可潛到幾多米?潛下去做什麼?每次最多可載多少人潛下去?」雖說學生的反應看上去頗正面,但吳金曉如何確保學生外出參觀時是用心學習,而非單純離開困身的課室?小學常識科分拆作人文科和科學科,並於下學年起按年級正式推行,教育局預計將於下年初公布兩科的課程指引及完成相關教科書審批,在這之前,小學可先試行。當活生生的自然環境可以成為新一本「今日常識新領域」教科書,學校如何做好預備?
鼓勵互動 以提問延伸興趣
對於上述問題,副校長吳金曉稱,教師無法確保每名學生時刻專注,但他認為只要設定明確的學習期望,有方向地設計研習內容,讓戶外活動不流於表面,對達到教學目的便有正面作用,「像每年恆常的學校旅行帶學生去野餐,那樣的探究便差一點」。除了學生要自覺,他說帶隊教師事前也要花費心機,並在活動開始前清楚告知學生聆聽的重要;考察過程中亦可發起提問多與學生互動,給予他們時間考察研習,增強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感,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合理分配講解和休息時間,令學生消化和整理知識和資訊;讚賞學生的積極表現,並在活動完結時進行反思和回顧,加深學生的記憶。
這些都是吳金曉過往帶學生出外研習的經驗之談,他說小朋友能走出課室,必然感到雀躍和興奮,尤其身處大自然,「有無窮無盡的科學元素刺激他們提問,提問就是最好的學習,這樣才能延伸他們的學習興趣」。
走出教室 兩科協作教學
吳兩年前獲香港教師夢想基金資助,開展了「山野生蹤」計劃,不時帶有興趣的師生到郊野考察。有一次他帶學生到西貢上窰村、起子灣和曝罟灣堤圍,先是了解上窰村村民如何捕魚為生、建造灰窰,把貝殼燒成殼灰化作肥料和建築原料,再認識堤圍對漁民的重要,以及背後的物理應用——堤圍設計成半月形,是為了減少水流的衝擊力,助堤圍抵禦海水侵蝕;亦能集中應力(即物體承受的作用力),助堤圍抵抗壓力、防止倒塌,這次體驗剛好結合了人文與科學知識。吳稱每次外出,學生都踴躍發掘新知識,例如學生在課本認識到樹葉存有葉綠素,故葉子呈現綠色,並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澱粉質作能量儲備,走到街上卻發現樹葉還有其他顏色,深究下了解到樹葉的類胡蘿蔔素會令它呈黃色,花青素則讓它顯得艷紅。
細看教育局今年2月和3月分別發布的小學科學科和人文科課程框架,按其主題分類,科學科涉獵樹葉製造食物的過程,人文科則沒有,課程內容看起來分得仔細,但它們兩者真的完全割裂嗎?吳金曉說兩者的學習主題有重疊部分,相輔相成,譬如它們均會提及環境與人類和生物的關係,「科學造就環境轉變,環境會影響人類生活,其實不能分開」,這也解釋為何課程框架建議將人文科裏四季變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及人們的應對方法與科學科協作教學。
科學科和人文科課程框架均有建議老師帶學生參觀香港濕地公園或地質公園,這些地方為人熟知,易於教學,不過吳金曉認為這些地方太多人工設施,「去到大自然看見的東西則很新奇,學生走到哪就學到哪」。為配合人文科與科學科的跨科學習,基真今年開始帶各年級學生走訪18區,吳金曉舉例說,小四學生將會到西貢橋嘴島,看海岸侵蝕和沉積的地貌、侵蝕地貌如菠蘿包石,順道拜訪西貢漁民,了解客家和蜑家文化。吳續稱,他每次帶學生到戶外學習,都會滲透人文價值,例如告訴學生要愛護環境,避免使用塑膠樽。
科學科會學地貌和岩石形成,人文科則會學地震對人的影響,兩科內容似乎難免有些許重疊。香港教育大學教師專業進修課程證書(小學人文科的教學)課程主任李越民舉例說環境保育、可持續發展、廢物回收等涉及價值觀的議題自然是歸類為人文科,但當我們探討生物科學,例如生態這些硬知識,總會將話題延伸至環境問題,「又重返人文科的範疇」。李表示學科的界限除了教育局的指引,也靠老師自身判斷如何將類似或一樣的課題整合,進行跨學科教學,或是避免教學重複。
課時增加 師資培訓重要
李越民認為拆科反映人文科和科學科的重要,這亦體現在兩者於呈分試的比重和學習課時的增多。李解釋,以往常識科佔呈分試成績整體6%,而教育局擬調整新拆的兩科比重各佔整體4%,這8%的總比重與中英數三大主科看齊。學生多考一科試,難免會有壓力,但李說常識科分拆的意義在於學生能學到更專門的知識,有助銜接未來的中學課程,即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如中國歷史和地理,還有科學及科技教育。
