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最深刻莫過於阮永年數1234那幾幕了。
由望見「百厭」男孩而念及親兒,到後來男孩跟自己的身影相疊,阮在這個自閉兼過度活躍症的男孩身上,原來看出了自己裡面那個好想跑動、發洩、釋放但得學習按捺住的小男孩,然後還在他身上,找到了一個都不知算是穩住還是壓下洶湧情緒的方法。
而這方法,可說是這個在街市、茶記這些市井環境混了半輩子,不算很多資源能力去處理情感的普通中佬,難得遇上的面對情緒的方法吧。
而他抓住了。每到失控邊緣就「1、2、3、4」的數下去,彷彿在安撫自己人世間仍有序可順,有律可依。那是現實痛苦難直面、讓人哀慟至深的回憶碎片持續浮現時,永年的something to hang on to,一個小而重要的定錨。
而那種體現於數1234,要自己按捺住、撐著、堅強些、別直墜深淵、怎都得維持著某種秩序的想望與要求,亦似乎提示了觀眾,阮何以在現實崩解後仍然如常運作,如常be a good man。包括阮會在出事後問候樓下看更有沒有被麻煩到、提醒對面舖老闆小心被炒牌、關心警察那麼早就要開工、在法庭外著細妹別阻到心理醫生,甚至在羈留所見阿仔的第一句是問你餓了沒。這些舉止雖接近不可思議,卻無關乎「為什麼可以做到」,甚至不純粹是偉大無私的深情父愛,更似是他的保護機制、生存信念——靠秩序感支撐起來的sanity。那股動力,可能跟他家裡牆上那幅日曆寫著的「莫生氣」一樣,都是喻自己不要偏離常態。只是今次要做到須費力得多。
即其實當沒配合什麼呼吸節奏,就是單數1234,這方法對於調節副交感神經系統是否真有效用?我不懂得。但觀眾確實看見,這方法,這信念,這如常的秩序,既讓阮永年壓抑到不行,同時又在keep him sane,有夠弔詭。
而其實電影今次的處理都已相當溫柔,戲中這個悲劇男主角可是有多過一個穩住生活或疏導情感的方法。除了數數字,阮還有一隻由女兒領養、由愛妻起名,與他一同倖存下來的貓,他得照顧和餵食,然後他還會寫信。即這個茶記中佬竟然會拿起筆,不是落單,而是用小蒙恬手寫板去寫信傾倒心中的思念與無助。那疊摺放得有夠整齊的信,上面所印的有夠工整的電腦字體,那個有夠安靜無聲漆黑的寫字過程,背後藏著的洶湧吶喊,跟數1234真是相當相似,抒解得來都相當壓抑,但亦都是相當壓抑得來亦有份抒解。
也所以憑藉以上,觀眾算是能夠稍稍理解,何以阮在這走鋼線般的平衡中沒有瘋掉(雖然情緒爆發多幾次也未嘗不好,甚至必然會發生),亦沒有選擇他身邊那班麻甩佬常用的情感疏導方法,如賭錢、到夜總會跟女人攬攬錫錫。他後來是連煙也想戒掉,還是以參加社工小組的形式。但也正因如此,電話召妓一幕展現的血肉慾望,與信任被背叛後的情感爆發,就格外可解、真實,更在情節上至關重要。畢竟都是個人,破碎、壓抑至此,必然會爆,也總得爆下;失控是有序常態後的必然背面,走唔甩。又雖然爆哭不足數分鐘,他已經要自己數1234了,這樣的一個人。
如此回看阮在信中寫的那句「如果生活改變了,但你自己不改變,你就會越來越難」就有點意思。出事之後,阮的生活當然是改變了,他得為家人辦身後事,得出入法庭和監獄,日常買餸變成只買一人一貓份量,大量的寡佬獨處時間,由老闆變成伙記(為自己留多些空間和彈性);但他嘗試穩住不變的東西及穩住他的東西,其實同樣存在。
點解。世界好多事情都無解。除了何以阿仔會殺人,何以一個市井中佬有能耐選擇這樣的路徑,他的性情信念是怎形成,導演留下的提示其實不少,但也並不很多。但無論如何,數1234、寫信、照顧貓,這些設計,都顯然是導演翁子光在這樣一個無解、無常的世界,讓觀眾看見的一些定錨;而它們甚至比不知屬真實還是屬假想願望的和解結局更為實在,亦因此更光明而積極。
由此想及,「見攰就唞」中的「唞」,我總理解不是真的指什麼都不做、躺平、抽身,這樣剩下的空洞虛無同樣會殺死人;而是在漩渦中(死命)抓著自己的錨,或謂救生圈,毌管那是某種生活規律,某個身份,或者任何keep you sane的活動,甚至是某種愛與責任。在兒子奪去自己的丈夫身份後,捉實僅餘的爸爸身份,連同伴隨的愛與責任,一定程度上也是這樣的錨,雖然同時傷身。
很多事情人迫不來,但有些事情你可以做。願各人在無常與苦難面前,都抓得著自己的1234,自己的錨。然後我們可以慢慢儲到力,在其中盡情崩潰/真正觸碰傷痛、放下一些身份與責任,甚至談原諒,又或者選擇都並不。感受到自己有得揀是重要的。惟這是電影沒說的事了。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