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越親近的人越容易傷人!架可以吵,丁菱娟教你避開5狀況,讓「不滿」也變成溝通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6月04日01:00 • 丁菱娟

家人溝通時, 如何避免一開口就爭吵?

我們常因為是家人所以覺得不需要拐彎抹角,直指對方的弱點核心,令其無法辯駁,這樣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大的衝突和裂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們跟別人相處時都客客氣氣地,但是對於家人,因為少了這層顧慮,反而會太直爽很容易傷人。因此大家都說,越親近的人越容易傷人,因為他們最清楚你的軟肋在哪裡,一觸即發。

相處了大半輩子的夫妻就會明白,哪對夫妻不吵架。大家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就是因為夫妻長時間在一起很難不碰撞,不一樣的個性,不一樣的思考,不一樣的情緒,不一樣的個體,怎麼可能總是在對的時機點,對的心情下,永遠講出對的話。因此意見不合,情緒不對,話不投機的情況就會發生,甚至變成日常。

所以,我們更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跟家人溝通時也同樣不要大剌剌的,我們常因為是家人所以覺得不需要拐彎抹角,直指對方的弱點核心,令其無法辯駁,這樣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大的衝突和裂痕。此外,面對家人可以開玩笑,但不能在外人面前開過頭的玩笑。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以下的兩個情境,是可能會發生在夫妻之間的對話方式,大家可以觀察這兩種不同的回答,以及你所接收到的心理感受。

〈情境一〉

夫妻兩人為了買房問題討論,太太希望早日有個自己的家,貸款可以兩人一起賺錢慢慢還,但先生認為一旦買房就無法過好日子,生活會有壓力,因此不贊成此時買房。太太認為買房是必須的投資,可以為將來的生活打好基礎,但先生擔心購買房產會導致壓力和經濟負擔,認為租房更為合適。在這種意見相左的情況下,若沒有理性的對話,就很容易吵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太太:「你為什麼要反對,我們應該現在就買房子,否則我們永遠也無法擁有自己的家,你想要租房子一輩子嗎?」

先生:「買房子的風險很高,我們不該貿然行事,這會帶給我們很多經濟壓力。」

這種應對方法很容易激化矛盾,太太強烈表達了她的觀點,先生則是完全否定了太太的意見,雙方沒有得到有效的溝通,更容易引起爭吵和分歧。

那麼,若改成下列的說法是不是會好一些:

太太:「我知道買房是個重大決定,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有保障的投資,有了房子代表我們可以擁有一個家,而不是一直租房子。我們可以好好考慮,找找看是否有適合我們的房子和貸款方式。」

先生:「我明白妳的意思,但是我也有一些擔憂,我們要考慮目前的經濟狀況和生活品質。也許我們可以繼續租房子,省下一些錢,然後再考慮購房的問題。」

透過這樣的對話方式,太太尊重了先生的意見,先生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且兩人在交流中尋找到了一些共同點。這種方法更能避免雙方的情緒激化,並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情境二〉

太太希望先生能早點回家陪伴家人,但先生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社交和自由時間。

太太:「你總是和朋友們喝酒到很晚,完全不顧及我們的家庭和孩子,你真的沒有家庭觀念。」

先生:「我需要一些自由時間,我不能被妳控制著,我需要和朋友們一起出去放鬆一下。」

這種應對方法會讓雙方情緒更加激動,變成互相攻擊和指責,沒有得到有效的溝通和解決方案。如果改成下列的溝通方式,就能避免論戰,甚至會讓夫妻間的情感更進一步得到理解。

太太:「我希望你能早點回家陪伴我們,因為這能創造更多的家庭時間。但是我也知道你需要一些自由時間,這很重要。我們能不能商量,看看如何更好地平衡家庭和自由時間?」

先生:「我明白妳的意見,我也希望和家人共度更多的時光,但有時候我需要和朋友們出去聚會。我想我們可以制定一個時間表,讓我有足夠的自由時間,但也能盡可能地陪伴家人。」

說出具體的需求,避免讓對方盲猜

練習兩人的對話模式,甚至讓不滿也變成是一種溝通的表現,而不是傷人的利器,允許對方有發脾氣的權利,有權利說出自己的不開心、不快樂和不舒服,卻能夠不為對方所傷,這也是很好的模式。這個前提是,兩人具有信任的基礎,而且規定吵架時一定要講事實,不能只說感覺,避免對方無法體會。

其實會吵架通常都是情緒不滿,因此在表達時一定要避免下列幾種狀況,以免問題失焦,造成更大的傷害:

①在吵架時互相攻擊和指責
這容易忽略對方的感受和立場,使得矛盾和衝突變得更加激烈。應該給對方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並尋求更深入的理解。

②絕對化的語言
像是「你從不」或「你總是」。這樣的語言往往會讓對方感到無法辯駁,加深對立和不滿情緒。例如「你從不做家事,每次都是我在家做牛做馬」,這樣的語言可能給人一種被指責或無助的感覺。

③在解決問題時,沒有找到問題的本質和根源
只是不斷重複過去的錯誤和矛盾,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也沒有改進和協調的意願和努力,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④只關注自己的權益和立場,忽略對方的感受
通常人性都會先訴說自己的委屈和不平,關注自己的立場和權益,但這樣只會增加對方的不滿。建議有爭議時先深呼吸一口氣,聆聽對方的說法,將兩人的友誼和情感放前面,關心對方,這樣有效的溝通才有可能繼續下去。

