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pp Store大獎揭曉!我們特別專訪了 iPhone App of the year的Kino,以及 Mac app of the year 的 Adobe Lightroom,兩個傑出的開發團隊。身為同年度的獲獎者,兩者在應用領域雖截然不同,但對於當紅的AI技術,卻展現了截然相反的態度。透過這次獨家訪談,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兩支頂尖團隊在AI時代下,如何因應技術的演變,做出截然不同的開發決策。
堅持「全人手揼」 vs 盡用「AI 強大賦能」
面對AI技術的崛起,Kino和另一團隊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但兩者皆強調AI應作為開發過程中的輔助工具,而非取代人類的創意與決策。
Kino 團隊的開發者 Sebastian de 和 Ben Sandofsky,秉持著對『手工編碼』的熱忱,堅決不採用任何第三方AI工具或程式庫。他們並非排斥AI,而是深信親自撰寫代碼能帶來更強的掌控感與成就感,這種獨特的開發體驗是AI無法取代的。他們認為,AI或許能勝任像洗衣服般的生活瑣事,但在軟體開發領域,人類的直覺、經驗與創造力仍是不可或缺的。
Kino 團隊的 Sebastian de
「我們希望對每個細節都能精準掌控,確保每個設計選項都符合我們的標準。」Kino團隊的開發者Ben如此說。這種堅持傳統開發方式的理念,讓Kino在產品設計上處處展現出人性化的細節,例如,為了解決使用者在錄影時常誤觸按鈕的困擾,Kino特別設計了「錄影按鈕鎖定」功能,充分考慮到初學者的使用需求。
Kino在設計過程中,也從專業電影攝影汲取了許多靈感。其中,「Instant Grade」功能便是個典型的例子。即使對色彩調校不甚熟悉,使用者也能輕鬆地為影片套用電影級的色彩風格。雖然此功能並未採用AI技術,但其背後的自動化邏輯卻與AI的「智能輔助」概念不謀而合。
當被問及未來是否會採用AI開發工具時,Ben坦言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AI程式來輔助他們的開發工作。雖然他承認有些開發者利用AI提升了編程效率,但Kino團隊仍偏好傳統的手工開發方式,以確保產品品質的一致性。他們認為,手工開發能讓他們對產品擁有更全面的掌控,並保留更多的個人風格。
另一方面,與Kino團隊不同,Adobe Lightroom團隊的 Stephen Baloglu 及 Katrin Eismann,則將AI視為強大的生產力工具,用於解決攝影和修圖過程中繁瑣的任務。例如,他們推出的「生成式移除」和即將上線的「反射移除」功能,皆運用Adobe Firefly AI模型,能快速處理複雜的圖像編輯需求。Stephen Baloglu 表示:「我們引入AI的目的,並非僅僅追隨潮流,而是為了真正解決用戶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雖然AI在Lightroom的開發流程中仍處於相對初期的階段,但他們都認為,隨著AI技術的日益成熟,未來有望將AI應用於程式碼的自動生成,進一步提升開發效率。
開發過程中的趣味與挑戰
在開發過程中,Kino和Lightroom兩支團隊都經歷了許多挑戰與樂趣。Kino團隊分享,每年新iPhone一上市,他們就會爭相搶購,並立即投入到新硬體功能的開發測試中。這種「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雖然帶來壓力,卻也激發了團隊的熱情。Sebastian de更進一步指出,iPhone硬體的持續進步,例如支援4K 120fps慢動作錄影,讓Kino能夠為用戶帶來更接近電影級的視覺體驗。
另一方面,Lightroom團隊則從廣大的攝影社群中汲取了豐富的靈感。Stephen Baloglu 經常參與攝影活動,將自身的攝影經驗融入到產品開發中。「我們的團隊成員不僅是開發者,更是熱愛攝影的創作者。與用戶一同拍攝、編輯,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他們的需求。」
Lightroom 的 Katrin Eismann 還強調了跨平台開發的挑戰。為了在Mac、iPhone、iPad和網頁版上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隨著Apple Silicon晶片的問世,AI功能在各平台上的運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為跨平台開發帶來了新的契機。
兩團隊皆注重用家意見
Kino和Lightroom的成功,都歸功於來自全球用戶的真實反饋。Kino曾有一位用戶利用這款App拍攝的影片,竟在恐怖短片節中奪得亞軍,讓開發團隊感到無比驕傲。從香港的繁華都市到南極的冰天雪地,Kino的易用性和專業功能,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創作出高品質的影片。
Lightroom的用戶也對AI功能帶來的便利讚不絕口。一位熱愛旅遊攝影的用戶分享:「Lens Blur功能讓我能夠快速地將背景虛化,突出主體,不再需要攜帶笨重的攝影器材。」即將推出的「反射移除」功能,更是解決了攝影愛好者長期以來困擾的玻璃反光問題,讓大家引頸期盼。
你是堅持「手工製作」還是 「都交給 AI」的開發者 ?
Kino與Adobe Lightroom分別呈現了AI技術在開發領域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應用態度。無論是Kino堅持「手工打磨」的精緻作工,還是Lightroom積極導入「AI賦能」的創新思維,兩者皆以提升用戶體驗為共同目標。
Kino的成功案例提醒我們,並非所有產品都需要仰賴AI才能脫穎而出。選擇合適的開發工具,才是打造優質產品的關鍵。而Lightroom的實踐則彰顯了AI在適切的框架下,如何有效輔助用戶進行創作,提升工作效率。
AI浪潮席捲全球,但產品的最終價值仍取決於開發者的智慧與熱情。正如 Kino 的 Sebastian de 所言:「技術僅是工具,真正讓產品閃耀光芒的,是背後的人性與創意。」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http://facebook.com/unwirehk/
• 要入手生活科技潮物 即上 unwire store
https://store.unwir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