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瑜伽越來越受歡迎,有的人當它是瘦身運動,亦有人視之為一種生活態度,甚至追求身心靈合一的境界,專程到印度、峇里島、泰國等外地學習瑜伽。今次請來瑜伽導師Delia,分享她在紐約達摩瑜伽中心學習,以及其後在世界各地教授瑜伽的親身體驗。
沒有鏡子的Studio
Delia在外國留學畢業後,曾回港從事投資銀行,和很多上班族一樣,每天埋首工作,過著忙碌的生活,直至一次機緣巧合下,她因事到紐約待幾天,便趁空閒到當地的達摩瑜伽中心上堂。她憶述首次上課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踏進課室發現沒有鏡子,沒有沖涼房,甚麼也沒有,好像去了印度一樣,又焗又熱,也沒有人著靚衫名牌,但一坐低就感受到一股推動力。」
瑜伽課堂談哲理
除了與香港截然不同的Studio環境,令Delia更深刻的是達摩瑜伽大師Sri Dharma Mittra的啟蒙。普遍導師可能以呼吸或熱身練習開始課堂,但達摩大師卻不一樣,「他一開始用15分鐘講了孽債、輪迴等哲學問題,令我頓然反思人生在世的意義和目的,思考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甚麼。」之後Delia便決心辭去正職,跟達摩大師踏上修煉之旅,後來更將瑜伽由興趣發展成事業。
外國文化較少批判
講到外國的瑜伽課文化,Delia指出外國的課堂時間一般較香港長,大約75至90分鐘為之一堂,導師和學生關係更親密,而且課堂類別亦比較多。「外地的導師和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不同事物,上課時較少批判,學生之間亦沒甚麼比較心態,能專注於自身的練習,反之香港學生容易被其他同學分散注意力。」
心態比地點更重要
瑜伽敬拜大自然,香港卻是個石屎森林,因此有不少人也嚮往到外地練習瑜伽,Delia曾到峇里島、泰國、上海、日本和歐洲等地教瑜伽,經常周遊列國,她認為在自然環境下做瑜伽,能使人身心舒暢,始終瑜伽強調與大自然的連結,不過練習日子有功,加上內心準備好,其實地點也不太重要。由於受疫症影響,短期內不適宜外遊,各位瑜伽愛好者不妨調整心態,準備好練習的心境,相信亦能有所得著呢。
場地提供:lightandspac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