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過去有研究指出,打麻將能促進人際關係,也能幫助預防失智症,日前台北醫家長照機構招募4~5名志工,工作內容就是「陪長者打麻將」。想不到機構臉書貼出公告後引發熱烈迴響,短短幾天內已有破千則留言及分享,該機構表示將進一步篩選出「牌技能與長者勢均力敵」的志工。
據中央社報導,台北市松山區的「愛馨居家長照機構」日前在臉書上發文招募65歲以上或大學生志工,在每個禮拜一下午2時到3時50分陪長者打麻將,大學生還可以提供志工時數。機構的社工督導表示,麻將是機構固定課程,但今年想上麻將課的長者變多,所以才上網招兵買馬。
社工督導指出,打麻將需要認識牌面、計算機率、講求技巧,不僅能夠豐富長者生活,還能有效減緩失智症。機構裡曾遇過年輕時牌力堅強、年長後輕度失智的長者,結果一碰到麻將牌就「活過來」,讓許多沒有打牌經驗的長者因此產生學習興趣。
專精失智症研究的陽明交大副教授莊宜芳表示,想預防失智、延緩老化,最好在進入中年後就保持「三動」:運動、動腦、社會互動。而打麻將就符合後兩項點,不但能透過打麻將持續動腦,也能因此與人群接觸,避免快速老化。
事實上,不只打麻將,包括在年輕族群中流行的桌遊,也很適合熟齡族活化腦力。像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就曾在去(2023)年推出創新桌遊,內容含括算術、記憶、邏輯、歸納、辨識等題目,甚至設計多種動作的運動卡,讓一家老小除了鬥智同樂,還能兼顧身體活動,幫助預防肌少症與失智症。
延伸閱讀:
他97歲依然每天走去買報紙、便當,還到書店逛逛、老友相約下棋!把「獨立自主」當老年志業
打牌怡情勿久坐,每1小時休息10分鐘
不過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打撲克牌、摸兩圈或是玩桌遊,都要記得適度起身活動,避免久坐。
重症科醫師黃軒曾發文提醒,長時間打牌或熬夜打麻將,都會增加心血管負擔,特別是打牌會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過度亢奮的狀態,若加上若處在寒流低溫環境,可能會誘發急性心血管事件。
另外,長時間久坐沒活動,也可能造成下肢靜脈血液不易回流,血液變濃稠,造成靜脈血管內出現微小血栓,不但會造成局部腫脹不適,血液的不流通也容易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感染及潰瘍。假若血栓不幸脫落,更有可能會順著血流漂到肺部,導致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胸痛,嚴重時甚至可能猝死,也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
因此打麻將期間記得要多喝水、適度活動,至少每坐50分鐘要起來活動10分鐘,可設定手表或手機鬧鐘提醒自己,同時避免飲用酒精飲品,以免凝血功能異常。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