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郊區倒木處處。我與義工們到郊野公園協助清理塌樹,活動結束時,隨行的職員為各人送上一塊倒木切片,以答謝他們的辛勞。樟木透香,紋質細緻,實屬難得。可我躊躇半天,始終無法說服自己收取這份小禮物,因而婉拒了他們的好意。或許,我深知它原屬於這片山林,即使已然死去。
一直以來,對大自然的每事每物深感興趣。徒步林地山溪,常會發現有趣的物事。有時是一枚掉落的華南青岡果實,有時是一顆形狀勻稱的濕地松球果,又或是一叢透亮的吊鐘花。這些天然的藝術品,令人讚歎造物之奇。人總是嚮往一切的美好。遇見外表美觀別致的物事,不免會引發佔取的衝動。心念一起,往往便會化成具體行動,藉由收集鑑賞、儲藏紀念、標本製作、移植或困養的方式來滿足我們佔取的欲望。
我們都懂得說,探索野地應盡量避免留下痕跡,保持環境原貌。砍伐大樹、狩獵動物等行為直接破壞自然和生態環境,對錯分明。相比之下,採集自然微物只是一個細微的舉動,乍看無關宏旨。但面對細緻弱小的物事,越能考驗我們的自控能力,忠實反映我們處事的原則。
大地以它的語言敘說故事。野地裏的每一個牠(它),有其開端,有其轉折,有其終結。在生滅之間流轉,周而復始。若將之據為己用,收作藏品,那麼牠(它)們的故事也隨之定格在居室的角落裏,難再傳誦。
對許多人來說,「擁有」代表物質意義上的單獨佔有關係。然而一個人能夠實體擁有的東西終究是有限的。任憑是誰,都無法佔取一座森林,懷抱一座山,收藏一片海。畢竟,擁有之物的價值,在於其承載的情感內容。雖存在於無形,卻樸實而真摯。
放寬襟懷,去除定見。讓自然的美好活存於物種的富饒,讓情感託付在蔥蘢的林相之間。以寬宏的內心感知萬物,比小小掌心更能體察擁有的奧義。
拿起放進口袋,還是放下歸回原樣,既是選擇,也是智慧。
撰文:綠洲 Oasistrek
▼ Follow 風火山林
Website:https://hikingwindfire.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ikingwindfir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ikingwindfir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