按照教育局的《小學課程教育指引》,以往常識科佔總課時不少於11%,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則總共增至不少於14%,吳金曉表示基真試行的人文科和科學科每周上6節,比以前的常識科多上一節,「這反而令學校有空間調整,或檢視整體課時(安排)」,好讓學校在下學年正式推行時有清晰方向。人文科和科學科的課時上調,意味要犧牲部分科目,基真為此縮減語文科每周約20分鐘的課時,吳金曉稱「其實感覺不太明顯」,這不太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甚至彈性課時的跨學科研習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他們多了分享、匯報和討論的機會」。
吳金曉續稱,人交科和科學科從常識科獨立出來後,清楚地分隔兩科的課程,也令學校有更明確的教育規劃。他說教育局近年大力推廣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但沒正式的課程指引,學校自由發揮,或導致學校側重特定範疇的發展,忽略其他領域,例如基真過往在電腦科教程式設計,有關工程的教學相對少一點。此外,吳又提到學校聘請專科老師更有利教學,惟教師人手有編制,在規定的教職員人數下「我們一定要安排老師填補不同學科的教學」,老師少不免要兼教學科。吳表示科目增加但人手不變,因此師資培訓和由有經驗的老師帶領共同備課更顯重要。
體驗學習「老師別獨攬一切」
吳金曉過去帶學生到野外考察,有時會邀請嘉賓幫忙講解,他稱有些專門知識非他強項,便要請專家解答學生疑難,例如鶴嘴村的更樓有何用途、更樓的窗戶數量為何那麼少,「不懂就跟學生一起學習」。但他留意到並非所有老師都經常「走出去、動手做」,在設計體驗式學習時或要花更多心思和培訓,這對學校來說是一項挑戰,學校和老師均需時適應。
基真於本學年在小一至小五試將常識科分拆成人文科和科學科,並調整全部年級的課節,將星期二和四的下午課堂撥作體驗式學習,例如戶外參觀和做科學實驗。吳說人文科和科學科老師的共同備課時間增加,討論教學策略和方向等,但他相信隨老師持續進修,「備課過程應會更順暢,清楚自己要做什麼」。雖然多了考察活動,老師籌備工作增加,例如帶學生行山徑,他們事前要至少走一趟,確認路線和注意事項,要短時間適應轉科、跨科或拆科或感到吃力,但吳金曉認為隨時間沉澱和經驗累積,能掃除不少人文科和科學科未來的教學障礙,「好的教材可重用,我們亦會不斷改善,其實是好事」。
至於走出課室後,學生的紀律未必受控,教師如何確保帶學生走出課室體驗學習能有效,李越民相信這將是師訓其中一重要着墨點,他說師訓通常講求老師在課室內的教學表現,課室外的教學不算是香港教師擅長或熟悉的模式,「我相信老師要學會別獨攬一切,可找社會資源協助」,例如與提供教育資源的機構合作,制訂適合學生的體驗式學習內容,他強調這不代表要老師外判所有戶外教學活動,並交由有關機構全程負責教學,老師有責任參與其中。除了戶外考察和做實驗,李認為人文科的學習也靠閲讀教科書以外的書籍。
蘇格蘭於2010年開始實施「課程卓越計畫(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盼3至18歲的學生能學習不限於學科和課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計劃指鼓勵學生在室外環境體驗學習和迎接新挑戰能有效保障學生健康學習。吳金曉帶過學生夜行大東山,更邀請了學生父母同遊,吳憶述他們沒豐富的攀山經驗,雖覺登山辛苦,卻沒一人放棄。他們一行人花約3小時登上山頂,沒錯過那月落星沉、旭日東升的景象,過程中聽同行老師講解天體星象和山野歷史,「 (學生及其父母)試過之後都覺得出戶外能學到很多東西,(冬日夜行)也沒想像那般難」。拿掉教科書,他說香港的鄉村和郊外是很好的人文科和科學科教學素材。
【小學分科篇】
文˙ 姚超雯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梁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