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活動及城市發展,一座山,一片海,一畂田,一塊地,四棵百年老樹,一座英殖碼頭,甚至一棟棟的舊式公屋,許許多多的舊日痕跡已逐漸在香港消失不見。人總在失去以後,才後悔未及珍惜?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因此,好應該為如今尚在的土地、郊野或建築留一番記錄,即使若干年後難逃被填平、清拆或搬遷的命運,至少大家還能有文字、相片或記憶,將歷史流傳下去。
今次獲得難能可貴的機會,走訪香港唯一圓柱形公屋大坑勵德邨作記錄,心懷萬分感激。畢竟屋邨因著數年前的荷里活電影取景而聲名大噪,隨之吸引全球各地的影迷、旅客及攝影發燒友慕名前來參觀,結果人頭湧湧之下多少對邨內居民構成滋擾,令大廈如今不得不設置密碼而大門深鎖,只供居民及其親友進出,好讓社區回復寧靜。故此,未得相關人士許可,大家也就好好透過書本或文章來認識這個地方的歷史及獨特的建築設計,切勿無故闖入了!
唯一圓柱公屋 天台打網球?
勵德邨一共有8座大廈,早在1975至76年建成入伙,其中第1至4座更特別以圓柱形設計,別樹一格。勵德邨亦被喻為當時最高級的公共屋邨,只因圓柱大廈各單位內的浴室均設有浴缸(對當時的廉租屋來說挺奢侈),而且景觀上更可飽覽到維港海景(惟現時大廈前方興建了不少高樓,遮擋了部分維港景色),所以當時在租金上也相對其他公屋較高。
最能引證高級公屋戶身份的例子,或是1979年房協在天台建設了兩個網球場,並成立了網球會,志在讓居民運動、休憩,加深鄰里關係。現時網球場已被拆卸,所屬範圍亦改建成一般公園的休憩設施。
誰是「香港公屋之父」?
勵德邨之名也別具意義,乃是以「公屋之父」鄔勵德(Michael Wright,1912-2018)的名字命名,並細分成「勵潔樓」、「德全樓」和「邨榮樓」。鄔勵德之所以被推崇為「公屋之父」當然來頭不少,既當過英殖時期工務司、香港房屋委員會委員,又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會會員。最意想不到的,是他曾為二戰時的戰俘。
鄔勵德在二戰結束、香港重光後,加入到臨時政府並參與不少公共房屋的興建。或許是經歷過三年零八個月不見天日的艱難時期,他一直心繫市民福祉,尤其對人們生活在環境惡劣而擠迫的徙置區、多人共用同一廁所,感到「這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於是他堅決提倡「勵德原則」(Wright Principal)——公屋單位需設獨立廚房及廁所,建築物需有陽光與空氣。自此,香港的公共房屋設計及市民的生活水平大為改善,這全賴「公屋之父」的良心貢獻。
*引述自紀錄片《勵德年記 The Wright Chronicle》。
圓柱形天井 三角形樓梯
勵德邨的珍貴之處還有它那全港唯一圓柱形公屋設計,中空天井聞說主要用作通風及防潮之用,然而居民笑說:「高層的確會通爽一點,但低層單位遇著大雨經常會水浸,每次感覺都像重回『舀水』的七、八十年代。」實地考察後甚有同感,尤其當我們從最頂層落到中層,再到底層,環境愈變昏暗陰濕,每次就像倒回時光十年一樣。這個不論由上俯瞰,還是從下仰望的迷幻圈子,真恍如一道能穿越時空的時光隧道。
另外因著圓柱形的建築設計,每伙單位的間隔呈扇狀,而後樓梯更呈三角形設計,展現出有趣的色彩與設計美學。部分樓層更設有一處空地,用以大廈通風之用,標示「禁止曬晾」、「禁止踢球」。更為有趣的是,從高層外望能飽覽維港景致;從空地平視能觀察石屎森林的樓宇排列;從天井下望更見幾何格紋地磚,幾乎每一處都是建築師精心的布局。
如此獨特的建築,還望能一直被沿用及保留下去,不會某天淪為人們的集體回憶,只能從廣告及電影裡故作懷緬。
撰文:文西
攝影:文西 及 S. Bekannte
世上無聊事,只靠有心人;無聊的日子,都總有意思。最喜歡無聊事認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