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名人離世|板長壽司創辦人鄭威濤東京癌逝!90年代將大眾化和食引入香港、近年在日治胰臟癌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04月16日04:13 • 發布於 04月16日04:08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名人離世】以香港第一人高價投得「日本一」藍鰭吞拿魚的板前壽司、板長壽司創辦人「Ricky San」鄭威濤,日前驚傳癌症離世。撰文:CK@Medical Inspire│ 圖片來源:TVB

名人離世|板長壽司創辦人鄭威濤東京癌逝!90年代將大眾化和食引入香港、近年在日治胰臟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鄭威濤好友、餐飲專業服務公司飲食天王(集團)行政總裁梁震宇,日前在網上發文悼念「老朋友」鄭威濤不敵癌魔,因病復發與世長辭:

板前板長老闆鄭威濤於上星期終敵不過癌魔,與世長辭,老朋友,一路好走。

Ricky San鄭威濤早年從汕頭移民來港,由廚房仔做起,80年代曾到日本學師,至1989年返港,並在1992年開設日式班戟店「Pancake House」,高峰期曾多達20間分店。可惜1996年班戟熱潮過後,結束全線分店。Ricky San鄭威濤該年再以特許經營方式,引入日本「味千拉麵」,隨後在2004年及2007年先後開設板前壽司及板長壽司,以中高檔日式料理吸引不少食客,亦是90年代和食在港大眾化的一大助力。在2008年,他更以43萬港元,在日本築地市場投得「日本一」的藍鰭吞拿魚,成為首位港人投得「日本一」,風頭一時無兩。之後,亦連續4年投得「日本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Ricky San鄭威濤亦於2006年,跟官恩娜、李純恩主持TVB節目《和味無窮》,到日本不同地方品嘗一些特別菜式,獲封為新一代「和食專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節目2008年節目添食《和味無窮II》,並改由徐淑敏與鄭威濤做主持。2007年時TVB劇集《和味濃情》亦以鄭威濤發跡故事作藍本,由陶大宇、蘇玉華、廖碧兒、秦沛及惠英紅等主演。

其後張智霖與謝天華、胡杏兒、劉松仁主演的TVB劇集《魚躍在花見》,亦由板長壽司贊助食物,兼任廚藝顧問。

不過至2017年,Ricky San鄭威濤捲入官司,遭生意拍檔潘嘉聞指控私下開設板前分店和同類型的板長壽司,欺騙股東利益等。當時鄭威濤在庭上公開披露,自己確診胰臟癌,事後接受訪問時透露已接受包括化療、標靶及免疫治療,亦曾到日本接受幹細胞治療。Ricky San鄭威濤近年在日本居住及醫病,有朋友表示一年多曾在東京遇過他,他當時對方精神不錯,更指藥物有效,不過消息指他已在本月2日離世。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四位

在過去十年錄得明顯升幅,死亡人數更急速上升72%。皆因胰臟藏於人體的腹腔深處,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患者未能透過一般檢查發現病變,再加上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發現。幸好,近年醫學界取得新突破,研究出新一代微針穿刺技術,能精準診斷達70%。港怡醫院外科名譽顧問醫生竺兆豪指出,過往胰臟癌好發於65歲以上人士,惟近年胰臟癌呈年輕化趨勢,20至64歲患者的死亡數字在十年間增加55%,確診數字亦暴增91%。竺醫生表示,糖尿病除了會影響心臟、腎臟等主要器官,也是胰臟癌的成因之一。竺醫生續指,傳統的診斷胰臟癌方法包括驗血、磁力共振掃描、經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磁力共振胰膽管造影、腹腔鏡、內視鏡等。不過,由於胰臟位置十分隱蔽,大部分的檢查未必能夠準確測出癌症,或因未能抽取腫瘤的組織進行化驗,令醫生無法分辨腫瘤的期數。而新一代微針穿刺能利用超聲波內視鏡,靠近病源作出檢查,不幸當發現腫瘤時,醫生可利用幼針刺穿胃部,抽取細胞組織,再交由病理學家進行分析,準確度高達70%,有助提高診斷準確度。竺醫生解釋,由於胃壁較厚,以幼針刺穿後,傷口會自動閉合,無須擔心會有出血情況。新一代微針穿刺除了可用作檢查外,也具有治療作用。此技術能治療因急性胰腺炎引起的併發症假性囊腫(Pseudocyst),亦可利用超聲波內視鏡導引腹腔神經叢松解術(EUS-CPN)),為受長期痛楚困擾的胰臟癌患者紓緩癌症相關痛楚。竺醫生表示,若配合「納米刀治療」,能大大減輕傳統治療引致的痛感,藉此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患胰臟癌高險因素:

  • 65歲以上人士
  • 黑人種族
  • 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 吸煙,會高出約2至3倍
  • 糖尿病人士
  • 超重
  • 長期多攝取脂肪、少食菜
  • 長期接觸殺蟲劑、石油或染料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 罹遺傳性 / 慢性胰臟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MBTI大解析》I人比較內向?跟你想的不一樣!
康健雜誌
熱爆!夏天高溫也會「心梗」中年男呼吸喘「以為過胖」竟急性心肌梗塞
中天新聞網
記住這「13時間點」一定要喝水!營養師曝功效:偏頭痛、想減肥都有用
中天新聞網
心臟好不好看面相能知道? 中醫點名觀察這4部位異狀
NOW健康(TW)
「國民天菜」高麗菜可抗6種癌!驚人功效曝:穩血糖、護心又防骨鬆
中天新聞網
驚!連肝膽科名醫也慘罹肝癌 醫嘆:「長期吃花生」放置室溫害的
中天新聞網
香港腳分4型有2型不會癢難發現! 濕熱體質是好發族群
NOW健康(TW)
「酪梨」熱量高但有9大好處,3類人不適合吃!酪梨熱量、功效、如何挑選和保存方式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減肥要吃雞胸肉「減脂餐」!營養師公開3款「減脂餐」食譜,「加這個」好吃又甩體脂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想要「瘦肚子」,就讓19個科學方法幫助你兩週內成功「瘦肚子」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不開火3步驟煮出超好喝「綠豆湯」!1關鍵步驟很多人都不知道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低血壓症狀會讓你疲倦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低血壓原因常見有5種,還分為3種類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哈佛研究「一天一杯含糖飲料」就算運動也沒用!22歲男天天喝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水煮雞胸肉」鮮嫩到不可思議的3秘訣!日本主廚教妳做超商人氣的即食雞胸肉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這波疫情「全家中招」普遍!感染科權威揭:病毒傳播速度快...幼兒重症頻傳
中天新聞網
炒出爽脆鮮甜的高麗菜原來這麼簡單!4個關鍵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黑木耳6大功效,瘦身、抗憂鬱、低熱量的黑木耳這2種人不適合多吃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高麗菜料理3秘訣!把握1秘訣炒出清脆口感的「高麗菜」,高麗菜低GI助減肥還能防心血管疾病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社會新鮮人別與「菸」結孽緣!快用4招熄滅念頭 戒菸效益20分鐘立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133低醣飲食」瘦身法,以菜配飯瘦身減脂、還能擺脫三高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減脂神器「杏鮑菇」助排便又能瘦身,6大功效一次看!加碼3道杏鮑菇減脂料理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膳食纖維功效」可改善便秘、降低癌症機率?告訴你膳食纖維7好處與每日攝取量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海拔過2100m注意!醫:「高山症要小心」 常運動者也會發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吃納豆改善便秘!「芥菜高麗菜納豆炒飯」發酵食品加膳食纖維,給你滿滿清腸能量!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新冠肺炎、流感肆虐!夜診一堆人 醫示警:這波疫情來勢洶洶
中天新聞網
吃豆腐就能改善脂肪肝?醫生掛保證:喝豆漿也可以
中天新聞網
很多人錯了!「6物品」寶寶不能擦 酒精也上榜
中天新聞網
「我要讓他們後悔一輩子」 察覺青少年憂鬱症13特徵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急診患者滿到大廳!台大醫院院長曝:壅塞是日常 非新冠疫情造成
中天新聞網
腸病毒喉嚨痛吃不下不能喝飲料、吃甜食? 血糖高會增加重症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