⑤打斷對方的發言
不斷地打斷對方講話,只是一味強調自己的不滿和委屈,這種溝通方式很容易讓對方覺得「我不想再講了」。

溝通除了表達自己的感受之外,一定要說出自己的需求,以及希望對方如何採取行動,以免對方誤解你的意思。有很多男性在另一半說出感受之後,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做才會讓另一半滿,如果問「你想要我怎麼做」,當另一半在氣頭上就會回答「你應該知道怎麼做」,那麼不敏銳的他可能又做出讓你不開心的事。

我身邊就有一個類似上述的案例,結果先生送了一束花給老婆,老婆崩潰地說她不是要這個,其實她應該說出自己的需求,像是「我希望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在一起,以加強我們之間的連結,從今以後,我們是否可以至少有兩個晚上一起吃晚餐,睡前可否有十分鐘的聊天時間」,像這樣說出具體的需求,才會讓對方知道他該如何改進。

雖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夫妻相處首在「尊重」。雙方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見,才能有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

書籍介紹

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作者:丁菱娟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02/01

作者簡介
丁菱娟

•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作家
•新創導師
•資深公關人

丁菱娟累積了三十多年的公關行銷經驗,深獲許多CEO的信任。她以過去的行銷公關及創業的經驗,幫助台灣年輕創業團隊積極創新。

至今她在社群媒體以及雜誌都有固定專欄,並在台灣及大陸出版書籍,砥礪職場年輕人擁有正確的工作態度,及在熟年活出自己的價值觀,也因此成為兩岸職場暢銷書作家之一。已出版《逆風前行》、《影響有影響力的人》、《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無畏的膽識》以及《享受吧!50後的第三人生》等書。

丁菱娟粉絲專頁:「丁菱娟
影響力品牌學院:www.inf-academy.com/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比慢跑瘦更快的方法,日本醫師推「733睡眠減肥法」!只要睡對覺就能比別人多瘦3倍。
日本集合
M巾保存在洗手間原來是大忌?女性常犯的4大衛生巾錯誤用法!用錯私密處隨時會發炎?
she.com
「太陽花女神」爆淋巴癌末期!醫:基本無直接症狀 四期仍有機會根治
中天新聞網
天瑜醫療事故|天瑜爸發文慶祝天瑜9歲生忌,特意買小蛋糕、分享父女過去生活點滴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狗狗中暑急救3步驟!幫助狗狗降溫避免中暑健康危害
寵物健康醫療網
止痛藥「越早吃越有效」!醫認證:效果可達80%
中天新聞網
非老年人專屬!天熱「蜂窩性組織炎」病人增加 醫驚:熱浪會促進炎症
中天新聞網
「恢復口罩令」?李秉穎曝關鍵肯定:不會!除非來一個大突變病毒
中天新聞網
U.S. News大學排名|2024全球大學排名出爐!港四所大學列全球百大,港大「傳染病學」中大「腸胃及肝臟學」醫科成績驕人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健檢數字滿江紅!不只降膽固醇,紅麴還可有 2 好處
Heho 健康(台灣)
性交疼痛又頻尿 她靠這療法找回性福第二春
台灣健康醫療網
熱傷害563人就醫「超越去年同期」!國健署:出現「3徵兆」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水溶性膳食纖維是什麼?告訴你膳食纖維7大功效&每日攝取量與主要食物來源有哪些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太恐怖!小學生「看電影竟染菜花」 醫曝座位不要挑後排:容易幹壞事
中天新聞網
口臭原因常見有10個!不是只有牙周病才會有口臭,告訴你口臭怎麼解決、應該看哪科?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13歲少女成功使用「微型心臟幫浦」救命!心肌炎到底有多致命?
Heho 健康(台灣)
辭職照顧母親,媽媽卻把親手燉的雞湯留給手足!她感慨:難道您覺得我不累嗎
幸福熟齡(台灣)
女生必看!讓子宮肌瘤縮小 名中醫利用月經週期聰明調理
台灣健康醫療網
47歲,她靠AI試管嬰兒生下龍鳳胎,AI是熟齡產子新希望?
康健雜誌
上班族腸胃問題頻發!醫師4建議 預防胃食道逆流和腸躁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沉迷手機】「要阿媽定手機?」女兒舉動媽媽心碎 3招應對青春期孩子手機上癮
MamiDaily
全台熱浪來襲!「4危險族群」當心 國健署呼籲牢記「3要訣」防中暑
中天新聞網
不菸不酒、不愛吃紅肉!男大生腸癌症狀「5中3」不以為意 昏倒就醫慘罹末期
中天新聞網
「3大病毒」大亂鬥!全台護理員嚴重短缺 急診醫:口罩戴回來
中天新聞網
病床吃緊!新冠、流感疫情大爆發 台大醫院「幾乎一床難求」
中天新聞網
中醫輔助治療青光眼! 採取針灸可降低眼壓、排除房水
NOW健康(TW)
14歲男孩從小飽受異味皮膚炎 關節長苔癬化病灶還滲血
NOW健康(TW)
【#兒童矯齒】孩子什麼情況下需要矯正牙齒?牙醫拆解兒童矯齒注意事項(上)
Health Concept
嬰幼兒「睡眠訓練」睡過夜? 醫警告:新生兒三個月後再進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康健「超高齡社會終極解」論壇登場!陳時中:未來沒有高齡,只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人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