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疫情仍處高點!上週2.6萬人腸病毒就醫 0-4歲幼兒佔大宗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2024年12月08日17:36 • 發布於 2024年12月03日06:42

疾管署今(3)日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8週(11月24日至11月30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26,426人次,與前一週(26,648人次)持平,疫情處高點。

2015-2024年腸病毒健保門急診就診人次趨勢圖。(圖/疾管署提供)

雖然時序進入冬季,惟腸病毒一年四季均有傳播風險,目前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近十年同期高點,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就診人次以0-4歲幼兒為主(45.8%),惟5-9歲(37.3%)及10-14歲(10.4%)占比近期呈增加趨勢。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疾管署指出,今(2024)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4型各1例 ,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2023-2024年社區合約實驗室腸病毒分離情形。(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醒,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而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小孩,因此提醒大人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流行期間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的正確防疫觀念,並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或至人口密集公共場所,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2024年0-14歲腸病毒健保門急診就診人次趨勢。(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豆漿「含鐵量」是牛奶25倍!營養師點出4好處:抗癌、防中風還能降膽固醇…6混搭喝法更健康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患病無法正常進食?食藥署:「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分4類 一般民眾不宜用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方濟各離世|一代宗師教宗方濟各與世長辭,腦中風引發心臟衰竭,享壽88歲。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半夜醒原因是什麼?容易失眠紮醒?不同時間醒來代表身體的不同煩惱
ELLE HK
當睡美人也可以變瘦?「733睡眠減肥法」讓妳躺著就能瘦身,加碼「478呼吸法」有助快快入睡
TopBeauty
國光變色疫苗是「鼠亂廠」生產!立委轟:靠吹哨者揭弊
中天新聞網
【抗癌】有效抗癌的關鍵在你攝取的油!多吃這種油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高燒 Gofever
地瓜葉助穩血壓、綠蘆筍抗癌!營養師:蛋白質含量驚人
中天新聞網
有乳糖不耐症又超想喝牛奶?營養師教你2招 喝完不再跑廁所!
台灣健康醫療網
耳鳴眩暈別大意!血液循環不良釀心血管疾病 1物改善
NOW健康(TW)
康橋「重傷學生」今轉院台大!曾奪新北擊劍雙料冠軍
中天新聞網
百歲翁髖關節炎只能靠輪椅行動 「增生治療」讓他重新再站起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趴睡塑頭型恐讓孩子陷入致命危機! 1睡姿最安全避免5大NG行為安心入睡
台灣健康醫療網
暈眩可能是中風、腫瘤徵兆?能吃止暈藥嗎?伴隨3情況快就醫
康健雜誌
大便潛血不要直覺是痔瘡而輕忽 醫提醒恐為大腸癌警訊
NOW健康(TW)
減重族注意!百頁豆腐藏高脂高鈉 營養師:像整塊肥肉
中天新聞網
國光生技實驗室爆「百鼠橫行」 邱泰源:品質安全沒問題
中天新聞網
北部麻疹群聚!20 多歲女越南返國傳染同事 匡列235 名接觸者
Heho 健康(台灣)
3旬男「頭髮越來越少」以為雄性禿 一驗竟是梅毒二期
中天新聞網
【小朋友肚痛】小朋友經常肚子痛 真痛定假痛? 從徵狀分辨8種腹部嚴重病症
MamiDaily
破百白老鼠大亂國光生技實驗室 食藥署:未涉及上市產品
中天新聞網
美國擬全面剷除人工色素 數千兒童食品首當其衝
VOC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