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年9月底,韓國氣象廳都會公布本年度紅葉由初紅至高峰期(80%轉紅)的預測日期,預測區域包括江原道的雪嶽山至最南的濟州島漢拏山共14座大山,部分大山位於國立公園之中,甚至橫跨幾個道府。今年氣象廳預計11月初是韓國紅葉高峰期。除了往山上走到國家公園賞紅葉,今次記者就特別帶大家到大邱走走,欣賞城市的行道樹和古蹟構成一幅幅獨特的深秋初冬美景,別有一番風味。
要感受深秋初冬景色,最重要是觀賞地點有不同樹種,如楓樹、銀杏樹、櫸樹、橡樹等並排而列,才能營造浪漫氛圍。要說樹木的多樣性,不能不提大邱市。大邱是韓國四大城市之一,位處盆地之中,四面環山,夏天非常炎熱,被韓國人戲稱為「大非洲」(Daefrica,大邱+非洲),是韓國最熱城市。市政府為緩解都市熱島效應,約在30年前開始有計劃地種植大量行道樹,至今全市共種植了逾23萬棵樹。綠化植樹令大邱夏天平均最高溫度下降1℃至2℃,成為韓國生態改善的成功案例之一。以下是大邱賞秋葉的好去處。
國債報償運動紀念公園 橡樹染紅列陣
上世紀末建成的國債報償運動紀念公園,擁有廣闊的草坪和茂密的樹木,種滿了青松、大山櫻、流蘇樹等30種不同品種的樹木,還有圍繞着整個公園行人道的樹木。每到秋天,一整排變紅的橡樹和滿地的小栗子果實,成了公園一道獨有的風景線,是大邱市民賞紅葉的最佳地點。
地址:大邱廣域市中區國債報償路670
交通:大邱地鐵1號線中央路站2號出口,直走至第2個街口左轉步行約10分鐘
大邱達城公園 鋪上金黃「地氈」
達城公園屬於朝鮮三國時代部族國達句伐的舊城址,日軍在甲午戰爭曾在此紮營,及至高宗光武9年(1905年)正式改為公園,是市內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市民公園。每年10、11月,只見公園內數不清的大大小小銀杏樹,遍佈每個角落,落葉就好像為公園鋪上一張金黃色地氈,美不勝收。園內還有一棵超過300年樹齡的老銀杏,是公園的象徵之一。
地址:大邱廣域市中區達城公園路35
交通:地鐵3號線達城公園站3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漆谷村 古宅體驗貴族生活
漆谷村位於大邱東區屯山洞,有說其名字因位處三面環山的盆地,地形屬凹陷的山谷而得名;也有說這裏四周長滿漆樹而被稱為漆谷村。其中朝鮮王朝時期的學者——臺嚴崔東集搬到此地,在漆谷村裏發展成慶州崔氏的同姓村。由慶州崔氏子孫於1694年修建的古宅——百弗古宅位於村子最深處,是大邱地區裏歷史最悠久的建築;而附近亦保留不少古宅及黃土古道,從傳統石牆仍可感受到朝鮮王朝兩班貴族的生活。這些古宅部分已由當地社團營運,提供韓屋住宿體驗,以及其他茶食、韓服體驗等。特別要留意的是,在進村前的路上,還可看到一棵樹齡逾400年的櫸樹,它被譽為是漆谷村的保護樹。
地址:大邱廣域市東區漆谷路195-5
網址:www.otgol.kr
交通:大邱地鐵1號線芳村站轉乘的士約5至7分鐘到達
壽城池 歎咖啡賞音樂噴泉
壽城池是大邱市區內最大的人工湖,最初建設目的是為確保農業用水,如今成為市民重要的休憩場所之一,每天都有人在這裏運動、散步、玩滑板等。壽城池的四季景色宜人,尤其春秋兩季更加動人。秋天可欣賞銀杏、櫸樹及不同品種的楓葉;晚間設有音樂噴泉表演,附近兩旁設有不少特色咖啡店,方便大家歇歇。
地址:大邱廣域市壽城區斗山洞一帶
交通:大邱地鐵3號線壽城池站,直走5分鐘
大邱運動場 樹下野餐享美景
大邱運動場是一個可容納逾6萬名觀眾的場地,經常舉辦大型國際賽事,主要設施有體育館、棒球場、室內溜冰場、騎馬場、網球場、游泳池、跆拳道場、柔道場、射擊場、攀岩場、滑板場等。體育場外栽種有不同品種的楓樹、水杉、銀杏等,是大邱市民最愛的秋天野餐場地之一。
地址:大邱廣域市壽城區世大運路180
交通:KTX東大邱站乘的士約20分鐘
啟明大學 游走「城西」韓劇場景
啟明大學設有兩個校區,分別為城西校區和大明校區。大明校區每到秋天,校園內外一整排楓樹和銀杏樹,不同層次的紅橙黃青顏色交錯一起,加上建築物的紅磚和藤蔓,營造出雅致的校園特色場景。而城西校區位於距離市政廳約1小時地鐵車程的地方,校園面積比大明校區更廣更闊,也因為學校建築有不少具有異國風情及歷史痕迹,成為不少韓劇的拍攝地,如《花樣男子》、《陽光先生》和《意外發現的一天》等。在秋日還可欣賞銀杏、櫸樹、杉樹、橡樹等。
啟明大學大明校區
地址:大邱廣域市南區明德路104
交通:大邱地鐵3號線南山站2號出口,直走約5分鐘
啟明大學城西校區
地址:大邱廣域市達西區達句伐大路1095
交通:大邱地鐵2號線啟明大站1號出口,或江倉站6號出口直走約10至15分鐘
註:參觀時保持安靜
●旅遊錦囊
入境要求:持有效香港特區護照入境,毋須簽證
匯率:1000韓圜約兌5.6港元
航班:11月香港往返釜山,香港快運票價約1614港元起(連稅及附加費)
往大邱交通:釜山站乘KTX至東大邱站,車程約47分鐘,車費17,100韓圜(約96.5港元)
文:卓惠媛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