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五歲童罹「肺炎」甫出院狂腹瀉 竟又感染「困難梭狀桿菌」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5月05日07: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預防兒童感染困難梭狀桿菌與了解如何治療同樣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五歲的小惠,先前因肺炎住院就醫,並使用抗生素治療,症狀已大幅改善,但近日卻腹瀉持續一週,吃腸胃藥物仍未見改善,糞便中偶爾還能看到淡淡粉紅色血絲黏液,醫師安排小惠進行糞便檢查,才發現其感染了困難梭狀桿菌,經使用抗生素治療困難梭狀桿菌後,腹瀉狀況逐漸改善。

「困難梭狀桿菌」感染 常與抗生素使用、住院治療有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醫師李致任說明,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是一種引起腸道問題的細菌感染,通常在使用抗生素後或在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病人中發生。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包含腹瀉、發燒、食慾不振、血便、腹痛、腹脹,且病人在治療後可能經歷復發,使得症狀再次出現或加重。

李致任醫師解釋,兒童和成年人一樣,可能容易受到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危害,但某些因素可能增加他們的風險:

  • 抗生素使用: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主要風險因素是抗生素的使用。這些藥物可以擾亂腸道內的細菌平衡,使困難梭狀桿菌有機會繁殖並引發感染。
  • 先前感染:如果孩子曾經患有困難梭狀桿菌,他們可能更容易受到未來感染的影響。
  • 住院治療:困難梭狀桿菌可能會在醫療機構傳播,曾經在醫院住院或接受醫療護理的兒童風險相對較高。
  • 免疫系統減弱:因基礎疾病而免疫系統減弱的兒童更容易感染,包括困難梭狀桿菌感染。

停止使用引發感染抗生素 支持性護理補充水分、電解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李致任表示,如果兒童患有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及時治療至關重要。治療的主要方法包括停止可能引發感染的抗生素使用,並使用特定抗生素針對困難梭狀桿菌治療。此外,可能需要進行支持性護理,包括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管理。

當孩子得到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務必遵循醫師的建議,並按照處方完成全程的抗生素療程,以確保感染完全根除。如果發現症狀持續或惡化,請儘快就醫治療。

清潔手部、謹慎使用抗生素 補充益生菌及環境清潔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李致任說明,預防兒童感染困難梭狀桿菌與了解如何治療同樣重要。以下是保護兒童的一些建議策略:

  • 手部衛生:教導正確的洗手重要性,鼓勵孩子在使用廁所後和進食前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 抗生素意識:在使用抗生素方面要謹慎,當抗生素可能不是必需時,請不要強烈要求醫療提供者開具處方,只有在醫生處方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並按照指示完成全程。
  • 益生菌:一些研究表示,益生菌可能有助於預防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因為益生菌可以維護健康的腸道細菌平衡。建議可與家庭醫師討論益生菌的使用。
  • 環境清潔:如果孩子曾在醫療機構或已知有困難梭狀桿菌病例的環境中,困難梭狀桿菌孢子可以在表面上存活很長的時間,所以應及時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醫師提醒,困難梭狀桿菌感染會影響兒童健康狀況,特別是那些具有特定風險因素的兒童,建議藉由良好的衛生習慣及正確地使用抗生素,事先預防兒童感染此種細菌的風險,如果發現類似症狀,請儘速就醫治療。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狗狗中暑急救3步驟!幫助狗狗降溫避免中暑健康危害
寵物健康醫療網
夏季高溫危險!「這個溫度」人體會受不了 熱危害風險簡單算、防中暑
康健雜誌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一文了解自律神經失調原因&如何改善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她每2個月就發高燒,一檢竟是「扁桃腺發炎」 1治療方式斬斷禍根
台灣健康醫療網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性更年期在45歲後報到!研究:高脂魚類、豆類有助延緩卵巢老化
幸福熟齡(台灣)
【白飯】以為冷飯加熱就食得?處理不當分分鐘患炒飯綜合症!
高燒 Gofever
天氣熱到爆!彰化2患者不耐高溫昏厥 醫示警「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別外出
中天新聞網
傳吃甜食增腸病毒重症風險?醫學會闢謠:可吃布丁冰淇淋防脫水
中天新聞網
有益健康的「慢早晨」成為歐美流行新趨勢,專家證實可有效緩解焦慮、緊張、不安情緒,慢節奏早晨可這樣開啟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位!補對1元素對抗慢性發炎
幸福熟齡(台灣)
【長者健康】80歲不懵懂毋須靈丹妙藥 4大因素保持頭腦精靈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久咳不癒好難受 中藥精油對症治療是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男大生睪丸大到像芒果 竟是睪丸癌作祟!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BTK抑制劑納健保成CLL患者福音 與國外相比還有「這點」待進步!
台灣健康醫療網
KP.2不容小覷!他「撐5年」才確診新冠 揭崩潰病程:身體像被砲彈轟過
中天新聞網
快訊/腸病毒還在流行!就診數還在攀上升 3例都是未滿1歲嬰
中天新聞網
時隔7年再爆「夏季流感」!疾管署曝「上週增77重症、10死」
中天新聞網
再爆小小孩新冠重症!疾管署提醒:家長必做 2 件事保護家中幼兒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60歲後的急躁,是大腦太優越!把「今天別做明天能做的事」作為座右銘吧,維持體力才能快樂老後
幸福熟齡(台灣)
感染HIV等於得愛滋病?雙世代七成沒聽過U=U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週都有幼兒重症!7月提前進入高峰 疾管署示警:3病毒同時流行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